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细胞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 . 在免疫调节中,不具有特异性的是(       
A.巨噬细胞吞噬病菌
B.抗原呈递细胞活化辅助性T细胞
C.抗体抑制病原体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杀死被感染的靶细胞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原发肝癌术后复发率较高。为探究肝癌复发的免疫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

(1)树突状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具有______________和呈递抗原的功能。
(2)科研人员分别测定原发肝癌(PT)和复发肝癌(RT)的多个组织样品中树突状细胞的数量,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与PT相比,RT样品中树突状细胞______________
(3)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______________,后者分泌细胞因子,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在RT患者中,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后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
(4)科研人员对PT和RT组织样品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进行检测。
①结果显示,RT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仅为PT中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的67%,这可能是由于RT组织中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细胞因子刺激后,______________造成的。
②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探究在RT患者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科研人员查到如下资料。请以研究者的身份学习短文,参与实验设计。
在正常细胞免疫中,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基因转录特征进行分析,发现klrb、il23a等基因表达相对下调,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上调,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被招募到肿瘤组织;ox40基因表达上调,使细胞毒性T细胞表现出更容易激活的状态;同时pdgf基因表达会相应下调,以解除对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第一步:筛选目标基因。选择______________基因并检测其表达量。
第二步:预期结果。若_______________,则支持①的实验结果和推测。
(5)基于特异性免疫相关知识,分析(2)(4)实验结果是否相互支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由此提出一个可进一步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
3 . T细胞被HIV侵染与T细胞表面的CCR5蛋白有关,该蛋白由CCR5基因编码。某骨髓捐献者先天性CCR5基因突变,将其骨髓移植给一名患白血病并感染HIV的患者后,不仅治愈了白血病,而且清除了患者体内的HIV。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白血病患者的CCR5蛋白可能参与HIV特异性侵染T细胞的过程
B.HIV不侵染白血病患者B细胞的原因是B细胞缺乏CCR5基因
C.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产生CCR5基因突变的T细胞
D.患者康复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了被HIV侵染的T细胞
4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癌细胞的免疫逃逸新机制
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识别和清除癌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等功能。而癌细胞往往又能够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实现免疫逃逸,因此了解多样的免疫逃逸机制是寻找新一代癌症免疫疗法的关键步骤。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防线,癌细胞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通过影响一些免疫细胞的功能实现免疫逃逸。例如,癌细胞会促使T细胞表达更多的CTLA-4受体蛋白,这种蛋白会传递“刹车”指令,抑制T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除此之外,癌细胞还能产生PD-L1和PD-L2两种分子,与T细胞上的PD-1受体结合,就会使T细胞误以为癌细胞是正常细胞,从而使其逃过免疫系统清除。针对上述免疫逃逸机制,科学家开辟了一条新兴的癌细胞免疫疗法,研制了相应的肿瘤免疫药物,如CTLA-4和PD-1抑制剂,但此疗法只对一小部分患者有效,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癌细胞会同时使用多种策略来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捕,逃避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清除。
最新研究发现,将人的乳腺癌细胞和免疫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共同培养,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来观察,发现癌细胞会伸出长长的纳米管(如图1),直径通常在100- 1000纳米范围内,每一根都会连接沿途的多个免疫细胞。初步统计显示,平均每个癌细胞至少会伸出一根纳米管。真实情况下,纳米管的数量很可能会比电镜下观察到的更多。

