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下图表示珠峰不同海拔高度地段的植被分布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____,其中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区别这两个群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____
(2)珠峰北坡海拔3 800~5 000 m区域内生长着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藏旺拉,调查这种植物的种群数量,可采用什么方法?____,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应该采取哪些措施?____
(3)珠峰海拔6 000~7 000 m之间几乎终年积雪,但近年来在该地段却出现了绿色植物,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
(4)优势植物存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物群落是____(填“荒漠”“草原”或“森林”)生物群落。与森林生物群落相比,该群落的动物分层较为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
2024-01-16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生物试题变式题9-11
2 . 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因其聚集、迁飞和暴食等特性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的“J”型曲线增长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数学模型:Nt=N0λt中,λ值与增长率的关系是:增长率=_______,此增长模型中的增长率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2)某地区由于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第二年,该地区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这体现了_______(填“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3)为了防止蝗灾暴发,可通过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种群的_______来降低种群的_______,由此降低种群密度,从而有效防止蝗灾。
(4)为了验证种群数量的“S”形增长,某同学做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实验。在用血细胞计数板对某一稀释100倍的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平均数为5,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_______个。(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5)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过度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_______(填“加快”或“变慢”),演替的方向_______(填“改变”或“未改变”)。
(6)在生物群落内,各种动植物通过营养关系形成了_______,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2024-01-13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下图甲是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东方白鹤捕食鱼虾的能量流动示意图,科研工作者监测了保护区中的三种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A、B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C以A为食。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调查黄河三角洲区域东方白鹳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若要认识黄河三角洲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该群落的________
(2)东方白鹤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用于________,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有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不能为生物利用和________,鱼虾和东方白鹤的同化量之和________(填“〉”、“等于”或“〈”)图中生产者的同化量。
(3)该生物群落中,A与B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在临近t1时A种群数量增长,________(“减慢”或“加快”),从种内和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
2024-01-12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生物试题
4 . 在寻求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绿色植物因其独特的代谢类型而被寄予厚望。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了一个____,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____。兔子等以草为食物,其同化量流向分解者的途径有____
(2)为研究乔木丰富度与森林碳存储能力间的关系,我国科学家选取42种乔木,在一片约600亩的空地上设立了566个面积为1亩的样地,每个样地中随机种植植株数量相同,物种数目不同的乔木,连续5年测定样地中的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1和图2。研究人员尝试用下图来解释上述结果出现的部分原因。请选取下列合适的选项填在下图中相应的位置上,以使下图的逻辑自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样地乔木丰富度水平高
b.各类资源利用更充分
c.不同生长周期的乔木搭配
d.喜阴与喜阳的乔木搭配
e.相对较高的乔木与相对较矮的乔木搭配
f.时间利用更充分
g.垂直空间利用更充分
h.水平空间利用更充分
i.树种间存在“优势互补”的效应
(3)森林中植被生物量的测定可以采用样方法,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准确,在布设样方时应该注意____(写出2点即可)。
2024-01-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月考生物试题
5 . 美国学者克里斯琴在对某种野外鼠类研究时发现内分泌系统也能调节自身种群密度。如图是该调节机制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野外调查该鼠类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法。图示B、C是与种群密度变化直接相关的种群特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如图来看,内分泌系统中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A应是_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该鼠类种群密度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 该机制也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2024-01-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潢川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图1、图2分别为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示意简图。请据图回答:

