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如图为小明同学构建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
(2)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数学模型: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
(3)图中⑦、⑧对应的常用调查方法依次为____________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从而降低该种群密度。
(5)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型增长,小明又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球计数板(1mm×1mm 方格)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个。

2023-01-05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二十九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生物试题
2 . 如图为某校学生所建构的种群知识框架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⑤表示_____
(2)种群呈“J”形曲线增长的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_____等,其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
(3)利用方法⑦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若被标记的田鼠易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_____,进而降低该种群密度。
3 .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某树林内树上蝉的数量,不能得出该树林内蝉种群密度的大小
B.若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该种群的数量将持续下降
C.全面三孩政策的实施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但一般不会影响性别比例
D.样方法可用于调查某农田内蚯蚓的种群密度,但结果与实际值有差异
4 . 当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刮起一股“低碳风”,低碳生活也正悄然走近 寻常百姓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 A、 B、C、D 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④为特定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微观上看,过程①主要在______ (细胞器)中进行。过程③中碳以_____的形式流动。 食物链中不需要写出的成分是______。(填图中字母)
(2)农田中经常发生虫害,若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从 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_____________
(3)经调查,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5 kJ)如下表所示。(净同化量是指用于 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项目

净同化量

呼吸消耗量

流向分解者

未利用

农作物

110

75

21

58

7

10

1

3

据表分析可知,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为_____×107KJ。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
2022-12-23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某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均附着在礁石上生活且相互无捕食关系,以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为食。科学家在一个50米×3米的试验样地中人为去除所有的海星,几个月后,该样地中藤壶较另外三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成为优势物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星为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为准确统计出该试验样地中四种动物的种群密度须采用五点取样法
C.本试验可证明捕食者对群落形成的作用,海星是影响该群落结构的关键物种
D.海星的存在能够减弱藤壶等四种生物之间的竞争强度,有利于维持群落物种多样性
2022-12-18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生物试题
6 . 群居蝗虫会释放出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苯乙腈,而散居蝗虫几乎不合成苯乙腈。研究人员推测苯乙腈是一种化学警告信号,能使蝗虫天敌大山雀具有捕食散居蝗虫的偏好。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蝗虫的幼虫跳蝻密度一般采用标记重捕法
B.群居蝗虫通过苯乙腈向大山雀传递信息,表明生命活动离不开信息传递
C.消灭蝗虫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蝗虫的种群数量处于波动状态,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可能出现种群爆发
7 . 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因火灾等偶然因素导致成熟阶段的优势种死亡,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生态学家对某林窗的生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植物植物高度种群密度单位第2年第4年第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
艾蒿1-2米株/平方米5810641
紫荆2-5米株/10平方米135642
樟树10-55米株/100平方米012588
A.随着时间的推移,艾蒿、紫荆的种群密度逐渐下降,原因是林窗逐渐关闭,导致林下光照强度减弱,艾蒿、紫荆竞争处于劣势
B.在研究该林窗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第8年测得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含碳量为9690kghm2·a),除了3600kg/hm2·a)未被利用、2070kg/hm2·a)被初级消费者摄入,其余的均为自身呼吸消耗的有机物中的含碳量
C.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林窗内鼹鼠的种群密度,所得数据往往比实际结果偏大
D.该林窗内的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
8 . 下列有关探究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调查锦江 50 公里范围内水葫芦的种群密度时要最好用等距取样法
B.调查某森林中植物的丰富度和白桦树的种群密度都可以用样方法
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要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观察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
2022-11-12更新 | 80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010高三·湖南·学业考试
名校
9 . 下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60只,标记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B.200只
C.300只D.400只
2022-11-08更新 | 857次组卷 | 5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
B.研究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C.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性昆虫,通过降低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不能反映种群的变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