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1 . 福寿螺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引入我国后,在南方十多个省市大面积分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灾害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实现“变害为宝”,有人设计了“水葫芦—草鱼—福寿螺”的养殖新模式,下图为该模式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假设福寿螺迁入某地区时呈“J”形增长,最初数量为3500个,每月增加1.23%,则半年后该地区福寿螺的种群数量为3500×1.01236
B.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G+F)/A×100%
C.过程①②③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样方法
2024-04-03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娄底市高考三模生物试题
2 .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淡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每年10月中下旬到翌年2月份,成群越冬候鸟如鸿雁、白琵鹭等在此栖息、觅食。有生态学家对鄱阳湖的鸿雁、白琵鹭的数量进行了连续数年的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图(表示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白琵鹭的种群数量在t1至t3时先减少后增加
B.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白琵鹭和鸿雁的种群密度
C.鄱阳湖中鸿雁、白琵鹭的食物及天敌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T3时鸿雁种群数量大于白琵鹭的种群数量
3 . 以下是关于长江流域以及某海湾的生态调查,请分析回答。
(1)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哺乳动物。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近年来还有三次调查,分别为2006年1800头、2012年1045头、2017年1012头。试推测科学调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的方法____(填“是”“不是”)标记重捕法。从调查情况并结合当前背景,请预测当前江豚种群数量趋势是____,理由是____
(2)下表是某海湾生态系统中一年内能量流动的统计数据。已知当年该海湾渔获物平均营养级为2.88,而10年前为3.11。

营养级

现存生物量/(t·km-2·a-1

被同化量/(t·km-2·a-1

流向碎屑量/(t·km-2·a-1

总流量/(t·km-2·a-1

V

0.008

0.004

0.026

0.089

IV

0.111

0.089

0.413

1.07

III

0.568

1.07

6.06

7.89

0.756

7.89

23.7

36.3

I

43.5

36.3

73

207

总计

45

45.4

103

252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t·km-2·a-1,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渔获物平均营养级降低说明____
4 . 杜松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对西北某地区杜松进行调查时发现杜松在该地区的分布呈条带状,以基径(基部茎周长)划分的径级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Ⅰ~Ⅲ径级为幼苗,Ⅳ~Ⅵ径级为中树,Ⅶ~Ⅷ径级为成树。图2为不同径级杜松生存率和死亡率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杜松年龄结构采用的取样方法为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B.据图1预测该区域杜松的种群密度会逐渐增大
C.由图2推测杜松幼苗生存率高可能与成树的死亡率高导致郁闭度下降有关
D.不同径级杜松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充分利用光能,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5 . 研究小组采用2种取样方法,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样方间距均为10m,样方为1m×1m)。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样线长(m)

样方数

平均物种数

样地面积(m2

样方数

平均物种数

500

51

11.57

3600

49

11.80

1000

101

10.35

4900

64

11.77

1500

151

9.29

6400

81

11.77

2000

201

9.23

8100

100

11.85

2500

251

9.46

10000

121

11.96

3000

301

9.57


-


表1   调查方法和结果
(1)对短花针茅样落进行研究时,除物种组成、丰富度、生态位外,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还有____________(答出2项即可)。
(2)两种取样方法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答出2点)。分析方法一可知,当样方间距为10m时,最佳样线长及其对应的样方数分别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的调查方法更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
(4)该研究小组还调查发现放牧强度会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结果如表2所示。

