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联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广西 高二 阶段练习 2024-05-25 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生物与环境、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下列诗句中蕴含的生态学原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万里飞来为客鸟,曾蒙丹凤借枝柯”——群落的季节性
B.“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燕草与秦桑构成了一个群落
C.“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蛙声属于物理信息,其有助于种群的繁衍
D.“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鳢有鲔,鲦鲿鰋鲤”(形容河中鱼类丰富)——这些鱼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2. 鄱阳湖的生态环境对江豚种群数量起决定性作用,长江及其支流的“十年禁渔”政策使鄱阳湖江豚数量出现了显著改变。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缩小了江豚的环境容纳量
B.当某种群被引入一个新环境中,短期内该种群将呈现“J”形增长
C.研究江豚种群的食物、天敌等,属于对江豚种群生态位的研究
D.鄱阳湖中某种群呈“S”形曲线增长,达K值后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3. 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甲、乙、丙是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1~4是乙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中生物1、2、3、4分别是第一、二、三、四营养级
B.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传递
C.图中过程②包括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D.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①③④,还包括化石燃料燃烧
4. 某些植物遭到昆虫取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等。烟粉虱(植食性昆虫)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植物产生的能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属于生物信息
B.昆虫取食植物与植物被取食时分泌茉莉酸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植物能产生抗虫反应体现了信息传递对种群繁衍具有重要意义
D.增强烟粉虱的Bt56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控制烟粉虱的防治措施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5. 生物多样性是由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禁止对野生生物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C.生态系统中适量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D.无论放牧多少均会降低该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6. 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赤松茸接种在用秸秆加工成的栽培基料上,推测其属于分解者
B.该模式遵循了循环原理,减少了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C.该模式有利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
D.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实现能量循环利用
7. 臭豆腐是中国传统特色的小吃之一,具有闻起来臭,但吃起来香的特点。制作臭豆腐的发酵原理与制作腐乳的相似,但制作臭豆腐时需要将豆腐浸入腐乳的卤汁中发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发酵前的豆腐相比,臭豆腐的有机物种类较少,营养价值较低
B.制作臭豆腐时,加入的卤汁盐浓度越高越好,可防止微生物减少
C.卤汁中只有毛霉生长繁殖将豆腐发酵为臭豆腐
D.制作臭豆腐过程中,豆腐中的蛋白质会被分解为肽和氨基酸
8. 某生物活动小组为探究当地农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进行了取样、系列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计数等步骤,实验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将10g土壤进行高温灭菌,再倒入90mL无菌水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一定是尿素分解菌
C.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尿素分解菌计数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高
D.以未接种的培养基为对照组,可判断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9. 某杂种植株的获取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叶片需要通过高温处理进行消毒,并用无菌水进行清洗
B.图1的过程④中,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均需要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C.图2中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图2最终获得的完整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不能通过自交产生后代
10. 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药物对体外培养的细胞的毒性,用不同浓度的药物溶液对动物肝细胞进行培养。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制备肝细胞悬液不能用胃蛋白酶代替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
B.培养肝细胞,需将含动物血清的培养基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C.培养液需要进行灭菌处理,而且还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
D.需要在含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培养动物细胞
11. 类器官技术是将干细胞培养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并能模拟真实器官部分功能的组织类似物的技术。科学家成功地在体外将肠道干细胞培养成包括隐窝样区域和绒毛样上皮区域的小肠类器官,这一结构能准确模拟肠道上皮生理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肠道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小肠类器官,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肠道干细胞具有组织特异性,一般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C.类器官的培养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
D.肠道干细胞培养成小肠类器官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一定会发生改变
12. 图甲为受精作用的过程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示意图,图乙表示早期胚胎发育的某个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条件下,过程①在哺乳动物的子宫内进行且每次只形成一个受精卵
B.图甲中过程②细胞数量增加,胚胎的总体积和细胞内遗传物质几乎不变
C.随着胚胎逐步扩大,结构⑥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该过程叫作孵化
D.图乙处于图甲中的a时期,细胞⑦将来发育成胎儿的胎膜和胎盘
13. 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的鱼类,三者之间只存在竞争关系。研究人员在4片条件基本相同的人工鱼塘内分别投放了900条鱼(甲、乙、丙各300条)和数量不等的捕食者。一段时间后,统计各鱼塘中三种鱼的存活率,得到下表所示结果。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鱼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存活率/%