研究者用一种绿色荧光探针标记了杀伤性T细胞中的线粒体,并将其和乳腺癌细胞共同培养。16个小时后,在癌细胞中观察到了大量点状的绿色荧光,在纳米管中也发现了绿色荧光痕迹(如图2)。科研人员使用其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线粒体转移的方向,得到一致结论,并且发现培养液中T细胞的数量迅速减受到新发现的启发,研究者采用了抑制纳米管生成的药物L-7来治疗(如图3)。以患有乳腺癌的小鼠为研究对象,当单独给小鼠使用一种PD-1抑制剂进行免疫治疗时,效果并不好,但如果同时使用L-7和PD-1抑制剂,小鼠的肿瘤明显得到了抑制,存活率显著增加。而且L-7浓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由于癌细胞表面___________,因此更易在体内扩散和转移。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清除主要是通过_________免疫中的________细胞来完成的。
(2)科学家利用荧光标记技术及电镜观察,发现癌细胞能够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强自身代谢能力,同时使免疫细胞的能量供应减少。为了验证线粒体的转移方向,推测科学家可能使用的其他实验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描述,对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方式叙述合理的是          
A.增加T细胞上“刹车”蛋白CTLA-4的表达,可抑制T细胞杀伤癌细胞的能力
B.癌细胞表面的PD- -II蛋白质与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抑制T细胞活性
C.癌细胞与免疫细胞通过互换线粒体,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消灭
D.抑制纳米管的形成,能加快线粒体转移,可增强免疫系统的抗肿瘤功能
(4)综上所述,提出治疗癌症的新思路。
5 . 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易引发女性宫颈癌。我国自主研制的HPV疫苗获得世卫组织PQ认证,成为首个由发展中国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国际认可的HPV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PV侵入人体可能引起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B.人体主要通过体液免疫清除侵染的HPV
C.HPV疫苗能诱导入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
D.给适龄女性注射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
单选题-单选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免疫应答的特殊性与记忆包括三个事件:①对“非己”的分子标志进行特异识别;②淋巴细胞反复分裂产生数量大的淋巴细胞群;③淋巴细胞分化成特化的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针对胞外毒素,事件①中一个未活化的B细胞可能被任何一种胞外毒素致敏
B.针对异体移植细胞,事件①中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需接受抗原MHC复合体的信息
C.事件②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分泌白细胞介素-2等多种蛋白因子
D.事件③中,效应细胞群和记忆细胞群协同杀灭和清除入侵病原体
2022-01-14更新 | 793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八十中高三考前热身生物试题
7 .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科学家在康复患者体内检测到了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和病毒特异性的抗体,进一步研究发现,特异性T细胞主要针对病毒的S蛋白,且T细胞相对数量和特异性抗体浓度相关性如图所示,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注:R﹥0.8时高度相关
A.康复患者体内可能存在针对新冠病毒的记忆细胞
B.康复患者一定不会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C.S蛋白可作为新冠疫苗开发的候选目标
D.特异性T细胞数量与特异性抗体浓度高度正相关
2021-06-01更新 | 1081次组卷 | 10卷引用:热点05 新冠肺炎-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北京新高考新题型)
8 . 肿瘤免疫疗法是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机能杀灭癌细胞。临床应用中发现,它并不是对每个癌症患者都有效。为提高免疫疗法的有效性,对其原因进行了研究。
(1)癌细胞代谢旺盛,但肿瘤组织中氧气常供应不足,癌细胞通过______产生大量乳酸,并分泌到肿瘤微环境中。
(2)人体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的______来裂解癌细胞。
(3)人体内的Treg细胞是一种调节性T细胞,可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的激活和增殖。用含有不同浓度乳酸的培养液分别培养Tc和Treg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下图(细胞分裂指数越高表示增殖越旺盛)。

结合上述信息,推测免疫疗法对部分人失效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MCT1基因编码乳酸转运蛋白,该基因在Treg细胞中表达。研究者提出假设:肿瘤与Treg细胞之间通过MCT1基因形成“互利共生”关系。为检验假设,研究者给小鼠皮下注射癌细胞,一段时间后检测肿瘤大小。实验组应采用______小鼠。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支持肿瘤和Treg细胞之间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5)基于以上研究,请为提高免疫疗法的有效性提出一个思路 _____________
2021-05-12更新 | 981次组卷 | 6卷引用:二轮拔高卷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模拟卷(北京专用)
9 . 核酸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通过将编码病毒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X)导入动物体细胞内,进而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该病毒感染机体的目的。关于核酸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导入的外源基因X可作为抗原,表达的X蛋白就是抗体
B.核酸疫苗发挥作用需要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参与
C.生产核酸疫苗需要知道病毒核酸四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注射核酸疫苗后,机体会发生一系列反应产生细胞免疫
2021-05-07更新 | 382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7 遗传的分子基础-【小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生物小题限时集训(北京专用)
10 . 神经肽Y是交感神经释放的一种神经递质,常常与去甲肾上腺素一起释放,神经肽Y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释放两种神经递质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B.神经肽Y的分泌可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神经肽Y的分泌可降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D.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机体的稳态
2021-04-22更新 | 539次组卷 | 5卷引用:重难点08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2022年高考生物【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北京新高考新题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