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1 . 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草原类型调查而积

A

B

C

10cm×10cm

3

3

2

20cm×20cm

5

8

3

40cm×40cm

8

6

5

80cm×80cm

14

9

8

90cm×90cm

16

11

5

100cm×100cm

17

13

8

110cm×110cm

19

13

8

120cm×120cm

20

13

8

130cm×130cm

20

13

8

140cm×140cm

……

……

……

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选择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1)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
(2)如何计算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__
(3)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024-02-2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但不能用于观察有丝分裂
B.观察叶绿体时需先染色再在显微镜下观察
C.赫尔希和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离心法
D.用样方法可调查某森林中乔木的丰富度
3 . 新余的湖泊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最为盛名的是仙女湖,仙女湖是“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汇聚了奇峰、森林、岛屿、曲水于一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丰富的鱼类资源,仙女湖严格实行“人放天养”的生态养殖模式,鳙鱼、草鱼、鲤鱼、鲢鱼、乌鱼、青鱼等多种鱼获得有机鱼认证。“湖水煮湖鱼”,是仙女湖渔民一种传统而又简单的吃鱼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仙女湖中鳙鱼的种群密度,可用____法。调查数据显示,湖中的鳙鱼种群数量已接近环境容纳量,现对鳙鱼进行捕捞,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请给出合理的捕捞建议____
(2)研究人员对仙女湖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估分析,要研究仙女湖中鱼类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答出2 点即可)。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的结果。
(3)仙女湖中99座岛屿星罗棋布,湖叉港湾扑朔迷离,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5%,共有 220种,765 属,3000多种,占全国总科62.3%,有各种鸟兽类76种,从湖岸边到湖心处分布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结构。“湖中有草、草中有湖”,生活在不同植物区域的动物种类有明显差异,原因是____
2024-02-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紫茎泽兰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繁殖能力很强的恶性入侵有毒杂草。科研人员进行了有关研究。
(1)紫茎泽兰作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入侵后影响本地生物,建立新的群落关系,这种群落的演替称为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首先采用________法调查紫茎泽兰和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以确定群落类型,再分别选取不同群落类型的样地各5个,调查地表昆虫种类,取平均值,如表:

群落类型

未入侵

44

111

轻度入侵

30

85

重度入侵

41

100

①从表中数据可知:紫茎泽兰入侵初始会导致_______。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竞争,使本地植物种类改变。
② 随着入侵程度加重,本地昆虫开始从行为、生理生化等方面适应紫茎泽兰,紫茎泽兰的天敌种类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二者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该研究可为生物防治的昆虫提供依据。
2024-02-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宁县三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桃蚜是一类植食性昆虫,喜欢群居,活动能力较差,危害多种作物。在桃蚜生活的农田生态系统中,草蛉等多种昆虫都会捕食桃蚜,科研人员发现,当桃蚜数量爆发时,桃蚜分泌的信息素能吸引草蛉的成虫,使其迅速定位猎物。
为探究合适的桃蚜防治方法,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植株健康、长势一致的同种作物若干,随机均分为CK、T1、T2三组,每组接入桃蚜成虫100只,CK组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T1组每隔7天投放一定量的草蛉,T2组每隔7天喷洒相同浓度的吡虫啉悬浮剂(1种杀虫剂,存在生物富集现象),3周内定期调查各组作物上桃蚜的种群数量,并进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CK组后期桃蚜数量爆发不再记录)。实验结果为:

组别

处理前

处理后1天

处理后7天

处理后14天

处理后21天

CK

100

184.33

287.55

T1

100

106.86

75.65

53.22

37.12

T2

100

7.58

14.11

21.78

38.36

回答下列问题:
(1)捕食桃蚜的草蛉属于第_____营养级。为调查某片农田中桃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
(2)在草蛉定位桃蚜的过程中,桃蚜分泌的信息素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过程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
(3)实验组T1使用的防治方法属于_____防治,请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T1组出现处理后1天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_____
(4)由实验结果可知,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T2组的防治效果_____,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与T2的防治方法相比,T1组防治方法的优点是_____(至少答出2条)。
6 . 红腹锦鸡是我国特有的鸟类。一般生活在秦岭地区,为山地雉种,主要取食植物的种子,偶尔也会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我国科研人员为研究气候变化对红腹锦鸡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在四川省及周边地区调查了红腹锦鸡的适宜分布区,并预测未来红腹锦鸡栖息地将向甘肃、陕西等山区不断迁移。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腹锦鸡的种群密度适合用__________________法。研究人员发现在红腹锦鸡数量较多的区域,草地的物种多样性更高,试用“收割理论”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山区生物群落区别农田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推测红腹锦鸡会向更高纬度地区迁徙,生境碎片化程度加剧。为更好地保护红腹锦鸡生境,可以在彼此孤立的生境间建立生态廊道,提高红腹锦鸡生境连通性,以利于红腹锦鸡种群间进行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探究保护红腹锦鸡的方式,对红腹锦鸡秋季繁殖期能量收支及采食量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忽略性别差异,以下均为平均值):
体重(kg)每日摄入能量(J)每日粪便能量(J)每日体重增加对应能量(J)
0.666230052930400
①红腹锦鸡平均每日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呼吸作用耗散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
②进一步研究表明,红腹锦鸡的呼吸作用耗散量明显小于以上计算量,推测计算量与实际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资源有限,该区域的不同物种之间会争夺____________________。山区中的红腹锦鸡和其他动物通过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食物选择,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______,从而能在同一区域中共存。
7 . 在实验研究中,实验结果的解释与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必要时需要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下列数据无法用求平均值方法获取的是(  )
A.观察有丝分裂时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B.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时统计动物物种数目
C.调查外来物种加拿大一支黄花在某公园内的种群密度
D.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计算不同组合类型的数量比
2024-02-01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8 . 下图是某生态学家对某湖泊中鲫鱼和鲤鱼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监测结果(λ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态学家在对湖泊中鲤鱼和鲫鱼种群数量进行研究,并将鲤鱼和鲫鱼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的研究方法属于构建___________模型。
(2)图中鲫鱼种群在t3后种群数量变化是________(填“乙”或“甲”)增长类型,鲤鱼种群在t2时的数量________(填“>”“<”或“=”)t3时的数量。
(3)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5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只/hm2。若初次捕获的动物再次捕捉难度更大,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_
(4)自然条件下,种群的增长都会受到资源等条件的影响即存在环境阻力而呈现“S”形增长,最后达到“K值”。K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某湖泊发生了“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生根植物阶段→挺水植物和沼泽植物阶段→森林群落阶段”的变化,则该湖泊的演替是__________
2024-02-0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福寿螺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其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在野外增殖迅速,会啃食水稻等农作物,使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我国列入《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福寿螺入侵某地区初期由于缺少_______而迅速增殖。欲调查某田地中福寿螺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法。
(2)研究发现,中华鳖可捕食成年福寿螺。研究人员用中华鳖进行生物防治实验,如图是放养中华鳖(处理组)后,福寿螺卵块的数量变化情况。
   
①放养中华鳖后,福寿螺卵块数在________时间段下降最明显,说明这段时间内成年(生殖期)福寿螺的数量明显减少。
②从种群数量特征分析,放养中华鳖(处理组)后,8—9月份福寿螺卵块数很少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
③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
2024-01-2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小菜蛾是白菜、花椰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头号杀手”,小菜蛾在其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均会遭到寄生性及捕食性天敌的袭击,已报道的寄生性昆虫种类有109种,其中卵期寄生蜂5种,幼虫期寄生蜂81种,蛹期寄生蜂23种,其中玉米螟赤眼蜂是寄生在小菜蛾卵中的一种寄生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小菜蛾卵的密度
B.寄生蜂属于影响小菜蛾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C.十字花科植物与玉米间作,可提高前者产量
D.寄生蜂与小菜蛾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2024-01-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