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食物链和食物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为研究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
(1)滨蟹在海岸潮间带中是玉黍螺的捕食者,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一种海藻)。墨角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_____功能实现的渠道。
(2)科研人员制作了四个培养箱(水流可通过),每个培养箱内放置两块平板,平板上长有墨角藻供玉黍螺取食。四个培养箱分别如下图进行处理,若干天后计数并统计平板上墨角藻的存留率。

①本实验中d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②本实验用带孔不透明的隔板隔开滨蟹和玉黍螺的目的是_____
(3)上述实验统计得到的墨角藻存留率如图2。

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4-05-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泉州一中、泉港一中、厦外石狮分校三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生物试题
2 . 图1、2、3分别代表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与D之间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是淋巴细胞唯一的生活场所
B.图2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
C.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图3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D.从研究内容来看,图1、2、3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生态系统水平
3 . 如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乙和图丙表示野兔和灰鼠从不同牧草中获取食物比例在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有_________条食物链,鹰处于_________营养级,次级消费者有_________
(2)图甲中没有标示出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甲中麻雀和蝗虫的关系是_________。若图甲中因气候原因出现蝗灾时,鹰的数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根据图乙和图丙分析,两种生物对环境适应能力越来越弱的是_________
(5)若鹰增加1千克,至少需要消耗牧草________千克。
(6)如将麻雀的食物比例由牧草:蝗虫=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麻雀的数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
2023-09-2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石狮市永宁中学(厦外石分永宁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为研究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
(1)滨蟹在海岸潮间带中是玉黍螺的捕食者,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一种海藻)。滨蟹和玉黍螺均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功能实现的渠道。
(2)科研人员制作了四个培养箱(水流可通过),每个培养箱内放置两块平板,平板上长有墨角藻供玉黍螺取食。四个培养箱分别如下图进行处理,若干天后计数并统计平板上墨角藻的存留率。
   
①本实验中d组的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②本实验用带孔不透明的隔板隔开滨蟹和玉黍螺,防止滨蟹直接捕食玉黍螺,但滨蟹传递的_______信息能对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产生影响。说明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统计得到的墨角藻存留率如图2.
   
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8-04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平山学校,泉州中远学校,晋江市内坑中学,晋江市磁灶中学,永春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表示某淡水养殖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了8条食物链
B.图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物群落
C.若乌鱼的食物有1/5来自小型鱼类,4/5来自虾类,则理论上乌鱼每增加100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草4500g
D.流经该淡水养殖湖泊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024-05-2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6 . 依据某生态系统构建碳循环模式图1,其中A、B、C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甲、乙、丙、丁是B中相互关联的四种生物,它们所同化的能量如表格所示。请据图回答:

   


同化的能量KJ·m-2·a-1

5000

3000

600

120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
(2)生态系统物质的循环是指____的循环,图1的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是以____的形式进行的。
(3)蚯蚓的活动有利于农作物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蚯蚓属于图1中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填A、B或C)。该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
(4)依据同化的能量表格写出由甲、乙、丙、丁所构成的食物链(网):____,该食物链(网)中的所有生物是否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并说明理由:____
2024-05-1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7 . 白洋淀水底的污泥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原因,对白洋淀进行生态修复,不仅要清除底泥,还要对底泥中重金属进行净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N、P等营养物质富集,引起蓝细菌、绿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而导致水质污染,蓝细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毒素,抑制其他藻类植物的生长,从而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成为____,蓝细菌具有很强的聚集N、P的能力,一旦形成以它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其具有的强大的____使其不易受外界干扰破坏。
(2)镉(Cd)是白洋淀中最具毒性的污染物之一,镉可通过____逐级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沉水植物由于整株处于水体中,其根和茎、叶对Cd有较强的富集能力,因此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沉水植物对白洋淀底泥中的Cd进行净化。他们选择黑藻、狐尾藻、菹草等三种沉水植物种植在白洋淀底泥中进行培养,并进行以下测定实验:一是通过三种植物随时间的生长情况测定它们对Cd的耐受性(结果见下图),二是测定三种沉水植物对底泥Cd的富集和迁移能力(结果见下表),并从中选出最适合修复白洋淀Cd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

三种沉水植物Cd的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

沉水植物

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地上部

根部

黑藻

0.33±0.02

0.41±0.01

0.79±0.11

狐尾藻

0.05±0.01

0.14±0.02

0.34±0.01

菹草

0.21±0.04

1.01±0.12

0.21±0.01

注:富集系数是指沉水植物对底泥中Cd的富集能力;迁移系数是指沉水植物对Cd由底泥向地上部的迁移能力(富集系数和迁移系数越高,淤泥中Cd的残留量越少)
①三种植物中对Cd的耐受能力最强的是____,由表中富集系数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写出两点)②科研人员最终认为黑藻是最适合修复白洋淀Cd污染水体的沉水植物,他们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___
(3)利用黑藻修复白洋淀Cd污染水体的过程中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蓝细菌和绿藻等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使水下的光照强度很弱,影响了沉水植物的扩张或恢复。科研人员尝试利用白虾改善水体光照条件,经研究发现黑藻的生长率与白虾的密度呈正相关。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思路。____。(实验所用容器为聚乙烯桶,注入湖水70L)
8 . 盐碱水绿色养殖技术模式是通过在盐碱地区开挖池塘,经淡水或降雨压碱后,土壤盐分淋溶到池塘中,使其变成耕地,实现生态修复。池塘中的盐碱水开发应用于水产养殖,实现渔农综合利用,让昔日一块块白色荒漠的盐碱地变身为鱼虾满池的鱼米绿洲。
(1)黄河三角洲某地区根据上述原理,“抬田挖塘”建立的台田模式如下图所示:

“抬田挖塘”是在低洼盐碱地上按一定的比例开挖池塘,并将开挖池塘的土垫在台田上,由于____会使台田的无机盐减少,pH____,两三年后台田上就可以种植棉花、黑枸杞等农作物了。台田及池塘四周要种植多种草本植物以保护池坡,按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对种植这些植物在布局上的要求是____
(2)池塘养殖技术需根据养殖动物习性需要、盐碱地条件和不同的模式开挖池塘,该技术流程包括①池塘水质分析与改良②养殖尾水处理③养殖品种选择④养殖水循环利用。合理的排序是____(用数字表示)。青海某盐碱水池塘选择土著品种青海湖裸鲤作为养殖对象,某研究小组对该池塘生态系统中4类不同生物A、B、C、D消化道内食物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所示:

生物种类

消化道内食物组成

A

青海湖裸鲤

浮游动物乙

B

底栖动物丙

浮游植物甲、浮游动物乙

C

浮游植物甲

/

D

浮游动物乙

浮游植物甲

表中生物可形成的食物链(网)为____(用字母表示)。研究表明,盐碱水养殖青海湖裸鲤的体长增长率、体重增长率均显著低于淡水组养殖,其原因可能是在盐碱水养殖条件下,青海湖裸鲤所获能量更多用于____调节和酸碱调节,而非生长。
(3)“抬田挖塘”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赢,说明该盐碱地在修复过程中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原理。
2024-05-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9 . 图1表示某淡水养殖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图2表示碳循环过程,其中A~D代表生态系统的相关成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2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B→C→D
B.图2中碳元素以CO2形式流动的过程有①②③④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若乌鱼的食物有1/5来自小型鱼类,4/5来自虾类,则理论上乌鱼每增加100g体重,至少需要消耗水草28kg
2024-05-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

据图1回答:
(1)图1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是_________。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2回答:
(3)该生态系统共_________有条食物链。鹰占有_________个营养级。
(4)___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2024-05-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长运高中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