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反复利用(      )
2024-06-0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串讲)
2 . 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
2024-06-0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串讲)
3 . 在“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
2024-06-0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串讲)
4 . 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
2024-06-0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串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判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相关叙述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
(2)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
(3)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
(4)白蚁体内的真菌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5)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      )
(6)生态茶园中利用茶树废枝栽培灵芝,可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
(7)人工鱼塘或有污染物的河水中,能量来自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施加饵料或污染物中的能量(      )
(8)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一食物链(      )
(9)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      )
(10)利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从而控制害虫种群密度的方法属于化学防治(      )
(11)信息只能沿着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
(12)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CO2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往复循环(      )
(13)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
(14)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所以物质和能量都是循环往复的(      )
(15)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
2024-06-0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通关03 易错点狂刷351个-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6 . (选择性必修2 P67拓展应用1)生物圈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__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在“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系统,因为______________
2024-06-04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高考生物考前精准回归教材填空练习
7 . 某生态系统中的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如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B的过程,甲~丁代表不同的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未表示出来的该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___________;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 的同化量; 乙表示_____________的能量。
(2)由图可以得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生态金字塔除了能量金字塔外,还有________
(3)若被B摄入的能量为XkJ, 其粪便中的能量为YkJ,丙中的能量为ZkJ,最终流入C的能量最多是___________
(4)经检测A含农药DDT,推测此农药含量最高的物种是__________(填字母);若要研究该森林中B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_______(答出2点)。
8 .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是生态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往往需要投入相应的物质、能量,以保持相对稳定
B.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平衡
C.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D.生态系统组分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9 .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赤松茸接种在用秸秆加工成的栽培基料上,推测其属于分解者
B.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C.该模式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D.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10 . 科学家对某生态系统中几种不同动物的同化效率(同化量/摄入量)和生长效率(生产量/同化量)进行研究,相关数据见下表(注:生产量是指呼吸作用消耗后所净剩的能量值,它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累积在生态系统中。单位:Kcal·m-2·a-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动物种类

摄入量

同化量

生产量

蜘蛛(肉食,变温动物)

12.60

11.90

1.90

蝗虫(植食,变温动物)

3.71

1.37

0.51

田鼠(植食,恒温动物)

7.40

6.70

0.10

麻雀(杂食,恒温动物)

4.00

3.60

0.05

A.动物的同化效率可能与其食性有关
B.蜘蛛粪便中的能量为0.7Kcal·m-2·a-1
C.恒温动物的生长效率往往高于变温动物的生长效率
D.适当提高养殖动物的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可提高经济效益
2024-05-22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变式题11-1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