1

0

95

4

51

2

4

62

28

20

3

8

49

31

15

4

12

38

35

11

A.捕食者可能偏好于捕食甲、丙而非乙
B.据题可推测,随捕食者数量增加,乙、丙将被捕食者捕食灭绝
C.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对乙的竞争抑制显著减弱
D.当不存在捕食者时,乙可能由于种间竞争而消失
14. 土壤中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并分泌几丁质酶,能抑制稻瘟菌的生长,可用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科研人员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几丁质的菌株,通过微生物培养获得几丁质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筛选土壤中目的微生物时需用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B.纯化培养时,可选择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接种
C.几丁质酶为几丁质的水解提供了活化能
D.利用能分泌几丁质酶的微生物对水稻稻瘟病进行的防治属于生物防治
15.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是指利用射线破坏供体细胞的染色质,让其与未经射线照射的受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的技术。所得融合细胞含受体的全部遗传物质及供体的部分遗传物质。研究人员尝试运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融合,培育能产生紫杉醇的柴胡,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X射线处理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使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处理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
A.需对杂种植株进行筛选鉴定,获得能产紫杉醇的柴胡
B.A处理为碘乙酰胺处理,B处理为X射线处理
C.可用高Ca2+一高pH融合法、离心法等方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D.只有异源融合的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
16. 目前发现的双胞胎有同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和“半同卵双胞胎”。1对“半同卵姐弟双胞胎”的形成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细胞a和细胞b发育成姐弟二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受精卵发育为桑葚胚的过程是在透明带内完成的
B.图中的卵子位于输卵管中,处于减数分裂II的中期
C.若细胞a的染色体组成为MP1,则细胞b的染色体组成为MP2
D.这对双胞胎来源于母亲的染色体一般相同,来源于父亲的染色体很大可能相同

二、非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7. “蒹葭苍苍”“荷红柳绿”“百鸟翔集”“渔歌唱晚”是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本来的水色天光与清风雅韵,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实施“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的真实写照。回答下列问题:
(1)从前片面追求湖泊生产,将湖泊近岸区改造成稻田,导致湖泊的净化能力减弱,其主要原因是____。湿地生态系统周边的农田“退耕还湿”体现了群落的____演替,该处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加,其____稳定性逐渐增强。
(2)湿地中的鱼类在觅食过程中的游动引来了鸟类,鸟类捕食行为逼迫鱼类躲避捕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____的作用。
(3)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某水域生态系统某时期的能量流动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数字代表所占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百分比。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____(用文字表述)。第一、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____(用%表示并保留整数)。若不考虑未被利用的能量,第二营养级最主要的能量去向是____

   

