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细菌(又称蓝藻)是露斯塔野鲏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图1表示露斯塔野鲮鱼在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2表示绿藻和蓝细菌对水体中N、P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2)图中a-e五个点中,前8年种群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点。
(3)该湖泊受到富含P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据图2分析选择的生物应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4)在培养藻类时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估算培养液中藻细胞的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若吸取藻细胞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图3表示藻细胞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藻细胞有______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藻细胞平均数为15,则1mL培养液中藻细胞的总数为________________个。
2 . 研究种群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在社会生产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能够准确反映出该昆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J”型增长曲线的种群,其增长率随着该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用酵母菌酿酒,从接种后到密封前这一阶段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
D.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种群数量常常是上下波动的,有时还会出现急剧下降
3 .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的取样时间、培养液pH等均为无关变量,对实验没有影响
B.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时,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以便酵母菌分布均匀
C.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故本实验无需设置对照实验,也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D.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在边缘滴培养液,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
2022-12-14更新 | 24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操作顺序的先后是实验成败的关键,下列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测定酶活力时,将酶与底物混合后加入缓冲液,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先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在高倍镜下找到中期细胞,然后再找其他时期的细胞
C.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先将菌液滴入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吸取多余的菌液
D.PCR技术扩增DNA时,一轮循环的温度按95℃→72℃→55℃的顺序逐步降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有关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腌制腐乳时卤汤中的香辛料可以抑制细菌的增殖
B.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应先滴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C.果酒发酵时定期向发酵液中通入无菌空气,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D.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它是用来研究细胞膜组成的理想材料
2021-05-17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6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相交顶点上的菌体
11-12高二上·内蒙古包头·期中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用1 000 mL 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容器,棉塞封口,装入200 mL培养液,接种酵母菌后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  )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不同时间取样后显微镜视野中酵母菌细胞数量不断增加
B.一段时间内酵母菌以“J”型方式增长
C.氧气的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
D.可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稀释后进行计数
2020-10-05更新 | 70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2016吉林延边二中高二上期中考试生物试卷(理)
8 . 下列关于生物学科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采集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B.可用等距取样法,调查长条形绿化带中某种丛生单子叶杂草的种群密度
C.将盖玻片放置于计数室上,吸取静置酵母菌培养液上层液滴在盖玻片边缘
D.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数量时被捕过动物难以再次捕捉,则导致统计值偏高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9 .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酵母菌接种到培养液中,并进行第一次计数
B.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C.每天定时取样,测定酵母菌细胞数量,绘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曲线
D.营养条件是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因素之一
2020-07-12更新 | 6750次组卷 | 4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理科)
10 .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B.通常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昆虫卵、蚜虫、跳蝻的密度
C.种群数量的“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属于概念模型
D.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计数时,应先滴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
2019-11-26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