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总鸟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偏小
2020-11-07更新 | 725次组卷 | 26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
2 . 科研人员对一块玉米田(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农田中所有玉米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
B.农田中作物上的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C.该农田中的玉米长势整齐,故其垂直结构没有分层现象
D.研究玉米田的范围和边界、各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3 . 下列关于生产措施的目的或原理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监测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可为准确预报、适时防治虫害提供依据
B.保护棉铃虫的天敌资源,能提高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一些农业害虫具有趋光性,可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D.种植能通过散发气味驱赶害虫的苦楝,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4 . 图1是水稻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2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内卷叶螟的变化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各种能量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水稻田生态系统内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植物都是生产者
B.卷叶螟粪便中的能量值为P,卷叶螟呼吸消耗的能量值为R
C.图2可反映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双向性和逐级递减性
D.利用标志重捕法可估算该水稻田生态系统内青蛙的种群密度
5 .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或科学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数量需要随机取样,样本越多越好
B.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演绎过程
C.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每次随机抓取小球记录后要放回原罐
D.经解离的根尖成熟区细胞染色后,可以用于质壁分离现象的观察
2020-10-18更新 | 49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说法错误的是(       
A.某种成年鱼生活在池塘底层,可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该种鱼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B.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C.用样方法调查估算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而且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D.从理论上讲,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估算种群密度时,第二次捕捉时动物躲避捕捉的能力增强,所以调查的种群数量比实际数量要偏大
2020-10-15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生物试题
7 . 下列关于生物学科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采集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B.可用五点取样法,调查长条形绿化带中某种双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
C.将盖玻片放置于计数室上,吸取静置酵母菌培养液上层液滴在盖玻片边缘
D.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时被捕过动物难以再次捕捉,则导致统计值偏高
2020-10-13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检测(4月)生物试题
8 . 稻田养鸭可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水稻有计划程度,实现稻鸭双丰收。下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

(1)此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如果对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_____(填字母),D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3)此图中C捕食B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
(4)与传统农田只进行水稻种植相比,稻田养鸭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原因是______
(5)此农田生态系统充耕以后发生的演替是______
2020-10-0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升级考试(期末)生物试题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为研究确定苹小卷叶蛾发生规律,比较性信息素诱捕器放置位置(距离地面的高度)、诱芯(含性信息素)个数等因素对苹小卷叶蛾雄性成虫诱捕效果的影响,研究人员在苹果园中利用诱捕器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调查苹小卷叶蛾虫卵的密度,则可用_________法。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应注意随机取样,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信息,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害虫的防治方法属于_____防治。
(3)研究发现,诱捕器内放置的诱芯数量和诱蛾量之间呈现如图所示的关系:
   
由此说明,性引诱剂浓度和引诱效率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在苹果树平均株高为3m左右的果园中,诱捕效果最好的为2m处的诱捕器。在平均株高为2.5m左右的果园中,诱捕效果最佳的高度一般小于2m,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近年来,我国在做好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更好地合理利用草原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某研究小组划定一块面积为200hm2的草场,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有4只带有标记,该草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草原上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趋光性昆虫是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_
(3)某食品公司在草原上散养某种肉鸡,经多年摸索发现其种群数量与种群增长率之间关系如图所示,若要尽可能多地持续收获该种肉鸡,则应在种群数量为______(从图中甲~丁四个种群数量中选择)时开始捕获,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草原生态系统在恢复过程中,捕食者的捕食对群落结构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捕食者之间也存在竞争关系,竞争是指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有些捕食者可吃多种类型的食物(泛化种),有些捕食者仅食一种类型的食物(特化种)。泛化种的捕食通常可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常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不超过五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0-09-17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一中高三8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