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种群的研究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调查种群密度时,样方法可适用于双子叶植物和跳蝻等小昆虫
B.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C.调查培养液中大草履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
D.调查农田中某种鼠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
2024-01-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2 . 南澳牡蛎是广东省南澳县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肉质饱满、鲜美细嫩的特点,科研人员宜采用哪种方法调查牡蛎的种群密度(       
A.样方法B.标记重捕法C.抽样检测法D.逐个计数法
3 . 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在我国云南高黎贡山海拔2800~3300米的混交林中的高大乔木,有性繁殖,自然杂交的结实率很低。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使得大树杜鹃的种子难以到达土壤基质层,因而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极低,且幼苗生长缓慢,科学家预测,野生的大树杜鹃从育苗到开花大约需要50年时间,现已成为濒危物种,高黎贡山已被划为自然保护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因大树杜鹃种群数量极少,因此调查其种群密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有人建议,人工清除林下的凋落物可以提高大树杜鹃的________________,促进种群数量增长。这一建议有道理,但是也会对大树杜鹃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赤霉素对大树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赤霉素(mg/L)

初始萌发时间(d)

平均萌发时间(d)

最终萌发时间(d)

0

9.67

13.64

84.67

100

8.00

10.68

87.33

200

7.00

10.35

88.67

500

7.00

9.18

95.33

1000

6.67

8.05

96.00

注:初始萌发时间是第一粒种子萌发所用的时间;最终萌发时间是最后一粒种子萌发所用的时间
据上表推测,在自然条件下,大树杜鹃种子平均萌发时间较长的原因可能是种子萌发早期,自身分泌的赤霉素含量________,支持该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外源赤霉素浓度上升,大树杜鹃种子最终萌发时间延长的原因可能是,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外源补充的赤霉素可能导致总量增加,对种子萌发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为保护大树杜鹃,结合大树杜鹃的生长特点,你有什么生物技术角度方面的建议?_______________
2024-01-2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广州外国语学校、广大附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下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种群都具有如图的所有种群数量特征
B.使用性引诱剂控制种群密度,是通过⑥影响①或②
C.⑦为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某生性隐秘而胆小的濒危鸟类的种群密度的调查
D.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中老年个体数目一定会比衰退型种群中的老年个体数目少
5 . 烧荒、过度放牧是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而利用一些耐旱的乔木(如柽柳)、灌木(如沙棘)来建立草场防护林,是进行生态恢复的重要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原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会随着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B.①向②、②向③的转变说明人类活动能改变次生演替的方向
C.①向②转变后群落结构变得复杂,垂直方向上也具有分层现象
D.调查草场防护林的物种丰富度可同时使用标记重捕法、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6 . 下列有关探究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采用标记重捕法,可准确统计某海洋鱼类的种群密度并制定捕捞计划
B.在稗草较多的地方取样,依据所取样本的平均数可估算稗草的种群密度
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要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观察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
7 . 东莞是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蚜虫是常见的荔枝害虫之一,可引入瓢虫对其进行防治,使蚜虫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好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B.瓢虫是影响蚜虫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C.引入瓢虫治蚜虫有无污染和时效长的优点
D.蚜虫的数量相对稳定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2024-01-1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或分析正确的是(       
A.“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来检测
B.“制作生态缸”实验中,生态缸需密封放置于室内通风、阳光直射的地方
C.“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验中,对照组土壤应灭菌以排除微生物干扰
D.“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实验中,种群数量较少时可适当扩大样方面积
9 . 甜菜夜蛾是一种顽固的世界性农业害虫。当甜菜夜蛾啃食植物叶片时,植物会产生一些萜类和吲哚类物质,并释放到空气中。这些物质可吸引小茧蜂在甜菜夜蛾的幼虫体内产卵,卵利用其体内营养物质孵化。农业生产中,为防治甜菜夜蛾还可采用黑光灯诱捕和喷洒甲维盐等化学药剂等措施。根据以上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光灯诱捕利用了甜菜夜蛾的趋光性
B.小茧蜂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
C.大量使用化学药剂甲维盐可促进甜菜夜蛾定向产生抗药性突变
D.被啃食的植物叶片释放萜类和吲哚类物质吸引小茧蜂属于行为信息
10 . 濒危动物保护、农田杂草状况调查、农林业害虫的监测和预报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都可以精确地求得种群密度
B.标记重捕过程中,部分标记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小
C.采用样方法的调查过程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调查东北豹的种群密度可借助红外相机,并采用样方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