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 道试题
1 . I、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第一次捕获了50只灰苍鼠,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第二次捕获了52只灰苍鼠,其中有标记的个体13只。
Ⅱ、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图1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Ⅲ、福寿螺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我国引入后进行人工养殖。后来,由于福寿螺在野外迅速蔓延,种群密度逐渐增大,一些地方的秧苗遭到啃食,农作物减产。福寿螺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Ⅳ、现有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1mm3的血细胞计数板。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滴在盖玻片边缘,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1)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为_____只/hm2,由于灰苍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推测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密度可能会偏_____
(2)图A、B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
(3)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型。
(4)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被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____水平,因为此时_____
(5)观察到图2中所示a、b、c、d、e5个中方格内共有酵母菌44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个。

   
2023-07-0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第一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生物试题
2 . 海蜇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海蜇—缢蛏—牙鲆—对虾”混养模式是我国某港口城市推广运用的一种养殖方式。在养殖对象中,海蜇是浮游生活的滤食性动物,牙鲆属于底层肉食性鱼类,缢蛏是底栖滤食性贝类,对虾是杂食性甲壳动物,其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浮游单胞藻、底栖硅藻等生物的分布体现了水生生物群落的______结构,影响浮游单胞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
(2)中国明对虾和褐牙鲆的种间关系是______,可采用______方法调查该海水养殖池塘中褐牙鲆的种群密度。中国明对虾和褐牙鲆的粪便以及残余饵料可以肥水,经水体微生物的作用为藻类提供______
(3)缢蛏通过滤食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促进了上下水层的对流,它摄入的食物中所含的能量去向除______外,其余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繁殖。图中投入轮虫、鳀鱼等活体饵料的优点有______。(多选)
A.有利于增加养殖动物的生物量       
B.有利于保持养殖生物的捕食习性
C.有利于促进养殖池塘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D.有利于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4)该养殖模式在不同的水层养殖不同种类的生物,与单一养殖相比较,其优势在于______
3 . 濒危植物云南红豆杉(以下称红豆杉)是喜阳喜湿高大乔木,郁闭度对其生长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对某区域无人为干扰生境和人为干扰生境的红豆杉野生种群开展了调查研究。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人为干扰使部分上层乔木遭破坏,但尚余主要上层乔木,保持原有生境特点。无人为干扰生境下红豆杉野生种群年龄结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红豆杉野生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最合适的是400m2,理由是_____。由图可知,无人为干扰生境中红豆杉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
(2)调查发现人为干扰生境中,树龄≤5年幼苗的比例低于无人为干扰生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分析表明,人为干扰生境中6~25年树龄红豆杉的比例比无人为干扰生境高1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选择性采伐与红豆杉生态位重叠度_______(填“高”或“低”)的部分植物,有利于红豆杉野生种群的自然更新。
(3)关于红豆杉种群动态变化及保护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选择性采伐和放牧等会改变红豆杉林的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速度
②在无人为干扰生境中播撒红豆杉种子将提高6~25年树龄植株的比例
③气温、干旱和火灾是影响红豆杉种群密度的非密度制约因素
④气候变湿润后可改变红豆杉的种群结构并增加种群数量
⑤保护红豆杉野生种群最有效的措施是人工繁育
4 . 森林所在地区,一般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动植物种类繁多。回答下列问题:
(1)森林中所有的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由于地形起伏的变化,在不同地段分布有不同的生物种群,这体现了群落_____________结构。
(2)假设存在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松鼠,第二次捕获20只松鼠,其中10只有标记,该松鼠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hm2。若该方法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6-1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5 . 为响应国家政策,某地开始实施全面封山禁牧,再叠加退耕还林政策,使得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如今碧水蓝天,风景如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过样方法调查当地常见的车轴草种群密度时,取样时最关键的是要做到_____
(2)该地区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该地区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愈发复杂,使得动物种类也越来越多的原因是_____
(3)为提高居民的经济收入,当地政府允许靠近湖区的部分居民通过网箱养殖技术来养殖水产品。网箱养殖是指由网片制成的箱笼,将其放置于一定水域进行养鱼的一种生产方式。网箱养鱼有成活率高、饲养周期短、管理方便等优势,但由于养殖密度高,水交换能力差,养殖过程中的残饵及排泄物等造成的污染较为严重。技术人员在网箱养鱼的同时混养滤食性贝类和大型藻类,使网箱养殖造成的污染问题明显降低,请分析其中原因: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改进还能提高经济效益,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解释:_____
2023-06-0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豫东部分名校高考仿真模拟(5月大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6 . 塞罕坝在我国的辽、金时期被称作“千里松林”,清末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1962年至今,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艰苦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从荒原变林海的过程中,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______________
(2)森林中,影响动物群体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若要调查塞罕坝林场内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
(3)植树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这体现了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_ 的特点。除继续植树造林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不仅资源丰富,还具有独特的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它也是北京和浑善达克之间的绿色长廊,更是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的屏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 价值。
7 . 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N表示营养级。
   
