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横跨河南省4个省辖市8个县(市、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水禽。其中天鹅是保护区的主要保护物种之一。
(1)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层次。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__________保护。
(2)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该生态系统中分布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价值。
(3)在繁殖季节,雄性天鹅求偶时,会在雌鸟的面前不停地走动,同时高声鸣叫。该过程涉及的信息类型是____________,体现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保护区内天鹅的种群数量时,若标记物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______(填“大”或“小”)。
2 . 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的报道屡见不鲜,如将荒山变果林,将洼地变鱼塘,以及在山中放养土鸡等。下图是某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建立的“稻田立体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周年生产”示意图,其中水稻为河蟹提供了摄食、栖息的环境,河蟹可摄食稻田中的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1)稻田中的河蟹以碎屑和浮游植物为食,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河蟹属于__________;为了研究水稻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的__________
(2)西红柿叶遭遇蚜虫时,为评估蚜虫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往往采取__________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西红柿叶会释放某种化学信息引来蚜虫的天敌消灭蚜虫,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____的功能。
(3)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立体农业模式的优点是__________。此种模式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024-04-1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生物
3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蝗灾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明崇祯十三年《河南通志》就有对蝗灾的记录:“开封大蝗,秋禾尽伤,人相食。汝宁蝗蝻生,人相食。洛阳蝗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父子兄弟夫妇相食,死亡载道。”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改治结合,我国控制了大规模的蝗灾发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调查螳螂的种群密度可以用______法,原因是:______
(2)由于黄河断流时间是在夏秋季和春夏季,正是东亚飞蝗的发育和繁殖期。在河南省黄河的20个断流年份中,有15年出现了100头/m2以上的高密度蝗情。推测______是蝗虫种群爆发式增长的主要原因,该因素属于______(填写“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3)某地区治理蝗灾的主要手段是采用农药降低蝗虫种群密度。这种防治方法快速、高效,但长期反复使用会导致______(写出两点即可)等问题。“蝗灾暴发—草场退化—投放药物—蝗灾加剧”周而复始,恶性循环,该过程属于______调节。
(4)玛纳斯县治蝗人员在蝗区修筑人工鸟巢和乱石堆,创造鸟类栖息产卵的场所,招引粉红椋鸟栖息育雏,这属于______防治。粉红椋鸟和蝗虫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5)蝗虫在数量少时散居,数量多时散发外激素,吸引散居的蝗虫聚集进行群居。群居的蝗虫会挥发刺激性的苯乙腈并产生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群居的蝗虫挥发的刺激性物质属于______信息,这种信息能够______
4 . 为充分发挥鱼塘的生产效益,对某人工养殖草鱼、白鲢的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如图所示,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A代表__________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_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除添加的饲料外,池塘中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若调查鱼塘中草鱼、白鲢的种群密度,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4)为有利于养殖的鱼充分利用池塘资源,从每种生物所占据的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考虑,引进了适量的青鱼、鱿鱼及其相应食源生物等。这样在增加池塘产量的同时,还增强了池塘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5)进一步利用池塘空间建立“桑基鱼塘”。与前期简单鱼类养殖相比,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导致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2024-04-04更新 | 3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题
5 . 河南省是蔬菜产销大省,蔬菜产业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烟粉虱是一种危害蔬菜等经济作物的害虫,丽蚜小蜂和烟盲蝽是其天敌。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不同处理方式对低密度和高密度烟粉虱种群的防治效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
(2)调查农田生态系统中烟粉虱的虫卵密度,常采用______法。
(3)丽蚜小蜂与烟盲蝽是限制烟粉虱种群数量增长的______(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
(4)生物防治中,常考虑是否有必要以及如何联合利用多种天敌增强对害虫的防治效果。参考探究结果,建议采用处理______(填序号)进行烟粉虱的防治。研究小组提出还可通过开发性引诱剂来防控烟粉虱,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2024-04-0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6 . 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个世纪时被当作观赏植物引进了我国之后,很快就适应了当地环境,并且因为人们的管理不善,导致加拿大一枝黄花逃逸到野外并表现出破坏性。加拿大一枝黄花发芽早,个头高,根系非常发达,在抢夺阳光,水分,肥料方面具有极大优势,以至于在其生长的地方,通常很少有其他植被生存,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调查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地的物种丰富度时,物种丰富度与样方大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竟是湖羊喜欢吃的优质牧草,而且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子很难逃过羊的消化道,湖羊粪便里连它的种子都不会留下,因此湖羊可以很好地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该防治措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生物”或“机械”)防治。
(3)如图为湖羊防治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食物链中湖羊到人的能量流动图解,人处于最高营养级。

①结合示意图分析,湖羊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J/(hm2·a) 。

②图中人体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

7 .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无公害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图为某地进行生态养殖的创新模式,该模式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可得到品质高、备受欢迎的绿色无公害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欲调查该鱼塘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法。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从种群数量特征的角度分析,目的是____
(2)某同学认为鸽子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鸽子同化的能量,该观点是否正确?____,理由是____
(3)桉树林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改善环境;当地的人们还将桉树加工成木材、纸浆,从其叶片中提取可以驱蚊的芳香油等。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
(4)该模式将肉鸽养殖、鱼塘养殖、树木种植等产业进行了有机结合,请从环境保护及能量流动的角度对该模式进行评价____
2024-03-1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济洛平许四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8 . 图1、图2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
   
(1)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____,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等特征。
(2)采取标记重捕法调查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在2 hm2的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标记后原地释放。一段时间后,再在原范围内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标记的个体数为12只。则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鼠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第一次捕获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低于普通个体,则调查所得的结果会____(填“偏大”、“不受影响”或“偏小")。
(3)分析图2,在1~5年间该种群数量____(填“增大”、“减小”、“基本不变”)。第10~2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填“<”、“=”、“>”)死亡率。第20~30年,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型。
2024-03-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9 . 小叶锦鸡儿是一种灌木,具有强大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研究人员调查了不同放牧强度下,小叶锦鸡儿的灌丛密度,结果如图所示(注:图中CK为禁牧、LG为轻度放牧、MG为中度放牧、HG为重度放牧)。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草原中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与调查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相比,调查小叶锦鸡儿种群密度选择样方大小时应该_____
(2)据图分析,放牧强度对小叶锦鸡儿种群密度的影响可描述为_____;据图结果分析,对小叶锦鸡儿种群发展最有利的放牧强度为_____,原因是_____
(3)持续高强度放牧后,小叶锦鸡儿种群退化,牛羊不喜食的其他劣质牧草种群得以发展,原因是_____
(4)小叶锦鸡儿有强大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能力,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
10 . 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常见的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放牧及各种活动的干扰,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被特征发生了显著改变,从而影响了草原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回答下列问题:
(1)草原生态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牧草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某草场进行了研究,不同数量的牧群干扰下的样地植被特征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牧群数量
变量
47080011302100对照样地
裸地比例33.28±16.4740.42±18.3938.00±26.1444.36±21.8926.33±13.27
植物均高25.67±7.8620.58±8.9417.04±5.2319.35±9.4423.86±10.46
枯草密度693.71±310.52738.29±265.68563.10±296.48538.82±289.76821.14±339.50
活草密度447.28±178.79503.21±228.46413.20±209.98548.38±241.95476.53±201.57
植物种类11.30±2.8413.80±3.0812.54±3.6913.18±3.1212.91±2.94
①调查样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类数可用的方法是______,表中对照样地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
②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枯草等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的能量将流向_______(填生物成分)。
③欲使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尽可能提高,最适合的牧群数量是800,理由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