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海草是一类生长在浅海的单子叶植物,常在不同潮带形成海草床,具有极高的生产力。某海域海草群落的种类及其分布见表。
                            分布潮带
海草种类
中潮带低潮带潮下带上部潮下带下部
海神草+++
齿叶海神草++
羽叶二药藻++++
二药藻++++
海菖蒲++

注:“+”表示存在,“-”表示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海草的种群密度
B.海草叶片表面附着的藻类与海草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C.据表可知,海草群落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潮带是低潮带和潮下带上部
D.据表可知,生态位最宽的海草是海神草和二药藻
2 . 海蜇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模式是我国某港口城市推广运用的一种养殖方式。在养殖对象中,海蜇是浮游生活的滤食性动物,牙鲆属于底层肉食性鱼类,缢蛏是底栖滤食性贝类,对虾是杂食性甲壳动物,其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浮游单胞藻、底栖硅藻等生物的分布体现了水生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影响浮游单胞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2)中国明对虾和褐牙鲆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可采用______方法调查该海水养殖池塘中褐牙鲆的种群密度。中国明对虾和褐牙鲆的粪便以及残余饵料可以肥水,经水体微生物的作用为藻类提供______
(3)缢蛏通过滤食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促进了上下水层的对流,它摄入的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去向除______外,其余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图中投入轮虫、鳀鱼等活体饵料的优点有______。(多选)
A.有利于增加养殖动物的生物量       
B.有利于保持养殖生物的捕食习性
C.有利于促进养殖池塘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D.有利于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4)该养殖模式在不同的水层养殖不同种类的生物,与单一养殖相比较,其优势在于______
3 . 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以下称红豆杉)是喜阳喜湿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区域无人为干扰生境和人为干扰生境的红豆杉野生种群开展了调查研究。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但尚余主要上层乔木,保持原有生境特点。无人为干扰生境下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豆杉野生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最合适的是400m2,理由是_____。由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
(2)调查发现人为干扰生境中,树龄≤5年幼苗的比例低于无人为干扰生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分析表明,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高1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_______(填“高”或“低”)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野生种群的自然更新。
(3)关于红豆杉种群动态变化及保护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
②在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播撒红豆杉种子将提高6~25年树龄植株的比例
③气温、干旱和火灾是影响红豆杉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④气候变湿润后可改变红豆杉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种群数量
⑤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
4 . 某科技小组调查一块面积为16hm2的森林里灰喜鹊和画眉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一天捕获鸟共306只,将捕获的鸟做好标志后在原地放生。10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鸟网,捕获鸟共298只,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获总鸟数灰喜鹊画眉
第一次捕捉30648(标志后放生)37(标志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29843(其中6只标志)32(其中8只标志)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志物对标志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根据统计结果估算该区域灰喜鹊大约有344只,画眉大约有148只
C.若第二次捕捉时扩大调查的范围,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D.由于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鸟的实际数量可能更少
5 . 灰鹤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研究者对某自然保护区内越冬灰鹤进行了调查,该灰鹤种群数量为245只,初次随亲鸟从繁殖地迁徙到越冬地的幼鹤为26只。通过粪便分析,发现越冬灰鹤以保护区内农田收割后遗留的玉米为最主要的食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B.为保护灰鹤,保护区内应当禁止人类的生产活动
C.由上述调查数据无法计算出灰鹤种群当年的出生率
D.统计保护区内灰鹤种群数量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6 . 生物学家研究某草原中西北狼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北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脱落,则调查值偏低
B.该西北狼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西北狼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D.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2023-04-11更新 | 122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在崇明东滩鸟类国家自然保护区中,某研究团队以4种在此越冬数量占优势的候鸟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它们在不同觅食生境中的数量和主要的食物种类,结果如下表所示。
物种觅食生境
观察数量/只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生境2生境3小坚果茎类草屑螺类贝壳
沙砾
甲壳类其他
绿翅鸭1420070052.816.7012.013.005.5
绿头鸭1482151678.30.807.15.61.17.1
鹤鹬107406040050.025.025.000
青脚鹬4404256520033.333.3033.30.1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团队调查鸟类数量和分布时采用“样线法”,在各生境中选取长2km的样线并沿样线行进,统计样线左右两侧各50m内所观察到的鸟类。采取最大值保留法,即从数次调查的统计数值中保留最大值的一次。这里所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是_______。据表推算,青脚鹬出现在生境2的最大密度可达_______只/km2
(2)据表分析,绿翅鸭和绿头鸭之间存在明显的_______关系,理由是_______
(3)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使环境资源_______。依据表中信息,鹤鹬的生态位可以描述为_______
8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相关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已知血细胞计数板的一个大方格为1mm×1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大方格观察平均值为30,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3×107
B.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种群增长速率最快时,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放回到原地,第二次捕获田鼠中被标记的5只,未标记的45只,则该种群环境容纳量(K值)是2000只
C.在调查跳蝻种群密度时使用样方法,取样方时一定要随机取样
D.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统计个体比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数量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直接数出各个种群的个体数
9 . 在探究温度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时,将24支试管均分为A、B、C三组,各组进行如下表所示操作:

试管编号

A

B

C

管内溶液

培养液/mL

10

10

10

酵母菌母液/mL

0.1

0.1

0.1

温度条件

5℃

×

×

28℃

×

×

75℃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采用抽样检测法估算种群数量,需借助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
B.先将培养液滴于计数室,待培养液沉降到计数室后,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计数
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A、B、C三组均为实验组,该实验没有对照
D.实验结果是前期B组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增长较A组快,较C组慢
2023-02-12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一中2022-2023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某同学欲在一块弃耕农田中开展活动“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用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B.这块弃耕的农田中所有蒲公英的数量就是这个蒲公英种群的种群密度
C.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需要对每个样方中的蒲公英进行计数
D.调查结果不能说明弃耕对蒲公英种群密度的影响
2023-02-03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