放牧强度

物种丰富度相对值

优势种

无放牧区

1.0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冷蒿、木地肤

轻度放牧区

1.23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

中度放牧区

1.15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重度放牧区

0.78

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表2   放牧强度对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的影响
据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①随放牧强度增大,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稳定性逐渐下降
②随放牧强度增大,有些优势种的优势不在
③随放牧强度增大,短花针茅和无芒隐子草始终是优势种
④适当放牧有利于提高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稳定性
⑤放养的牲畜喜食冷蒿和木地肤等,使其生长发育受限
6 . “旱收蚂蚱,涝收鱼,大旱起蝗灾”,干旱年份,土壤含水量下降,有利于蝗虫卵的孵化,极易发生蝗灾。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揭示了蝗虫聚群成灾的奥秘——飞蝗群聚信息素4VA(4 -乙烯基苯甲醚),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分是影响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B.在繁殖季节,利用标记重捕法能估算出蝗虫的种群密度
C.可根据4VA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改变蝗虫的性别比例
D.4VA通过正反馈方式调节蝗虫种群密度
7 . 研究发现,草原中的某种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的种子为食,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为了研究这两种动物的数量关系,某科研小组在一实验区域内对这两种动物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研究,相关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样方法调查蚂蚁的种群数量,选取样方时除要做到随机取样外,还要考虑____(答出2 点)。
(2)啮齿动物天性警觉,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其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调查的结果可能会偏____,理由是____
(3)若要研究该区域内的大粒种子植物和另一种小粒种子植物之间的生态位,可以研究该区域内两种植物的____(答出 2 点)。
(4)据图可知,从第1年到第5年蚂蚁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进一步探究发现,大粒种子植物比小粒种子植物更具有生存优势,请结合图解释蚂蚁种群相对数量下降的原因____
8 . 鼠兔外形酷似兔子,身材和神态很像鼠类,体形较小,是典型的食草性动物。科研人员对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根据某草原上甲、乙两种鼠兔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绘制的曲线图,L值表示甲鼠兔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M值表示乙鼠兔的种群数量。乙鼠兔在第1年年末迁入该区域,不考虑甲鼠兔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回答下列问题:

   

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其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
(1)由图1可知,植被群落高度越高,鼠兔被捕食的风险就越______(填“大”或“小”)。
(2)为了调查该草原某区域中甲鼠兔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只甲鼠兔,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只甲鼠兔,其中有3只带有标记,该甲鼠兔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只。如果标记物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数值偏___(填“大”或“小”)。
(3)由图2可知,第2年甲鼠兔种群L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由图2可知,甲鼠兔种群在第2年年末的年龄结构为______,甲鼠兔种群数量在第______年年末达到最小值。
(5)若乙鼠兔大量繁殖,则可能对草地造成危害,要进行防治最好将其种群数量控制在______只以下。根据所学知识,提出1条合理控制乙鼠兔种群数量的建议:______
9 . 柑橘果园生态系统常见于我国南方或西南各省。某地在柑橘树下种植草菇,利用高湿度、低风速等适宜环境条件,获得了良好的效益。已知柑橘树上的害虫主要有红蜘蛛、蚜虫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植草菇丰富了柑橘果园的群落结构,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环境资源
B.柑橘和草菇都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使用性引诱剂对柑橘树上的害虫进行治理属于生物防治
D.通过标记重捕法调查红蜘蛛和蚜虫的种群密度,可以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依据
10 .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淡水湿地,由于食性广、繁殖快等原因,福寿螺可迅速在野外建立庞大的种群,对当地农业和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的主要农业害虫,且发生面积不断扩大。此外,福寿螺还是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小组在某湿地开展了福寿螺密度变化的调查研究。
①取样时,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应注意:______要适宜: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
②调查结果表明,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样本面积的比值,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鱼类出现频次等对福寿螺的密度有重要的影响。
Ⅰ.如图1所示,在此湿地内,栖息地中植被越茂密,福寿螺的密度越大,原因可能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Ⅱ.如图2所示,福寿螺的数量与鱼类出现频次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鱼类出现频次较多的区域中福寿螺密度较小,鱼类与福寿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在农田中,有稻农用五氯酚钠(65%)防治福寿螺,起到较好的治理效果。与该方法相比,在稻田和沟渠中放鸭群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当代和下一代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其优点是:______(答出1点即可)。
(3)某地区居民素有生食或半生食螺肉、生鱼虾等习俗,增加了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危险度,为防止被福寿螺寄生虫感染,从个人和社会角度考虑,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答出2点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