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南瓜下胚轴长度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研究人员为了探究暗前远红光处理下外源赤霉素(GA)对南瓜苗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进行了如图的实验处理,其中PAC 表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瓜苗的光敏色素作为一种植物激素,感受暗前远红光后其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
B.暗前远红光和外源 GA都可以促进正常南瓜苗下胚轴的伸长生长
C.暗前远红光处理对南瓜苗下胚轴伸长生长的影响与GA有关
D.外源 GA不能解除 PAC对下胚轴伸长生长的抑制

2 . 为探讨轻度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植物激素对甘薯产量影响,某研究小组分别用6-苄氨基嘌呤(6-BA)、α-萘乙酸(NAA)和脱落酸(ABA)处理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甘薯,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处理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CK

27.13

8.37

LD

18.44

5.64

LD+ABA

24.05

7.35

LD+NAA

25.19

7.70

LD+6-BA

26.22

8.02

注: CK:对照; LD:轻度干旱; LD+ABA:轻度干旱+脱落酸;LD+NAA:轻度干旱+a -蔡乙酸; LD+6-BA:轻度干旱+6-苄氨基嘌呤
A.与外源激素组相比,LD组的处理是喷施不含外源植物激素的溶液
B.轻度干旱条件下,喷施三种外源植物激素均能提高甘薯产量
C.轻度干旱条件下,喷施6-BA对甘薯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减产的缓解作用最明显
D.6-BA、NAA和ABA既可通过人工合成,又可由植物体自身合成
3 . 经常受到接触性刺激的植物常表现为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对病虫害抗性增强、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形成了接触性形态。研究发现,拟南芥受到接触性刺激后乙烯和茉莉酸两种激素的含量增加,调节机制如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接触性形态植株时,通过乙烯和茉莉酸两条途径使赤霉素含量稳定在较高水平
B.茉莉酸由植物体内特定腺体分泌,作用于特定靶器官或靶细胞
C.农业中常见的稻田养鸭模式有利于水稻形成接触性形态
D.与相同时期的正常植株相比,接触性形态建成的植株是图2中的甲
4 . NAC是植物中较常见的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水稻多种生命活动。NAC和脱落酸(ABA)均抑制种子萌发,关于二者在抑制种子萌发中的机制,有以下三种假设:
假设1:ABA通过NAC抑制种子萌发;
假设2:NAC通过ABA抑制种子萌发;
假设3:ABA和NAC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相互独立。
根据假设,研究者选用野生型、NAC缺失突变体和NAC过表达突变体三种水稻种子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2、3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能够传递信息,同时也直接参与靶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参与种子萌发调控的常见激素有赤霉素和ABA,二者的作用表现为相抗衡
C.NAC缺失突变体在施加ABA后,种子萌发率降低
D.NAC可以增加种子中ABA的含量,支持假设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GID1是赤霉素(GA)的受体,当两者结合后,会启动GID1与蛋白降解复合物(SCF)结合,引起对植物伸长具有阻遏作用的DELLA蛋白的降解,从而诱导茎的伸长,相关生理过程如图所示(→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的合成部位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
B.向GID1缺失突变体喷施GA植株会出现疯长现象
C.低浓度的GA促进生长,高浓度的GA抑制生长
D.DELLA蛋白结构异常而失去功能可能导致植物疯长
2024-04-0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3月联考生物试卷
6 . 乙烯(C2H4)是一种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的气体激素,由前体物质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转化而来,并可与内质网上的ETR1受体蛋白结合。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烯因其分子量小且不带电荷,能够轻易地穿越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B.若ACC的运输受到阻碍或ETR1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果实晚熟
C.若在干旱胁迫下植物体内乙烯合成量上升,则会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D.在黄化的豌豆苗中乙烯和生长素的产生及其生物功能彼此独立,互不影响
7 . 一年四季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我国广大的农业工作者运用古人的经验和现代技术手段,促进作物增产。以下操作分析正确的是(       
A.春种之前,浸泡种子主要增加结合水,增加赤霉素含量, 有利于种子萌发
B.夏长时节,施加高浓度的a-萘乙酸,促进单子叶作物生长,对双子叶杂草无影响
C.秋收在即,适时喷洒乙烯利促进棉桃的同步成熟、吐絮,便于集中机械化采收
D.冬季寒冷,冬小麦需经过低温处理, 才有利于其抽穗、开花、结实
2024·河北·模拟预测
8 . 野生黑枸杞营养丰富,但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为探究利用赤霉素浸种对种子萌发率(单位:%)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与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浓度

时间

6h

12h

24h

48h

72h

CK

15.33

18.67

28.33

26.00

21.67

200 ppm

23.33

30.67

35.00

33.67

29.00

400 ppm

29.67

35.67

39.33

35.00

33.67

600 ppm

44.33

48.00

55.33

51.67

32.00

800 ppm

42.00

55.33

59.67

49.33

30.67

1000 ppm

28.00

43.67

40.67

37.33

23.33

A.CK组所用赤霉素浓度应为0
B.赤霉素调控野生黑枸杞种子萌发时,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性
C.赤霉素促进野生黑枸杞萌发的最佳处理条件为浓度800ppm、浸种24h
D.该实验过程中应该保证种子品质、温度等变量一致
2024-03-26更新 | 27次组卷 | 2卷引用:培优专题03 综合能力 多选不定项(挑战真题练+技巧点拨用+能力提升练) -【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9 . 油菜素内脂(BR)是一种植物激素,它与IAA均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为了研究BR及其与IAA之间的关系,科学家以大麦胚芽鞘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表2是在进行了预实验确定了IAA和BR最适浓度之后的正式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编号

1

2

3

4

5

6

BR的浓度/(mg·L-1)

0

0.1

0.2

0.3

0.4

0.5

胚芽鞘的平均长度/(cm)

16

20

38

51

42

20

表1

组别

1

2

3

4

5

6

处理

蒸馏水

IAA

BR

IAA 1h→BR

IAA+BR

BR 1h→IAA

伸长量/cm

0.71

1.04

1.12

1.15

1.60

1.53

表2
(注:IAA 1h→BR表示用IAA处理1h后用BR处理:BR lh→IAA表示用BR处理1h后用IAA处理。)
A.表中数据显示BR对株高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
B.促进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在0.3-0.4mgL-1之间
C.表中数据表明激素使用顺序不同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效果不同
D.BR和IAA同时处理或先施用BR时,两者能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10 . “种子引发”是一种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科研人员研究了赤霉素(GA3)和KNO2引发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

   

A.本实验中只有CK组作为对照组,其他组均作为实验组
B.GA3引发、KNO2引发和GA3+KNO2复合引发均显著提高了水稻种子的萌发率
C.GA3引发和KNO2引发在促进该水稻幼苗生长上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
D.引发处理可能通过提高种子α-淀粉酶活性促进幼苗生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