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1 . 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图1相比,图2中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B.图1中的成分B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为生产者
C.图2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7条食物链,鹰占有4个营养级
D.若其他不变,只是蛇消失,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一定减少
2024-05-0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学试卷
2 . 科学家对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如图数据(数值 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不只有一条食物链
B.植食鱼类与肉食鱼类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6.36%
C.肉食鱼类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完成取食说明物理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人类活动有利于维持该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2024-03-06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联考生物试题
3 .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某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如图1所示,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

   

(1)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蜘蛛作为消费者发挥的重要作用有______
(2)据图2分析,食草虫死亡率最高的发育期是______。根据图中数据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3)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研究发现,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大米草的数量不增反降。猜测大米草数量变化的原因是杀虫剂使食草虫死亡导致细菌增加,进而使______增加,引起沼蟹增加。造成此结果的原因还可能有______。可见,人类活动会改变生物群落中的______。(答出1点即可)
(4)湿地生物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______协同进化的结果。
7日内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三三模联考生物试题
4 . 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大型真菌
B.杂食性鸟位于第二、三营养级
C.a+c表示用于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d中含有一部分乙粪便中的能量
2024-04-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3月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人员在对某湖泊生态系统研究后,绘制了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甲)和碳循环示意图(图乙),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水蚤与河蚌的关系只有捕食
B.乙图中的C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
C.甲图含有乙图中B、C、D三种成分
D.水蚤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
2024-03-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列图1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一年内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值单位为J/cm2;图2是图1中B、C两类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 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沿着这种渠道进行。
(2)统计发现图1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尚有300J/cm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______J/cm2。由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调查发现,该农田生态系统有杂草呈现斑块镶嵌分布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
(3)图2中乙生物在P点的出生率_____于其死亡率,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
(4)图2中甲、乙的种间关系为______,二者的种群密度由于_____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甲种群生物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来交配,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3-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草原上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显示的生物种群数量不止5个
B.鼬和鹰之间为捕食和竞争关系
C.食物链是某些杀虫剂和有害物质移动和浓缩的通道
D.图中生物的能量可流向分解者,分解者的能量也能流向这些生物
2024-03-09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育才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如图1为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2为d种群中不同体长个体的食性占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和d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和捕食
B.若池塘中投放大量体长为1.4cm的d种群个体,一定时间内a、b种群数量会增加
C.若d种群中所有个体体长均为6.5cm,则该种群同化量增加1kJ时至少需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生物的能量为10kJ
D.该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9 . 长江10年禁渔已经实施了3年多,效果显著.一高中生物兴趣小组对某一湖泊进行研究过程中画出以下图解,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图3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甲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填组成成分);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2中乙表示_____________的能量。若b(小型鱼类)摄入能量为:2.2×109kJ,甲中能量为1.6×109kJ,乙中能量为1.2×109kJ,c(乌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b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
(3)由图3可以知道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_条,乌鱼属于_________消费者,虾和底栖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4)研究认为该湖泊的经济鱼类乌鱼、翘嘴鲌等受水草的影响也很大,水草条件作为___________(填“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种群数量。
10 . 科研人员根据新疆盐碱地的特质,调配出适合海产品生长的“人工海水”,进行海产品的养殖,这些水产品称为“新鲜”。用“人工海水”进行水产养殖容易出现 N、P等无机盐含量增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人工海水”生态系统中,马尾藻和萱藻是鱼的主要饵料,裸甲藻可产生甲藻毒素,对水生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图1为水体营养化水平对藻类的影响,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能量。
          
(1)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水体中某种鱼的种群密度时,如果在第一次捕捞时发现捕捞上来的个别鱼死亡,对种群密度估值的影响是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如果在捕捞的同时对该种鱼的种群特征进行调查,则鱼网网眼的大小对________影响较大。
(2)据图1分析,裸甲藻和马尾藻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当水体的营养化水平处于________时,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图2中,c表示________。若梭子蟹从饲料中同化的能量为 m,则从生产者到梭子蟹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裸甲藻大量繁殖会导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引入海菖蒲等海生挺水植物并定期收割,既能有效抑制裸甲藻的繁殖,又能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其原理是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