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下图是草原上某两类生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动态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种群密度的估算值会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一般情况下,田鼠的寿命只有两年,几乎全年均可繁殖,且种群数量每天可增加1.47%,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属于__________(填“J型”或“S型”)。
(2)Y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________(填“B”或“C”)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该数量水平被称为________
(3)野马等珍稀濒危动物,其数量一旦低于B点,就会逐渐走向灭绝,对此可采取的保护措施有:
①保护其栖息环境,包括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资源,控制其天敌的数量等。
②建立__________,以提高该濒危动物的生殖力和幼崽的存活率。
③在两个种群之间建立绿色通道,便于两地种群之间进行_________________,以保护该濒危动物物种种群的基因库。
2018-12-1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回答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知识。
(1)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_________,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②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________
③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______
(2)研究表明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植物的分层与_________有关。而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样的___________,导致群落中的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2018-03-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2-13高二上·四川成都·期中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3 . 用样方法调查某生物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 )
A.样方的大小
B.随机取样
C.五点取样
D.等距取样
2016-11-26更新 | 75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2—201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4 .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一次野外捕鼠记录:第一天捕获60只,做标记并及时放回,被标记的鼠下次可能更难捕获;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60只,其中被标记的有5只。你认为他们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相比
A.偏大B.偏小
C.一样D.不能确定
5 . 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所示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原因是缺少______________(成分),该成分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法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认为也可以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的物种丰富度,他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对该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位于某一营养级,GP表示生物的同化量。(单位是J·m-2·a-1

GP

13.7

870.7

21.5

141.0


图中的_______(生物)处于丁营养级,每一个营养级GP的去路均包括呼吸消耗和_____________
6 .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度为灌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研究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生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
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
山桃1
丁香0.1241
油松0.1250.8341
刺槐0.1480.7610.8841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2高二上·四川成都·期中
7 . 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重要的过敏源。下表表示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旁路的一片闲散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

年份


种名
0102030405
豚草0.30.61.11.52.3
狗尾草10.09.286.85.5
曼陀萝3.02.11.10.30.1
龙葵3.02.00.400



① 调查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__
② 很显然,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_________关系。
③ 请在图中绘出豚草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___________
④ 一个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及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
⑤ 豚草的花粉可引起很多人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医学上认为,过敏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反应。
⑥ 若要研究该地区群落的空间结构,应研究其__________结构和_________结构
⑦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存在着明显的生存优势,对于豚草的这种生存优势的形成原因,有人认为可能是由于豚草根部分泌的某种物质抑制了龙葵等植物的生长。请你利用下列给出的材料及用具,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材料及用具:完全营养液、蒸馏水、龙葵、豚草、锥形瓶、量筒、滴管等。
方法步骤:第一步:取一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加入适量的完全营养液,取长势较好的豚草植株种植于瓶中。
第二步:将甲瓶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全部取出其中的豚草植株。甲瓶中的培养液保存备用。
第三步:另取两只洁净的锥形瓶,编号为乙、丙,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的完全营养液。
第四步:取_______________的龙葵植株随机均分为两组,并分别种植于乙、丙两锥形瓶中。向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甲瓶中培养过豚草的培养液,向丙瓶中加入与之等量的适当稀释的完全培养液。
第五步:将乙、丙两锥形瓶共同放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并比较乙、丙____________
2011-12-05更新 | 5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9-10高二下·辽宁铁岭·期末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8 .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9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
A.50只B.42只C.92只D.160只
2019-01-30更新 | 58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201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20中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生物(理)试卷
9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还原糖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实验解离后可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样方法调查小麦种群密度时,求出所有样方小麦密度的平均值为种群密度
D.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色素时,要用毛细血管吸取少量滤液连续多次发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