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近年来,全球气温的上升导致了娃娃菜等经济作物的叶片变黄、卷曲,抑制生长、甚至死亡。为探究喷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高温胁迫下娃娃菜幼苗生长是否有缓解作用,研究人员以娃娃菜为材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胞间CO2浓度/

umol.mol-1

叶绿素含量/

mg.g-1

净光合速率/

umol.m-2.s-1

地上鲜重/

g

常温(CK)

208

40.44

5.48

16.49

高温(HT)

352

24.42

3.65

9.08

不同浓度BR

mg.L-1

T1(0.05)

320

31.01

3.96

10.29

T2(0.1)

304

35.54

5.17

11.35

T3(0.5)

256

37.30

5.33

12.36

T4(1.0)

288

31.55

4.57

11.00

(1)由表可知,与CK组相比,HT组娃娃菜幼苗叶片变黄是因为在____________处的叶绿素含量_________。HT组的胞间CO2浓度比CK组显著升高,是由于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减少,导致CO2利用率下降。
(2)油菜素内酯(BR)是___________,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实验结果显示,高温胁迫下娃娃菜生长受到不可逆的伤害,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BR处理,T1-T4组净光合速率和地上部鲜重的变化趋势都表现为____________。结果表明:____________
(3)若该研究成果能推广到绝大多数蔬菜种植,当碰到夏季持续高温天气时,为了尽量减少蔬菜减产带来的损失,请你帮菜农提一个合适的建议:_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考试(一) 生物试卷
2 . 为研究番茄体内油菜素内酯(BR)和脱落酸(ABA)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
(1)油菜素内酯和脱落酸是植物体产生的,对生命活动起______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2)用适量的BR和ABA分别处理番茄植株,检测叶片电导率(与植物细胞膜受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果如图1。

   

①图1结果表明______
②已知N酶是催化ABA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BR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图2中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经低温处理后______

   

(3)①研究发现,BR处理后的番茄植株中BIN蛋白和BZR蛋白含量均有一定改变。BZR是一种转录因子,去磷酸化状态能与相关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为研究BIN和BZR的关系,科学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3,表明BIN能______BZR磷酸化,从而______BZR的功能。

   

②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科学家猜测BIN依赖BZR促进ABA的合成,进而提高番茄的耐冷能力,请补充实验验证。
材料:①野生型植株②BZR缺陷突变体植株③BIN突变体植株
试剂:④BIN过表达载体⑤BZR过表达载体⑥空载体⑦蒸馏水⑧BR⑨ABA
指标:⑩BZR含量⑪ABA含量⑫叶片电导率

材料试剂1试剂2检测指标
对照组同下______BR______
实验组____________同上同上
(表格中选填数字序号)
(4)依据上述所有研究结果,完善BR与ABA应对低温胁迫的机制,请在(       )中选填“+”、“-”(+表示促进,-表示抑制)______

   

2024-04-20更新 | 2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3 . 荔枝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亚热带水果,品种繁多。荔枝产业中普遍存在“成花难”的问题。荔枝花芽发育受温度波动影响较大,当花芽分化刚出现“白点”时遇到高温高湿环境,会导致花序原基萎缩发育,雏形叶迅速生长的花芽败育现象。LcNAC29基因参与相关调控过程,该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包含脱落酸、温度和光等响应元件,它在萎缩花芽细胞中大量表达。回答下列问题:
(1)荔枝的地域性分布很大程度上由__________(填“阳光”或“温度”)决定,与花芽的发育密切相关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三种)。
(2)LcNAC29基因的表达可能受__________的响应,它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荔枝的成熟上市期直接受开花的时间影响,COL基因是光周期调控荔枝开花的关键基因。研究发现荔枝的2个COL基因表达受基因间的一段特定序列M调控。云南EEMC品种和海南LMC品种的染色体型如图1,科研工作者为了研究盛产于广东的“妃子笑”EMC品种的开花机制和起源,分别以al和bl,al和cl为引物结合位点对三个品系进行PCR扩增,电泳结果如图2。

   

