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分别用于植物、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
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2022-08-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种群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幼年个体数量大于成年个体数量时,种群密度一定增长
②没有迁出和迁入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的数量一定增长
③动物对捕捉器具有条件反射的种群不适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生殖期个体数一定大于衰退型生殖期个体数
⑤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A.①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0m2的草地上某种常见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设计了4个调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统计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
B.设置1个1m2的样方,统计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C.随机设置1m2的样方若干,统计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m2的样方若干,统计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
2022-03-31更新 | 936次组卷 | 4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南充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4 . 某生物科技小组对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下表所示数据:

样方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种群密度(株/m2

3

7

15

2

4

9

8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为6.5株/m2
B.用此方法求得的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应完全相同
C.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D.利用此方法可调查池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
5 .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与探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被捕捉一次的动物更难捕捉,会导致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结果偏小
B.探索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要进行预实验
C.用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时,所有样方种群数量的平均值就是该样地的种群密度
D.研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可用切除法、饲喂法等进行对照实验
2021-09-05更新 | 2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生活在长江的“顶级”生物——江豚,在继白鳍豚“功能性灭绝”后,也成为“极危”动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保护江豚的意义在于保护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白鳍豚与江豚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实现基因交流
C.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在长江流域调查江豚种群密度
D.保护好长江水域生态环境直接价值远远超过了其间接价值
7 .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说明促胰液素是胰腺在盐酸的作用下产生的
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预实验不用设置对照组
C.“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中,种群个体数较少时,可缩小样方面积
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先滴菌液再盖玻片会使调查结果偏高
8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B.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可以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C.提高果园物种丰富度可在果园中适当养殖鸡、鸭等家禽
D.水杉林中不同高度的水杉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10-11高二上·河南周口·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9 .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在1 hm2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30只,其中上次标记过的共10只。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为(       
A.30只B.32只
C.64只D.96只
2020-12-31更新 | 16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10 . 某小组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锥形瓶中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均获得了“S”形增长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的时间不同
B.可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酵母菌进行计数
C.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Ⅱ内的开始下降
D.4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均相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