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蝗虫,俗称“蚂蚱”,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繁殖能力强,卵产在土中不易灭杀。幼虫(跳蝻)个体较小,成虫个体较大,翅发达,可进行远距离迁移。下图为某地爆发蝗灾后调查到的幼虫和成虫数量变化曲线,期间分别采取了农药喷洒和生物防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取样器取样法是用于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标记重捕法调查跳蝻的数量
B.t2~t3时段蝗虫成虫可能发生了大量迁出,t4时刻进行了农药喷洒
C.两种防治方法均能使当地蝗虫的环境容纳量保持在较低水平
D.导致t4~t5和t7~t8蝗虫数量下降的原因均为密度制约性因素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2023-06-08更新 | 490次组卷 | 107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科研人员连续多年检测某生态系统中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名称各年份动物A和动物B数量/只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动物A10×10217×1025×1027×10213×10220×10216×102
动物B10×1034×1038×10314×10316×10312×1037×103

A.动物B种群在各年份的年龄组成均为增长型
B.两种动物的种间关系可能是捕食关系
C.动物B某个体同化的能量中只有约10%~20%能传递给A
D.若动物A为老鼠,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023-04-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60只,标记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B.200只
C.300只D.400只
2022-11-08更新 | 854次组卷 | 51卷引用:湖北鄂西南三校联盟(鹤峰一中宣恩一中来凤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联考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种群数量特征对于人类生产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及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一块菜地中蟋蟀跳蝻的密度
B.决定某一片草地上蒲公英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
C.不能用刚调查得到的农田中黑线姬鼠种群密度的大小来判断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D.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2022-06-21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尤其盛产水稻,该区水稻一年两熟,早稻在4月底插秧植苗,7月底水稻成熟收割,紧接着晚稻插秧植苗,9月底至10月初稻熟。本区主要水稻害虫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白背飞虱温度适应范围广,尤其耐高温:褐飞虱温度适应范围较窄,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之间。农科院人员利用褐飞虱和白背飞虱雌雄成虫趋光性强的特点,在田间设置黑光灯(一种能发出紫外光的捕虫装置)对其进行诱捕,从而调查其种群数量。上图是对该区2020年两种稻飞虱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后绘制的坐标曲线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这两种稻飞虱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气候和食物等,其中气候的影响比食物的影响更显著
B.据图可知,早稻生产中的害虫防治重点是防治白背飞虱,晚稻生产中的害虫防治重点是防治褐飞虱
C.在早稻生长期间,褐飞虱种群数量极低的原因是白背飞虱在食物上与之形成种间竞争,从而抑制了其种群数量增长
D.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诱捕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雄性成虫,破坏两种害虫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这两种害虫的种群密度
2022-06-21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珠江雪鲮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的杂食性淡水鱼类,常以水体中的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具有抗病力强﹑耐低氧、耐肥水环境﹑群体产量高等优点,是重要的养殖鱼类。下图甲是某人工养殖池塘中部分营养结构示简图,图乙表示珠江雪鲮生长期鱼体长度与食性比例的关系,图丙为科研人员对该养殖水体中相同质量的绿藻和蓝藻吸收N、P元素的相对值以及体内产生藻毒素含量所作的调查统计数据。水体中藻毒素过多可导致鱼、虾等大量死亡。请分析作答:

(1)甲图中珠江雪鲮与白河虾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若要调查珠江雪鲮的种群密度,比较适宜的调查方法是______
(3)某小型湖泊新近受到生活废水的污染,检测发现污染水源主要是富含Р元素。某研究小组对该湖泊进行生态分析后提出用“休克疗法”进行污染治理的方案:
①第一步:水体去磷。在水体中培养绿藻,大量吸收消耗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绿藻作为去磷生物而不选用蓝藻的原因是______
②第二步:构建食物链。在水体中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珠江雪崚控制绿藻的数量。从能量利用的角度看,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珠江雪崚,原因是______
(4)该研究小组同时还对人工养殖池塘中白河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数据(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1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271.523.1

据表分析,白河虾的同化量为______k·cm-2·a-1。从甲图的营养结构看,白河虾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流入珠江雪鲮这一营养级,原因是______
(5)在人工养殖池塘中,往往要定期清除无经济价值的野生杂鱼。从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来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2022-06-16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8 . 如图表示农田弃耕多年后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图中数据代表不同植物的数量所占的比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弃耕农田上开始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体现的群落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这种结构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藤本植物往往以乔木为支撑,在乔木树冠上形成一个“顶棚”,藤本植物与其他植物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
(3)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但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时结果往往不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集团内捕食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还捕食另一种天敌。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短翅蚜小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集团内捕食现象,其中短翅蚜小蜂既是猎物又是食者。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B.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
C.若移走短翅蚜小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
D.瓢虫、短翅蚜小蜂和蚜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10 . 某生态调查小组在调查某草原鼠种群密度时,采用了标记重捕法。在1hm²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标记的个体数为12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给动物做标记时应注意什么?_____。该方法适用于_____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2)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所示:(横轴表示各月龄段个体占种群数量的比例)

据图分析,甲草原的鼠种群和乙草原的鼠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属于_____型和_____型;可以预测_____草原的鼠害将很严重,应该提前做灭鼠工作。
(3)若某种群有鼠a只(计算时作为亲代),每只雌鼠一生产仔16只,各代雌雄性别比例为1∶1,子代幼鼠均发育为成鼠,所有个体的繁殖力均相等,则从理论上计算,产生的第n代鼠为多少只?(      )
A. a×8n-1B. a×8n+1C. a×8nD. a×8n-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