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4 道试题
1 . 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华北豹是我国独有的金钱豹亚种,山西是拥有野生华北豹数量最多的省份,目前华北豹已成为见证山西良好生态的一张名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精确调查山西境内华北豹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标记重捕法
B.将华北豹迁入野生动物园是对华北豹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C.华北豹作为顶级消费者具有加快物质循环、维护生态平衡等作用
D.当发生“华北豹捕食耕牛”现象时,为保护人民财产将华北豹猎杀
2 . 在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研究人员给部分朱佩戴环志(装有GPS定位系统)后放归自然,后期再监测佩戴环志的朱并统计其所占比例,即可推算出朱的种群数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调查方法与标记重捕法的原理类似
B.决定保护区内朱种群大小的种群数量特征仅有出生率、死亡率
C.标记重捕法不适合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弱的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时,朱被捕捉一次后更难被再次捕捉,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3 . 对杭城内某区域的东方田鼠展开调查,调查范围2平方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8只,将捕获的东方田鼠标记后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位置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共捕获45只,其中标记过的个体数为9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被捕捉过的东方田鼠不易再被捕捉,则调查区内田鼠种群密度小于95只/公顷
B.气候、疾病和寄生是影响东方田鼠种群密度的密度制约因素
C.调查东方田鼠种群密度时,还可同时获得其生态位,性别比例等种群数量特征
D.在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快时进行第一次捕捉,估算得到的该种群的K值小于实际的K值
4 . 研究人员探究了两种浓度的天冬氨酸(Asp)对铜绿微囊藻种群密度的影响,并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数量统计,如图1所示。图2表示第4天一个中方格中该藻的数量为20(假设铜绿微囊藻在计数室中均匀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可以直接统计待测菌液中的活菌数目
B.de段铜绿微囊藻出生率大于ef段
C.图2表示的是用50μmol/LAsp处理后得到的结果
D.推测40μmol/LAsp可提高铜绿微囊藻的种群密度

5 . 马鹿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为分析某林区马鹿的生存状态,调查小组通过粪便DNA拈术调查其数量:第一次收集到马鹿粪便210份,其中成功提取DNA的有167份,经微卫星DNA(一种普遍使用的DNA分子标记)检测这些粪便分属于66只马鹿;第二次以相同方法收集马鹿粪便,成功提取DNA的有158份,经微卫星DNA检测这些粪便分属于54只马鹿,其中有18只马鹿也出现于第一次调查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林区内所有马鹿构成一个种群,其种群数量约为1466只
B.该方法还可以用于调查东北虎等不易捕捉的动物的数量
C.粪便较易收集,用该方法调查时可以减少对马厩的惊扰
D.微卫星DNA具有个体特异性是该调查方法依据的原理之一
6 . 在高强度放牧压力下,内蒙古羊草草场退化演替为冷蒿群落,为研究不同治理方式对退化羊草草原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三块类似样地,分别进行围栏耙地、围栏封育(自然恢复)和不围栏放牧。一段时间后分别取0~10厘米和10~30厘米的土样,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采用样方法调查羊草种群密度,应随机选择样方大小
B.围栏封育处理后,真菌数量在10-30厘米土层的增长率较高
C.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D.围栏耙地对浅层土壤透气性影响明显,促进了某些真菌和细菌的繁殖
7 . 科研团队找到了推算雪豹种群密度的方法——照片重复取样法。科研团队在祁连山(该地气温常年较低)某区域内(该区域面积约为800km2)布设的60台红外相机在海拔2100~4100m的深山中连续拍摄了3个多月,最终确定该区域约有24只雪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要预测雪豹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则需要调查雪豹种群的性别比例
B.对于猛兽的种群密度调查通常不适合采用标记重捕法
C.该区域的种群密度约为3只/100km2
D.温度是祁连山雪豹种群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8 . 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由南四湖组成,统称微山湖。南四湖位于鲁西南,微山湖区物产富饶,素有“日出斗金”之称。湖区水资源门类比较齐全。鱼类现有78种,浮游植物共116种,浮游动物248种,水生维管束植物74种,渔业生物饵料相当丰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山湖中所有鱼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微山湖是巨大的“碳库”,对于碳循环的稳定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当地政府开发了生态休闲旅游路线,提高了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又为微山湖的维护提供资金支持,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在微山湖生态系统中,常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鱼的种群密度,为持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鱼的种群数量最好控制在K/2左右
9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可来源于无机环境
B.多数情况下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C.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D.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多会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10 . 下图1为某草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小叶锦鸡儿是该草原的一种优质灌木,既可作动物的饲料,又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某研究人员调查不同放牧强度下小叶锦鸡儿滋丛密度,调查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放牧强度为禁牧(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在图1中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丁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2)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见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从中度放牧到重度放牧,小叶锦鸡儿种群密度出现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
(3)在调查中还发现,与禁牧区相比,在重度放牧区鼠兔(该草原的代表动物,以采食植物为主)的数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当鼠兔种群密度过大时,死亡率增加和________上升,并通过内分泌调节使生殖力下降,从而导致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