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湖北五道峡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和濒危物种极为丰富,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是世界野生牡丹的模式产地。科研工作者对保护区内野生牡丹的生态保护情况展开了下列研究:
(1)研究人员在某条溪流两侧沿岸各选取了10m×10m的10个样方,记录数据如下:
样带野生牡丹个体数
12345678910
左岸78510667456
右岸961078115854
调查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采用___(填“五点”或“等距”)取样法,表中野生牡丹的种群密度为___株/m2
(2)在获得上述数据的同时研究者还对每株野生牡丹的高度进行了测定,并按高度划分为五组,具体划分方法及测定数据见下图。

野生牡丹的生长主要体现在植株高度(茎高)增加方面,因而以上数据主要反映的是野生牡丹种群特征中的___,从结果可以预测该地野生牡丹种群数量将___
(3)研究野生牡丹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至少写出两种)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4)每年4月中旬到5月之间,当日照时间超过10个小时风景区内野生牡丹开始开花,由此可见信息的传递有利于___。风景区野生牡丹盛开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但同时也要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减少人类活动对当地野生动植物的干扰,这是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原理。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生物试卷
2 . 散居的东亚飞蝗的体色多为绿色或棕色,群居的体色为橙黄色,上面有黑色斑块。回答下列问题:
(1)野外调查跳蝻(蝗虫的若虫)可选用样方法,原因是____
(2)下列属于某区域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特征的有____(填序号)。
①性别比例②迁入率③互利共生④物种丰富度⑤种群密度
(3)为研究群居蝗虫体表上的黑色斑块是否为警戒色,研究人员将等量的散居蝗虫和群居蝗虫拴在大山雀面前,让大山雀捕食,结果如下表。
蝗虫大山雀对蝗虫的捕食率
白天夜晚
散居蝗虫60%60%
群居蝗虫20%20%
①大山雀对散居蝗虫和群居蝗虫的捕食____(填“有”或“无”)选择性。
②群居蝗虫体表的黑色斑块_____(填“是”或“不是”)警戒色,判断依据是____
(4)研究发现,群居蝗虫会释放出高浓度的挥发性物质——苯乙腈,而散居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有人推测苯乙腈能减少大山雀对蝗虫的捕食,请设计实验对此加以验证____(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
2024-04-0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多年前为了解决水藻泛滥,美国五大湖区引入亚洲鲤鱼,由于亚洲鲤鱼在五大湖区缺少天敌,因而导致现有鱼种减少或灭绝,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失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
B.捕食食物链在陆地生态系统能量转化中,是处于主要地位的食物链
C.沿着食物链的方向,动物个体越来越小
D.在食物网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个特定的营养级中

(2)某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很大一部分流向捕食食物链,则该生态系统最可能是______。
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
C.河流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

(3)五大湖生态系统破坏是因为亚洲鲤鱼演替成为了顶极群落,那么顶极群落和演替中的群落之间的区别是

______


(4)五大湖区草原和森林旺盛蝴蝶较为丰富,下列哪些方法不适用于野外蝴蝶数量的调查______。
A.标记重捕法B.样方调查法
C.灯光诱捕法D.红外触发相机照相法

(5)你认为,治理亚洲鲤鱼泛滥的方法______
2024-03-2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湖北省黄龙滩水库风景秀丽,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关于该水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的所有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水库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
C.浅水区和深水区的生物分布不完全相同,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不同水层动物分布不同,与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2024-03-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森林天然更新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人员研究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的问题,对不同林分密度的华北落叶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下图结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华北落叶松的株数
A.可采用样方法对森林中华北落叶松幼苗数量进行调查
B.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
C.林分密度为750株/hm2的区域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
D.林分密度比较小时林下光照更充分,充足光照可促进幼苗生长
6 .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据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调查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C.珠峰南坡从常绿阔叶林到高山灌木林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珠峰海拔6000m~7000m地段出现了绿色植物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2024-01-16更新 | 68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7 . 无人机搭载摄像仪和不同传感器能用于生态学中物种识别、野生动植物种群个体数量和分布、群落调查等方面研究。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该技术可用于某自然保护区内物种丰富度的调查
B.该技术可以解决人力不能到达、对野生动植物生活干扰等问题
C.调查研究结果可用于评价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
D.调查研究结果可用于某种大型乔木未来种群数量变化预测及性别比例的确定
8 . 生态学家研究了某地云杉林中不同林莺的生态需求。林莺主要觅食树皮和树叶上的昆虫,不同林莺的觅食部位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林莺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三级消费者
B.不同种类的林莺直接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
C.栗颊林莺与黄腰白喉林莺之间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弱
D.不同种类的林莺生态位不同,标记重捕法是研究其生态位的首选方法
9 . 正如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所说,生物的种群数量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是影响该生态系统中草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之一
B.常用样方法调查某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D.种群数量变化包含种群数量的增长、波动及下降等
10 . 灰鹤是大型迁徙鸟类,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灰鹤种群通常在同一地点集群夜宿,经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灰鹤尿液中的能量不属于其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
B.可由上述调查数据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C.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D.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采用逐个计数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