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用黑光灯诱捕法对农田中具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丰富度
2023-01-10更新 | 267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图甲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图乙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②、③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是通过破坏________(填序号)而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的。一般调查田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而不用标志重捕法,理由是____________;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明,在1880年后该动物的数量小幅度波动,该动物在该岛屿上的环境容纳量大约是________只,环境容纳量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丙可知,该动物在调查的第15年时年龄组成是________,20年内该动物的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第________年。
3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一块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C.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应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
D.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群落利用用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4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探究实践活动,描述正确的是(       
A.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都适用标记重捕法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B.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选择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的对象
C.某趋光性小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5 . 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由于薇甘菊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属于数量特征
C.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部分被捕食,则会导致实际值比估算结果高
2022-01-26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一模仿真训练(四)生物试题
6 . 退桃还林、还草有助于我国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的实现。研究者调查不同退耕年限的土地上草本、灌木和乔木的物种数的变化情况,所得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上既有种群的加入,又有种群的消失
B.退耕后,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明显.草本植物的光合速率逐渐增大
C.调查退耕土地上某乔木的种群密度时,样方的大小会影响调查结果
D.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和关闭耗能低效产业,也有助于碳达峰的实现
7 .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估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③调查某种兔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偏大④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需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⑤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数目⑥观察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先盖上盖玻片,然后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8 . 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调查跳蝻,用样方法
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平方米左右
C.调查蒲公英,要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和两个相邻的边及顶角处的个体数
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
9 . 单一的马尾松林易发生松毛虫害,针阔混交林则不易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马尾松→松毛虫”可形成数量倒金字塔
B.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较马尾松林更丰富
C.常引入具食物竞争关系的昆虫用于松毛虫防治
D.松毛虫的种群密度是决定防治与不防治的依据
2022-03-28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连续捕捉可用于一些活动能力较强且生存环境相对封闭的动物种群密度调查。该方法使种群内个体数随着捕捉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导致每次捕获数依次递减,但捕获的总累积数在逐次增加,当单次捕获数降低到0时,捕获的总累积数就等于该种群的总个体数,下列说法与该研究不相符的是(  )
A.在调查期间,该种群内个体没有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且每次捕捉时所有动物被捕几率相等
B.将逐次捕捉数作为y坐标轴,每次捕捉累计数作为x坐标轴,得到曲线与x轴的交点,则该交点(y=0)可表示原种群大小
C.若捕获个体标记后再放回,经多次捕捉至捕获个体完全被标记,获得数据将无法用该理论计算原始种群的大小
D.此方法不能用于蚜虫、跳蝻等种群密度的调查,也不能用于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