(1)估算海参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原因是________
(2)图中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kJ/(m2•a)。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若养殖的海带数量过多,会造成牡蛎减产,从生物群落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
(4)海水立体养殖模式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依据这一原理进行海水立体养殖的优点是 ______
8 . 高原鼠兔是一种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上的小型啮齿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利用仿生无人机模拟高原鼠兔的捕食者,研究捕食风险对某草地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说,高原鼠兔属于______。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2)无人机在15m高度,以6m/s的速度飞行时对高原鼠兔的干扰效果最佳,此过程中无人机向高原鼠兔传递的是______信息。调查一定区域内有高原鼠兔活动的洞口数,可以对______进行估算。
(3)研究人员认为高密度的高原鼠兔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捕食风险带来的繁殖抑制,依据是______
(4)有人提出要将高原鼠兔完全消灭,你认为该观点是否合理?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023-05-18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5月月考理综生物试题
9 . 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的“720”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成为鸟类保护“国际地标”,已成为多种鸟类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线路上重要的中转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反嘴鹬一般属冬候鸟,决定反嘴鹬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是_____
(2)条子泥湿地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原则,鸟类生存栖息生境越来越好,物种丰富度在不断增加,物种丰富度是指______,鸟调人员采用固定距离样线法调查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以平均2.0km/h的速度步行观察,样线长3.7km,借助望远镜记录路线两侧50m内所见到的鸟类的种类、数量,与行进方向相反的鸟类记录在内,从身后飞过的鸟类不予记录,以避免重复计数。若该种鸟的种群密度为D,种群数量为N,则种群密度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只/km2
(3)研究表明:生态系统的能量生长效率=某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该营养级同化量×100%。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某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100%,调查发现,条子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生长效率小于100%,原因是_____;能量利用效率也小于100%,原因是_____(答出两点)。
2023-05-13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三模理综生物试题
10 . 某地退耕还草后,啮齿动物A种群数量急剧上升,为将其数量控制在不危害草地的范围内,研究人员经调查论证后,向该地引入了小型肉食动物B。如图为引入小型肉食动物B前后(a点时引入)啮齿动物A各个年龄阶段的相对数量变化,不考虑迁入与迁出及自然环境等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引入小型肉食动物B后,啮齿动物A种群的年龄结构变化为__________小型肉食动物B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啮齿动物A种群的发展,原因是__________

(2)为评估引入小型肉食动物B后,啮齿动物A的种群数量变化,研究人员将设点诱捕到的m只啮齿动物A标记后放回,一段时间后,再设点诱捕到n只啮齿动物A,其中p只有标记,则该地啮齿动物A的种群数量约为__________只。由于两次诱捕的时间间隔较长,研究人员认为计算出的啮齿动物A的种群数量可能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理由是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2023-04-30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理综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