由此可推出3个品种之间起源关系是__________,序列M作为简便的分子标记在荔枝驯化史研究和品系选育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4 . 植物对病原菌的过度防御会引起植物衰老,平衡植物衰老与植物免疫对于农业生产十分重要,为研究R基因在二者平衡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拟南芥进行研究。
(1)乙烯作为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_______作用,为检验R基因是否通过调控乙烯信号途径影响植物免疫与植物衰老,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用真菌感染三种拟南芥,一段时间后测定单位质量叶片上剩余的真菌孢子数(孢子为真菌的繁殖体),结果如图1,剩余真菌孢子数越低,说明植物抗病性越_______

根据图1结果推测R基因可以_______拟南芥抗病性。同时乙烯在R基因调控的植物抗病性中起负向作用,作出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
②进一步研究R基因与植物衰老的关系,以叶片衰老比率作为植物衰老情况的指标,结果如图2,结果说明_______
(2)研究发现,R基因还可以促进W基因表达,进一步对3种拟南芥R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
组别实验材料R基因的表达情况
1WT++
2R+++
3RW ++
(给R转入额外的W基因)
注:“+”数目越多,表示表达程度越高
请推测与组2相比,组3拟南芥的抗病性和植物衰老情况为_______。综合上述研究,请用文字和箭头将答题纸上R基因对植物衰老和抗病性平衡的调控内容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为应对干旱、高盐、低温等不利环境因素,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胁迫响应机制。CIPK基因在响应上述非生物胁迫时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OsCIPK12基因(水稻的CIPK基因之一)是否与水稻的干旱耐受性相关,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了三个OsCIPK12基因过表达株系(T4、T8、T11),并对转基因植株进行了抗逆性实验,部分结果如图1、2所示。图3为水稻气孔开闭机制示意图,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打开,反之气孔关闭。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通过构建OsCIPK12过表达株系来探究OsCIPK12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体现了自变量控制的_______(“加法”或“减法”)原理。
(2)已知可溶性糖可作为细胞的渗透调节物质,结合实验结果推测,OsCIPK12过表达株系水稻抗旱性比野生型的_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从而确保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
(3)植物在响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_____(填主要相关植物激素)的含量会增加以促进气孔关闭。综合上述实验可说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调节共同完成的。
2023-05-08更新 | 276次组卷 | 2卷引用:生物-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含考试版、全解全析、参考答案、答题卡)
6 . 黄瓜属于浅根性蔬菜作物,对盐渍、高温、干旱等逆境条件适应性较差。为探讨在干旱胁迫下,钙与脱落酸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将幼苗分成A、B、C三组,A组正常栽培;B、C组分别用脱落酸(ABA)、CaCl2+ABA喷施叶片处理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栽培,一周后测定了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分组

气孔导度(mmol·m-2·s-1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游离氨基酸(μg·g-1

SOD活性(U·mg-1pro)