(1)图1森林中,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现象,森林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_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2)由于人类的过度砍伐以及气候干旱,使得我国北方某地草原逐渐沙漠化,该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___演替。
(3)采取标记重捕法调查草原上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在2公顷的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捕获鼠80只,标记后放归原处。一段时间后,再在原范围内放置100个捕鼠笼,捕获鼠90只,其中被标记的有15只,则该草原鼠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公顷。鼠具有一定的记忆能力,第一次捕获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低于普通个体,则调查所得的结果会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受影响”或“偏小”)。
(4)分析图2,在1~5年间该种群数量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基本不变”)。第10~20年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填“<”、“=”、“>”)死亡率。第20~30年,种群的年龄结构是___________型。
2023-12-28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在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中,非密度制约因素、密度制约因素等属于外源性种群调节因素,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及遗传调节等属于内源性自动调节。下图表示治理东亚飞蝗过程中,某地蝗虫种群数量变化出现的四种情况(“J”形、I、Ⅱ、Ⅲ),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图可以看出,种群数量的变化形式有增长、_______。蝗虫迁入新环境初期,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符合上述______曲线,出现上述增长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答出两点)。
(2)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通常在禾本科植物的荒草地中产卵,气候干旱时经常爆发蝗灾。干旱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________(填“密度制约因素”或“非密度制约因素”)。该因素是通过影响种群的_____________、迁入率和迁出率而控制种群数量的。
(3)随着种群的增长,种内竞争加剧,其内源性调节因素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蝗灾地区投放了一定数量的牧鸭(鸭捕食蝗虫)后,应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___(填“K1”“K2”或“0”)左右,以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渔业捕捞后的种群数量要维持在____,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
2023-12-2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测试(二)生物试题
8 .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白云山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对种群和群落调查发现,白云山景区分布有兽类约38种,鸟类约3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雪豹、羚羊、金雕等;植物涵盖168科,多达1991种,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8.5%。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嵩县白云山景区东南部箭竹林面积有五百余亩,箭竹是熊猫的主要食物,也是做箭杆、竹筷、笔杆的材料。对箭竹种群调查时,样方的选取应遵循______原则,样方位置的选取可以采用______法,调查结果反映了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特征。
(2)采用_______法可以对白云山中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通过动物的粪便特征也可以获得种群的数量信息。动物粪便中含有少量脱落的肠道细胞,其中DNA的特有序列可作为识别不同个体的标记。调查白云山长耳鸮种群数量时,第一次收集到90份粪便,经检测来自50只个体;一段时间后,再次收集到100份粪便,经检测其中30份来自与第一次相同的20只个体,其余70份来自其他46只个体。据此估算该长耳鸮种群数量应为_______
(3)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____________,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答出三点)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4)白云山景区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_____,白云山林冠层、中层、林下层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和其他动物,为这个天然氧吧添姿加彩。
2023-12-2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性测试(二)生物试题
9 . 2020年沙漠蝗虫在东非及西亚罕见爆发,威胁了2500万人的粮食安全和生计。为治理蝗灾,人们研究了沙漠蝗虫的产卵量与环境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沙漠蝗虫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调查蝗虫产卵数量常用的方法为 _____。欲预测沙漠蝗虫种群数量的发展趋势,需对该蝗虫种群的_____进行研究。
(2)当雨量充沛、气候潮湿时,沙漠蝗虫的产卵量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减少,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3)沙漠蝗虫所在的一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如图2所示,数据表示同化量[单位为×103J/(hm2•a)],同化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的原因是 _____。沙漠蝗虫和沙云雀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在10%~20%区间,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
(4)研究人员提出,可以通过大型的捕蝗机械和建立栅栏等物理手段来防治沙漠蝗虫,除此之外,请提出控制蝗灾的两项措施:_____
10 . 旅游活动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会产生深远影响。植被是景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为干扰敏感,能间接反映旅游干扰的生态效应。科研人员对四川峨眉山景区进行了相关研究。请回答问题:
(1)植被属于峨眉山景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研究人员采用______法调查景区植物丰富度和种群密度,运用此方法时要注意______
(2)生态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重点记录了乔木、灌木、草本的各项指标,结果如表所示。表中数据反映了群落的______结构,与对照相比,人为干扰区各个层植物的丰富度有所下降,其中______层下降幅度最大。
表:旅游干扰对峨眉山景区植被的影响

处理

调查类型

均匀度指数

丰富度指数

优势度指数

对照

乔木

0.41

3.1

0.49

灌木

0.49

5.2

0.56

草本

0.67

8.7

0.59

干扰区

乔木

0.39

2.6

0.45

灌木

0.45

4.8

0.52

草本

0.55

6.1

0.53


(3)由于人为干扰,峨眉山景区的物种多样性下降,导致群落的营养结构_____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景区从人为干扰破坏到恢复峨眉山自然景观需要经历______演替。
(4)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峨眉山景区的自然景观,请从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因素的角度思考,给出恢复峨眉山景区自然景观两条合理的建议______
2023-12-1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外国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