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记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023-08-12更新 | 91次组卷 | 4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2023-06-08更新 | 490次组卷 | 107卷引用:湖北省宜都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型,此曲线______(填“有”或“无”)K值;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个即可)
(2)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如果年龄组成为稳定型,该种群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
(3)调查山鼠的种群密度(不考虑山鼠的迁入和迁出):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 B种群密度估算值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种群密度实际值。
2023-04-06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者通常采用标记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7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到的种群密度都是估计值
B.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C.依据某生物的种群密度即可得出该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的数量变化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6 . 高原雪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敌有赤狐、狼等。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绘制了高原雪兔种群后一年数量与前一年数量之比(Nt+1/Nt)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高原雪兔的种群密度
B.当t为c~e时,高原雪兔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赤狐、狼的存在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据图可知,调查过程中雪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并非“S”型增长曲线
2022-09-09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英杰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回答下列问题:
I、科研人员对太公山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内繁殖季节鹭类组成和筑巢高度情况 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筑巢高度
(m)
池鹭(只)白鹭(只)夜鹭(只)牛背鹭(只)鹭类总数
(只)
68668020
8105266266
10121444224
121410224036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推测该混交林鹭类中的优势物种是_____。合理获得表中数据需要科 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_____(填“随机”或“在密度大的地方”)选取9个(10 m × 10 m)样方,逐个调查、统计并记录。
(2)4种鹭在林内筑巢的高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_____结构,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 群落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会发生生态位的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 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 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__________, 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二者之间的_____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 中这两种鹭对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
II、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 1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
(4)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将煮沸的葡萄糖溶液冷却后才能 接种酵母菌的原因是_____
(5)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__法。对酵母 菌进行计数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_____,以减少实验误差。
(6)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该实验__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
2022-06-1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诊断性检测生物试题
8 .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总鸟数麻雀黄鹂
第一次捕捉100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102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
A.该区域麻雀的种群数量大约是322只
B.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若麻雀被捕后警惕性提高,则计算的结果偏小
9 . 长江江豚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变化与长江生态环境和鱼类资源的变化密切相关,具有综合表征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的基本属性。长江江豚终身以小型鱼类为食,居食物链的顶端。为维持生存和繁衍,长江江豚对栖息水域小型鱼类的密度和储量有基本要求。
长江江豚喜栖于水文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江心洲附近、江湖交汇区和浅滩缓坡等水域,这些水域流速较缓,水深适度,水底泥沙沉积较丰厚,水生植被较完整,水下噪声弱。丰水期长江江豚在洲头分流区目击率明显高于枯水期。河口包括闸口汇流区是长江江豚冬季枯水期索饵的重要水域。由于河口汇流区具有多样的地貌特征和复杂的水动力条件,许多无脊椎动物会充分利用汇流区作为栖息地,也是鱼类由长江干流返往支流或湖泊的主要节点,丰水期长江干流流量达90 000 m3/s,而径流汇入的流量较小,因此河口汇流区水动力条件、动能梯度及涡量都有很大差异。但是受生态环境变化和过度渔业活动双重影响,长江江豚栖息水域的小型鱼类资源量,甚至总体的鱼类资源量下降较明显,导致长江江豚捕食过程中能量投入大幅增加,甚至出现部分江豚被迫在风险极高的码头区觅食。

长江江豚终身生活在水下,它们无时不发出高频声呐信号。江豚声呐信号的时频特征与水下噪声的时频特征有较明显的不同,因此借助常规的超声记录和分析设备即可以有效记录长江江豚的声呐信号。目前,单个位点被动声学监测的水域范围为0.3——0.8 km2,但随着技术改进(降低设备自身噪声等)和分析方法的提升(机器学习),单个位点监测范围可以达到1km2或更大。
(1)江豚是国家一级濒危物种,利用江豚发出的声呐信号调查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的方法属于______,可以尽量减少对江豚的不利影响;
(2)区别洲头分流区、洲尾分流区、河口汇流区鱼类资源的重要特征是______
(3)丰水期江豚很少在河口汇流区索饵,但也有在码头区觅食的情况,影响江豚觅食行为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3点以上);
(4)丰水期浅滩水生植被为植食性鱼类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体现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江江豚对栖息水域小型鱼类的密度和储量有基本要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022-05-20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三5月第二次限时训练(四模)生物试题
10 . 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农田里一平方米内的植物个体数B.一个教室里所有的学生数
C.一块棉田中所有的棉铃虫总数D.某市五万育龄妇女
2022-04-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都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