A组

0.54

14.5

1.83

16.1

B组

0.34

8.0

2.48

13.8

C组

0.39

9.0

2.16

14.5


注: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植物在不利环境下产生的自由基等。
(1)内源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其作用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点)等。
(2)据表分析,本实验中A组作为___________组;B、C组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A组的原因是干旱胁迫使___________下降,导致暗反应所需的CO2不足;胁迫下的黄瓜幼苗通过增加细胞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来提高_______________,以吸收更多土壤中的水分来抵抗干旱胁迫。
(3)已知Ca2+在植物抗逆过程中能防止膜脂过氧化,具有稳定膜结构的作用,请从表找出支持该结论的证据:________________,使清除自由基的效果更明显。
(4)进一步研究发现:干旱胁迫一周后与处理前比较,植物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干重的比值明显提高,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以抵御干旱胁迫带来的伤害。
(5)本实验叶面喷施ABA的浓度是1.0mg·L-1,为了进一步探究提高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的最适ABA浓度,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5-02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广东省韶关市高三综合测试(二)生物试题
7 . 为研究杨树对干旱的耐受性,某生物小组进行了干旱胁迫对杨树净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在响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_____(填主要相关植物激素)的含量会增加以促进气孔关闭。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_____调控和_____调节共同完成的。
(2)结合图1分析,杨树不适合在干旱环境中生长,原因是_____
(3)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干旱胁迫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将长势一致的杨树幼苗平均分成对照组、干旱处理、干旱后恢复供水三组,只给予成熟叶14CO2,检测成熟叶14CO2光合产物滞留量;一段时间后,检测光合产物在细根、幼叶和茎尖部位的分配情况(如图2)。
①由图2可知,干旱胁迫会导致成熟叶光合产物的输出量_____,与干旱处理时相比,干旱后恢复供水,生长更显著的是_____(填“细根”或“幼叶和茎尖”),判断依据是_____
②大多数植物在干旱条件下,气孔会以数十分钟为周期进行周期性的闭合,称为“气孔振荡”,“气孔振荡”是植物对干旱条件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有利于植物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适应性反应的优势体现在:植物面临干旱条件时,_____
2023-02-10更新 | 57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考生物试题
8 . 烟草是一种收获叶片的经济作物,生长到一定阶段时需要通过打顶去除顶端优势,但打顶后又会使腋芽生长过快而降低烟叶产量。研究人员分别用2,4- D、脱落酸(ABA)、钨酸钠(一种化学药剂)处理某一品种的烟草后,记录各药品在不同天数时对腋芽数和抑芽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第7天第14天第21天第28天第35天
腋芽数
(个)
抑芽率腋芽数
(个)
抑芽率腋芽数
(个)
抑芽率腋芽数
(个)
抑芽率腋芽数
(个)
抑芽率
2,4-D725%8.735%10.730.4%1232.1%1525%
ABA6.728.5%932.5%10.730.4%12.330.22%14.726.7%
钨酸钠93.50%127.50%148.7%169.5%18.38.4%
蒸馏水9.2013015.3017.70200
(1)顶端优势表现为______,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填激素名称)的______运输导致该激素在侧(腋)芽处积累所致。顶端优势体现了该激素的______作用特点。
(2)烟草的内源ABA可通过抑制______,影响腋芽生长。
(3)实验中______处理组为对照组。2,4-D、ABA钨酸钠处理效果的共同点是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知______,两种处理对烟草质量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2022·广东·模拟预测
9 . 茉莉酸(JA)是植物应对机械伤害的重要激素,但植物防御反应过度抑制自身的生长发育。因此JA作用后的适时消减对植物生存十分重要。
(1)植物受到损伤,释放的JA与_____结合,启动相关基因表达实现对伤害的防御。
(2)机械损伤处理野生型和JA受体突变型番茄幼苗。检测叶片细胞中基因表达结果,结果如图1。据此推测MYC和MTB蛋白参与JA信号转导,且MTB是MYC的下游信号,依据_____

(3)研究证实,MYC蛋白是JA信号转导途径的核心转录因子,可与靶基因的_____序列结合促进其转录。为验证MTB基因是MYC蛋白作用的靶基因,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处理分别为__________
a、野生型番茄幼苗
b、MTB低表达的番茄幼苗
c、MYC低表达的番茄幼苗
d、机械损伤番茄幼苗后,检测MTB的表达量
e、不进行机械损伤,检测MTB的表达量
(4)研究MTB不同表达水平的番茄对机械伤害的抗性反应,结果如图2。

结果说明_____,推测MTB实现了JA作用后的消减。
2022-04-19更新 | 245次组卷 | 3卷引用:必刷卷04-2022年高考生物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
10 . 很多植物的开花跟昼夜长短有关,光周期能诱导植物产生开花激素。有的植物只有在昼长夜短时才能开花,称为长日照植物;有些植物只有在昼短夜长时才能开花,称为短日照植物。某同学做了光周期(日照长短)诱导菊花开花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菊花去掉了顶端的全部叶子,A、D植株分别接受长日照、短日照;B、C植株分别为下部叶子、顶端(即分化为花芽的部分)接受短日照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果说明菊花属于____________(填“长日照”或“短日照”)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_________(填“叶”或“顶端”)。
(2)据图推测产生开花激素的部位应该是______________(填“叶”或“顶端”),而开花激素的作用部位应该是____________(填“叶”或“顶端”)。
(3)为了证明光周期诱导菊花产生开花激素,引起了植物开花,某同学借鉴“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植株经短日照处理后,切取一小段带叶枝条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
第二步:取长日照处理的菊花植株若干,在顶端下方切一小口,随机分成甲、乙两组。
第三步:将经短日照植株带叶枝条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甲组切口上,将空白琼脂块放在乙组植株切口上。
第四步: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观察植株是否开花。
①第一步的目的是用琼脂块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理过的甲、乙两组植物均应置于_________(填“长”或“短”)日照条件下培养,温度、水分等条件均应保持______________
③乙组实验是_________实验,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预期实验结果是:甲组植株____________,乙组植株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