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研究种群的数量特征能够为生产实践服务。下列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城市人口的出生率始终小于死亡率,则其人口数量必然持续下降
B.“全面放开三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C.性别比例可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D.标记重捕法可用来调查棉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调查结果与实际值有差异
2 . 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采用逐个计数法调查华南虎的种群密度
B.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利用的是昆虫趋光的特点
C.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能用地上部分的数量作为种群密度
D.调查昆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样方法
2022-06-16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种群的研究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增长曲线等内容,下列有关种群的数量估算和增长曲线描述错误的是(       
A.可用抽样检测法测定酵母菌培养液中的菌体数目来绘制增长曲线
B.在对未调查过的某植物种群计数时,可通过预实验确定样方大小
C.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
D.记名计算法描述土壤中小动物的等级常用“多、较多、少、很少”
4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多种,比如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和黑光灯诱捕法等。下列关于动植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B.样方法调查的对象一定是植物,而标志重捕法调查的一定是动物
C.利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不一定是1m2,但需随机取样
D.利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光线强弱对调查结果没有影响
5 . 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说明促胰液素是胰腺在盐酸的作用下产生的
B.“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预实验不用设置对照组
C.“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中,种群个体数较少时,可缩小样方面积
D.“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中,先滴菌液再盖玻片会使调查结果偏高
19-20高二下·江西南昌·阶段练习
名校
6 . 如图表示用样方法进行相关调查,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B.若图甲表示一个样方中某种植物的分布状况,则计数值应为8
C.若图乙表示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则调查该森林物种数时设定样方面积最好为S1
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7 . 为评估东北豹国家公园对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承载能力,研究人员对其中的森林灌草层植物进行了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东北虎、东北豹主要捕食马鹿、梅花鹿等大中型有蹄类动物,东北豹或东北虎捕食猎物后同化能量的去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灌草层是有蹄类动物取食的主要区域,根据林木覆盖程度可将该区域分为郁闭林和开阔地两种主要地形。研究人员分别在这两种地形中__________选取样方,收集并检测几类常被取食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单位面积中生物的总量),结果发现开阔地中各类植物的生物积累量均显著高于郁闭林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中元素的含量及比例会影响有蹄类动物的取食偏好及营养状况。含碳(C)量高的植物常含有大量不易被消化的纤维素等多糖类分子,口感较差,含氮(N)量高的植物营养成分更高。下表为灌草层中的四类植物的元素含量测定结果,据表中数据可知,适合作为有蹄类动物的食物的植物种类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种类

含N量/%

含C量/%

C/N值

灌草嫩茎叶

2.41

44.36

18.40

禾莎草

2.05

44.50

21.71

杂草类

2.35

43.21

18.38

蕨类

2.43

46.80

19.26

8 . 生物学家研究某草原中西北狼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北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易脱落,则调查值偏低
B.该西北狼种群增长方式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C.西北狼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D.a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b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2023-04-11更新 | 122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世界范围内,蝗灾对农业、经济和环境构成重大威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某团队发现了一种释放量低但生物活性非常高的群居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研究表明,在群居信息素的作用下,蝗虫种群由散居型可以转变为群居型,形成超大型种群。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蝗虫种群由散居型转变为群居型的4—VA属于________信息。与农药相比,用4—VA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具有的优点是______(答出1点)。
(2)图1中的甲、乙曲线分别表示某天然牧场中蝗虫和食虫鸟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₁)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t₊₁=Nl

①图中可表示食虫鸟的是曲线________(填“甲”或“乙”),判断依据是______
②请在图2中绘出甲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要求在曲线上标注关键点A、B、D点)。
(3)为进一步确定4—VA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4—VA及其溶剂进行图3所示的室外草地诱捕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

①据图3分析,为减少实验误差,本实验制作样方注意的是_________(不需要考虑样方的数量、面积)。
②据图4结果可以推知,4—VA具有群聚激素的功能,依据是_________
2019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10 . 某科研组对田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调查结果可作为是否防治田鼠的依据
B.若调查中被标记的个体更不易被捕获,则调查出的种群数量比理论值偏大
C.影响田鼠种群数量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是气候
D.若种群密度过大,田鼠种群只通过体液调节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整
2019-10-26更新 | 51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