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下图1是北美西海岸某潮间带海星捕食部分生物的示意图,图2是移除海星前后潮间带被捕食物种数目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生物再加上它们的生存环境就构成了潮间带生态系统
B.移除海星后,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被捕食者之间种间竞争加剧
C.荔枝螺可能位于第二、三营养级,荔枝螺与海星之间是捕食关系
D.潮间带地形单一,其群落不存在水平结构,存在垂直结构
2 . 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A~C 代表某些生物成分,其中B1为全部食草动物,①~⑩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图2 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A~F 代表能量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A 代表生产者,该生态系统共有2条食物链
B.除①②外,图1中其它环节的碳元素均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C.图2中,A 代表松毛虫的同化量,C代表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D.引入灰喜鹊来控制松毛虫危害属于生物防治
3 . 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其中A~C代表生态系统的某些生物成分,其中B1为植食性动物,①~⑩则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马尾松→松毛虫→杜鹃”,图2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 代表的生物成分为_______,①代表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生物成分C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
(2)图1中B2为第_______营养级,B2的同化量除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外还有_______
(3)若春季B2从B1、B3处获得的能量比值为2:1,秋季该比值变成1:2,按照10%的能量传递效率,若让B2获取的能量增加1kJ,则秋季消耗的A的能量是春季消耗的A的_______倍。B2与B1、B3间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性,可见,信息传递有_______的作用。
(4)该生态系统中松毛虫到杜鹃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达),松毛虫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有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达)。
2024-01-1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4 . 下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由6条食物链组成,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有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
B.生物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C.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鹰占有4个营养级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中只体现了2种成分
2024-01-1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是某河流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浮游植物等是构成该河流生态系统的基石
B.图中以含碳有机物进行的过程是③④⑤
C.图中的鱼、虾均处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
D.河泥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2024-03-18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白山市高三下学期二模生物试题
6 .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网,图乙表示该草原食草动物的捕食强度对生产者有机物积累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食草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
B.图甲中铅元素和难降解的化合物等在草中的含量最高
C.图乙中食草动物的捕食强度超过b后,生产者就不能积累有机物
D.据图乙可知,一定强度的捕食有利于促进被捕食种群的发展
7 .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 系统的结构 包括______
(2)图甲中共有___条食物链,蚱蜢属于___消费者。
(3)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动物是___
(4)蛇和鹰的关系是___
(5)给草施加含32P标记的复合肥后,检测32P在蚱蜢和青蛙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结果见图乙,图中B为___(填“蚱蜢”或“青蛙”)。若增加对鹰和蛇体内的放射性强度的检测,则它们体内的放射性达到最高峰时的强度应___(填“高于”或“低于”)前两者。
(6)商贩在某一时间大量收购蛇,导致蛇数量大量减少,则鹰的数量会___(填“增加”或“减少”)。如果鹰的食物中有1/2来自蛇、1/2来自蛙,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10%,那么鹰每增加1千克体重,需消耗植物___千克。
(7)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的形式进行的。
2023-01-17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五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图1为某温带草原食物网的一部分示意图,图2为某生物的种群密度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

(1)在图1所示的食物网中,狼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狼与兔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均能很好地生存。
(2)若图2所示的种群为某鼠种群。在C点时,鼠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在无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该种群数量每年均以150%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增长,若该种群初始数量为N,则两年后它们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
(3)采用样方法调查该草原中风信子的种群密度,选取样方的关键在于____。若同时统计各样方中物种数目,则可以调查___
(4)在图1所示的草原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_____条。假设每种动物从上一营养级不同生物中获得的能量相同且能量传递效率均为10%,若狼种群增重6kg,需要消耗草_____kg。
(5)某年气温明显增高,食物丰富,草原昆虫数量也增多,但并没有呈现“J”形增长的状态,这是___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多年来,该草原牧民大力植树种草,使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牧业产量呈持续增长势头,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也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得以增强。
2024-02-27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2015下半年,我国华北、华中地区又接连发生了多次严重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的持续出现,是粗放式无序发展、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带来的后果。减少人类生活的碳排放,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决环境污染至关重要。如图为某地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及能量分布情况,其中甲、乙、丙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

(1)画出图一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
(2)图一中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食物链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
(3)图一中该生态系统中B与D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传递类型有______________
(4)人为因素导致图一中________________的大量减少,则会加剧温室效应。
(5)某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三种生物构成如图二所示食物关系。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e的部分经乙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F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________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2023-01-0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 图中 A、B、C、D 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
B.图乙中碳以有机物形式存在的过程有⑤⑥⑦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D.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与乙图相比较,甲图中没有的生物成分是 A、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