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个森林中落叶松的集群分布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B.样方法既可调查种群密度也可调查群落丰富度
C.种群数量的增加导致群落丰富度的提高
D.演替是随时间的推移,群落中一个种群代替另一个种群
2 .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50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该兔群的K值为10000只。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发现此生态系统中该兔种群数量为3600只,则该生态系统中兔的种群密度为7. 2只/km2
B.该生态系统中的细菌和真菌都属于分解者,它们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该食物网中共有三条食物链,其中鹰占有三个营养级,既是次级消费者,也是三级、四级消费者
D.假设鹰从每条食物链获得能量一样多,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均为10%,鹰要同化3千焦耳的能量,需要绿色植物固定11100千焦耳的太阳能
2019-06-17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10-11高二下·安徽蚌埠·期中
3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以及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2019-04-16更新 | 459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2019-01-30更新 | 196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届河南省南阳市一中高三上期第四次月考生物试卷
5 .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给海龟安装失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2019-01-30更新 | 2575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升级考试(期末)生物试题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2019-01-30更新 | 1840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试题(清北实验)
11-12高二上·河北邯郸·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2018-11-12更新 | 329次组卷 | 1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8 .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1)调查某草原生态系统优势物种紫花苜蓿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草原上的植被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对于缓解相邻地区的沙尘天气有一定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价值。
(2)超载放牧、不适农垦及严重的鼠害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使我国部分草原存在着草原退化。草场退化、植被疏落,导致气候恶化,许多地方的大风日数和沙暴次数逐渐增加;气候的恶化又促进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形成_____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最终导致某些草原生态系统崩溃。为此我国采取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等___________保护措施。
(3)豚草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中国,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具有明显生存优势。根据自然选择学说,这种优势是通过______来实现的。
(4)面对精明的捕食者,精明的反捕食者会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最适宜的反捕食策略(保护色、假死、威吓等)成功避开捕食者的捕杀,获得生存的最大机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______功能。
2018-10-17更新 | 1471次组卷 | 8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洛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9 . 红脂大小蠢是一种危害油松的林业害虫,林业人员发现了一种以之为食的昆虫甲,并对昆虫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油松的受虫害程度需要确定单位面积内受虫害油松的数量,常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___。调查发现,单一油松林比多树种混合林的受害程度要_________(填“轻”或“重”),说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2)写出题中所涉及的食物链_________,昆虫甲属于第_________营养级。
(3)昆虫甲可以通过嗅觉找寻生活在油松树干中的红脂大小蠹,这种信息的传递属于_________(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的传递。为了研究昆虫甲找寻食物的相关机制,研究人员用正己烷溶液分别提取了健康油松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油松挥发物B,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昆虫甲,现察昆虫甲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挥发物A对照挥发物B对照挥发物A挥发物B
结果(只)35154371733
实验中的对照是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昆虫甲更趋向于_________(填“健康油松”或“受虫害油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9-10高二下·安徽·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在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2017-12-22更新 | 743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