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4 道试题
1 . 人们为了保护某草原鹿群,从1900年开始大批捕杀鹿的天敌狼、豹、山狮等。下图表示1900~1950年间鹿群和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鹿与其捕食者之间数量的相对稳定依赖于正反馈调节机制
B.变化的气温、草的绿色、呦呦鹿鸣均属于物理信息
C.捕食者的存在导致1900年前鹿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D.1910~1920年,鹿群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高考仿真模拟(一)生物试题
2 . M和N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动物种群,科研人员对这两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行分析,得到如图所示曲线,纵坐标ω表示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阶段,M、N种群数量都在增长B.t3时M、N种群的增长率相同
C.t5时M、N种群的增长率相同D.t4时N种群的种群数量大于M种群的种群数量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肥城市高考仿真模拟(一)生物试题
3 . 生物学研究常运用特定的科学方法和原理来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下列科学研究成果与科学研究方法或原理匹配错误的是(       

选项

科学成果

科学研究方法或原理

A

细胞学说的建立

完全归纳法

B

基因在染色体上

假说-演绎法

C

睾丸分泌雄性激素

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D

种群数量“S形”增长

建构数学模型

A.AB.BC.CD.D
4 .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下图表示松毛虫摄人能量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链中的生物在数量上呈正金字塔模型
B.松毛虫和杜鹃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E/A表示
C.由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可用C+D+F表示
D.若迁走全部杜鹃,松毛虫的种群数量将呈“J”型增长
昨日更新 | 39次组卷 | 4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清源学校2024届高三生物6月适应性检测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黑龙江南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生活着大量驼鹿,几乎不存在天敌,在国家政策的严格保护下,它们自由繁衍生息,在南瓮河自然保护区等地的种群数量增长非常迅速。科学家研究预测了驼鹿种群数量与种群瞬时增长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曲线可知,驼鹿种群数量在20~80万头范围内时,随种群数量增加,驼鹿种群增长速率先升高后降低
B.驯鹿进入保护区初期由于没有天敌,繁殖迅速,其种群数量增长近似“J”形曲线
C.驼鹿的种群密度越大,气温、火灾、地震对其种群数量影响越大
D.驯鹿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有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
6 .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濒危动物,现仅分布于我国青海湖周边地区的草原上。1994年普氏原羚数量不足300只,经过采用各种保护措施,在2018年时其数量已达2793只,但它们仍面临着生存威胁。在牧场围栏附近常可见到普氏原羚的尸骨,有的是狼捕食后的残骸,有的是被围栏上的刺丝勾挂致死的。由于道路和牧场围栏阻隔,普氏原羚被隔离在13个分布区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估算草原上的普氏原羚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
B.隔离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普氏原羚小种群内可能会发生近亲繁殖
C.草原上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D.大量捕杀狼等天敌,提高普氏原羚在草原的环境容纳量不是保护普氏原羚最好方法。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市/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一六八中学(东校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生物试卷
7 . 1905年,阿里松特地区的黑尾鹿约为4000头,从1907年起,大量美洲狮和狼被杀,黑尾鹿数量开始增长,过度的鹿群最后几乎把牧草耗尽,使得60%的鹿挨饿,最终鹿群维持在10000头左右。而在牧草被耗尽以前,其环境容纳量被认为是30000头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资料中美洲狮、狼、牧草都是影响黑尾鹿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B.理论上,当黑尾鹿种群数量达到15000头后会开始下降
C.预测黑尾鹿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需要分析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D.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时黑尾鹿的环境容纳量也发生改变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生物试卷(二)
8 .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四模生物试卷
9 . 2023年10月7日,黄陂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园。作为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大湖泊,黄陂湖水域面积约4万亩,有着大片的浅滩湿地,为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大批的候鸟前来觅食、歇息,其中不乏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天鹅、白鹤等国宝级珍稀鸟类,黄陂湖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观鸟胜地。图1和图2分别表示湿地公园中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黄陂湖湿地公园中天鹅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只天鹅,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只天鹅,其中有3只带有标记,该天鹅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只。如果标记物在第二次捕获之前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
(2)图1曲线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和相对稳定的点分别是________,图1曲线上A点和B点之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加。图2曲线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点是________。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当甲生物种群数量低于a时,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市民游览发现,湿地公园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到了冬季,陆续有大批候鸟飞抵该湿地越冬,使该湿地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模拟训练理综卷(3)-高中生物
10 . 阿尔卑斯山上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在海拔2200m处的群落中车前草占据优势。
(1)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气候变暖导致阿尔卑斯山海拔2200m处的群落发生________演替,导致车前草优势可能消失。
(2)为探究气候变暖条件下群落变化对车前草造成的可能影响,进行如下移植实验,如图1。

   

①样地内车前草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_________。研究人员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遵循_________原则。
②实验中,研究人员根据种群指数增长模型: Nt =No×λt ,计算移植到不同海拔的车前草周期增长率(λ)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当气候变暖1.65℃时,低海拔群落生物对车前草种群稳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根据气候变暖4.85℃时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___
③有人认为步骤B应直接将车前草个体种植到对应海拔,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
(3)研究人员预估车前草的灭绝时间,发现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生态环境变化会带来延迟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导致车前草灭绝时间滞后于气候变化的速度,这种现象称为“灭绝债务”。下列关于“灭绝债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始种群规模较大可能会导致灭绝债务的产生
B.栖息地破碎化和栖息地破坏会减少灭绝债务产生
C.长期的灭绝债务可能有利于栖息地的恢复,以防止物种灭绝
D.多年生灌木可长期在不适宜的气候条件存活,更易产生灭绝债务
E.污染可以通过降低种群生育率或增加死亡率,造成灭绝债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