(4)当地将湖泊出产的芦苇压成饼块喂猪或用来种蘑菇,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18. 甜米酒是我国的传统酒种,某酿酒厂以无核黄皮果(富含维生素、有机酸及特殊的香味)为辅料研制出黄皮果甜米酒。制作黄皮果甜米酒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甜酒曲含有微生物和淀粉酶等,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加入甜酒曲的目的除提供少量菌种外,还能________;主发酵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为________
(2)获得高活性酵母过程中,需要用到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的要求是既要允许特定微生物的生长,又要________
(3)在制作黄皮果甜米酒的过程中,为确定黄酒高活性干酵母(YWBY)的添加量,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制作黄皮果甜米酒的实验结果可知,YWBY的最佳接种量是________%。YWBY接种量为0.12%时酒精含量最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研究人员发现从发酵第8天开始,作为底物的还原糖的含量基本不再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19. 白色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降解塑料的研究和开发是解决白色污染的理想途径之一。地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化学式为(C2H4n]。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难以被降解,为筛选出高效降解地膜的细菌,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X培养基是选择培养基,聚乙烯分解菌在该培养基上会形成透明圈。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聚乙烯分解菌过程中,应选择____的土壤,制作培养基时,应将____作为X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并使用____灭菌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2)为了证明所配制X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在恒温培养前,需要将接种后的X培养基平板和接种后的完全培养基平板同时进行培养,待两种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生长稳定时,比较两种平板培养基上的菌落数。若结果为____,则可证明上述观点。
(3)可挑选X培养基中的____(填序号)中的单菌落接种到Y培养基上进行培养。配制Y培养基时,其pH一般调至____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时,在5个平板上各接种稀释倍数为103的菌液样品0.1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28、50、52、54、313,则每升原菌液样品中细菌数为____个。
20. 近红外光免疫疗法可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复发性头颈癌,用于该疗法的抗体一药物偶联物(ADC)主要由针对癌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具有细胞杀伤性的近红外光吸收染料连接而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该染料受到红外光照射时产生光化学反应以发挥细胞毒性,实现即时的肿瘤杀伤作用。其中单克隆抗体及ADC的构建过程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1中的结构a、b分别是______。其中ADC中a的作用是___
(2)图2中参与细胞融合的A细胞是___
(3)在细胞内DNA的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主要途径是在细胞内由氨基酸和其他小分子物质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而氨基蝶呤可以阻断此途径。另一辅助途径是在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经酶的催化作用合成DNA,而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此辅助途径。利用DNA合成途径不同的特点配制的含氨基蝶呤的选择培养基(HAT培养基)具有筛选杂交瘤细胞的作用,其原理是___。经HAT培养基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抗体检测,其目的是___
21. 我国科学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体细胞核移植(SCNT)技术,成功构建了体细胞BMAL1基因(产生昼夜节律必需的基因)敲除的生物节律紊乱猕猴,为相关疾病研究提供了新型动物模型。其中BMAL1基因敲除猴的基本构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采集猕猴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到____期才去核,去除的“核”实际上是指____。除了使用图中的显微操作法去核,还可使用梯度离心、____和化学物质处理等方法去核。
(2)核移植成功后,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重构胚,目的是____
(3)一次核移植技术后,需要获得更多的基因敲除猴,可在囊胚期对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操作时要注意____
(4)不考虑基因突变,利用A6的成纤维细胞进行克隆获得的多只第二代基因敲除猴的基因型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与第一代BMAL1基因敲除猴模型相比,第二代猕猴模型用于研究生物节律紊乱及相关药物研发的优势是____(写出1点即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生物与环境、遗传与进化、生物技术与工程、分子与细胞

试卷题型(共 21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6
非选择题
5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生物与环境
1,2,3,4,5,6,13,14,17
2
遗传与进化
3
生物技术与工程
4
分子与细胞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8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  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群落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单选
20.85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物种在群落中的生态位单选
30.65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碳循环单选
40.65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单选
50.65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单选
60.65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生态工程的实例分析单选
70.85腐乳制作的原理单选
80.65无菌技术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单选
90.6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单选
100.6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单选
110.65细胞的全能性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动物的体外受精  胚胎的体外培养单选
120.65胚胎发育单选
130.65群落中生物的种间关系单选
140.65酶的作用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单选
150.6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综合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单选
160.65减数分裂过程中物质的变化规律  胚胎发育  动物的体外受精单选
二、非选择题
170.65群落的演替及其影响因素  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  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作用及传递过程解答题
180.65培养基的成分及其功能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解答题
190.65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综合  无菌技术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其他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题
200.65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解答题
210.65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  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分割技术实验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