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A.若甲地蒲公英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调查其密度时,应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B.为了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取样时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C.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密度不一定完全相同
D.调查得到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 .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捕获数/只

标记数

雌性个体数/只

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1)该草原布氏田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__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______
(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估算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结构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_____型;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______________型。
3 . 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
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均相同
4 . 森林土壤湿润、有机质丰富,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土壤生物。下列有关调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的相对数量可采用记名计算法
B.估算土壤中硝化细菌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抽样检测法
C.一段时间内,持续调查土壤中两种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即可确定二者的种间关系
D.若某土壤动物进入冬天时数量减少,并不能据此说明该动物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2020-12-20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咸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2-13高一下·陕西西安·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不能受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2020-12-19更新 | 55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6 . 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数量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调查的是(       
A.被标记的动物应与种群中的其他个体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且标记物不易脱落
7 . 2020年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据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发现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B.珠峰南坡的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C.要调查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D.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这是珠峰海拔6000 m~7000 m 地段出现了绿色植物的原因之一
8 .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总鸟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
2020-11-07更新 | 725次组卷 | 26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师范大学附属高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十月份月考生物试题
9 . 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5hm2,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5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hm2B.75只/hm2
C.25只/hm2D.50只/hm2
10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多种,比如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下列关于动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是1m2,但需随机取样
B.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大
C.样方法调查的对象不一定是植物,而标志重捕法调查的一定是动物
D.标志重捕法的结果是:重捕个体总数/重捕中的标记个体数
2020-09-17更新 | 23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