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植物激素的产生、分布和功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科研人员研究外施脱落酸( ABA)、多效唑(一种三唑类植物生长延缓剂)以及脱落酸+多效唑对水稻幼苗抗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A和多效唑单独处理均可提高水稻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
B.ABA和多效唑在增强水稻幼苗抗低温胁迫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C.多效唑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D.题图中水稻幼苗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均是外施ABA和多效唑引起的
2 . 研究表明,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花芽,可以促进花芽分化,使植物提早开花,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赤霉素除促进开花外还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B.赤霉素通过抑制DEL蛋白合成促进植物提早开花
C.SPL蛋白的合成,是植物提早开花的充分必要条件
D.相较于野生型,DEL基因缺失突变体可能花期较早
2024-05-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三)生物试题
3 . 经常受到接触性刺激的植物常表现为叶色深绿、茎秆粗壮、对病虫害抗性增强、生长发育迟缓等现象,形成了接触性形态。研究发现,拟南芥受到接触性刺激后乙烯和茉莉酸两种激素的含量增加,调节机制如图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形成接触性形态植株时,通过乙烯和茉莉酸两条途径使赤霉素含量稳定在较高水平
B.茉莉酸由植物体内特定腺体分泌,作用于特定靶器官或靶细胞
C.农业中常见的稻田养鸭模式有利于水稻形成接触性形态
D.与相同时期的正常植株相比,接触性形态建成的植株是图2中的甲
4 . 下列与植物的激素调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赤霉素处理植物可以使细胞的体积增大,因而细胞物质运输效率也增大
B.在人工处理的条件下,胚芽鞘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不一定表现为向光性生长
C.促进同一植物的根、芽、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的大小是根>芽>茎
D.茎的向光性生长和顶端优势现象都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
2024-05-0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研究人员用褪黑素(MT,脑松果体分泌)和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得到的荞麦种子在盐胁迫下发芽与幼苗生长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指标

处理

盐分浓度NaCl

0mmol/L

100 mmol/L

150 mmol/I

200mmol/L

芽鲜重(mg)

CK

89.50±7.50

44.90±1.05

22.67±0.50

5.13±0.13

MT

101.00±3.40

54.00±1.43

25.60±0.57

6.57±0.28

EBR

95.58±4.06

61.5±1.58

31.80±0.80

6.93±0.27

幼苗鲜重(mg)

CK

408.5±1.93

354.8±10.5

232.9±8.1

113.6±11.3

MT

409.9±10.3

391.2±2.0

267.1±10.4

142.0±7.8

EBR

416.6±12.7

398.5±15.6

281.1±8.5

154.5±8.4

A.MT和EBR都是对荞麦种子发芽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B.MT和EBR作为营养物质直接参与荞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C.100、150和200mmol/L浓度时,MT和EBR浸种均可缓解盐胁迫
D.EBR缓解盐胁迫对荞麦发芽以及幼苗生长状况影响的效果均优于MT
2024-05-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6 . 油菜素内酯(BR)被称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含有(+)或者不含(-)1nmol/LBR的琼脂培养基上,利用不同IAA浓度处理培养拟南芥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唯一的自变量为培养基成分中有无BR
B.BR和IAA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生物体内含量高
C.实验结果说明在一定浓度范围的BR与IAA都可促进侧根的形成
D.从图中(+BR)曲线趋势可知,IAA对侧根生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2024-05-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7 . 下图甲、乙分别为蚕豆离体表皮气孔的两种状态,蓝光照射可促进气孔开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甲状态为蓝光处理后的蚕豆离体表皮气孔的状态
B.感受蓝光介导叶片气孔开放的光受体是光敏色素
C.对保卫细胞来说,光既可作为能量也可作为信号
D.外施脱落酸,可促进气孔状态由甲转变为乙状态
8 . 油菜素内酯(EBR)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植物多种生理过程都有调节作用。科研人员研究了喷洒EBR对葡萄果实发育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在果实发育的过程中,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有协同作用
B.图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用等量清水喷洒葡萄果实
C.本实验中的自变量包括EBR浓度和开花后天数,实验设计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D.从图中可以看出,高浓度EBR对葡萄果实中还原糖的积累有抑制作用
2024-03-01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期初生物试题
9 . 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用滤膜封口是为了在不影响气体通过的情况下起到防止污染的作用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有无、激素种类和处理时间的长短
C.A组GA3处理的效果强于B、C组,主要原因是A组材料中內源IAA的量较高
D.B组表明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生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2倍
10 . 细胞分裂素介导应激反应,可能在植物的昼夜节律中发挥效用。现有细胞分裂素受体敲除(Cylokininrecepterkonckout)的某植物和其正常对照组(WT)。实验人员在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的环境中培养12天后放置于四种不同的实验环境中(如图)。之后测定了植物叶片中细胞的死亡情况。下列选项那些是合理的(       

A.增加植物的光照长度是引起细胞分裂素受体敲除细胞死亡的主要因素
B.12h光照和16h黑暗的实验环境使细胞分裂素受体敲除细胞的死亡率明显增高
C.植物细胞的死亡与正常昼夜节律的打破有关
D.细胞分裂素帮助“校准”了与节律相关基因的表达,维持了植物细胞的存活
2024-02-07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高三高考适应性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