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碳循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其中的“物质”主要是指含碳有机物
C.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体内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往返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2 . 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
B.图中A、B、C指向D的箭头表示呼吸作用
C.碳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A、B、C之间流动
D.碳循环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循环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消费者没有参与碳循环的过程
B.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C.土壤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CO2形式循环
2020-07-09更新 | 11719次组卷 | 7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CO2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的意思是工厂、企业等团体和个人,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实现CO2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可以被其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利用
B.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因此植树造林有助于实现碳中和
C.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这一过程不属于生态系统碳循环
D.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都可参与生态系统进行基本的碳循环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世界做出的承诺。 碳达峰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通过一定途径吸收二氧化碳总量相等,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现碳达峰后,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仍可能增加
B.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举措
C.实现碳中和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会明显减慢
D.植树造林、退耕还草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途径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6 .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为捕食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2021-03-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7 . 低碳生活已成为人类的共识。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峰值)、“碳中和”(CO2排放量和减少量相等)的CO2排量目标,旨在通过降低大气中CO2含量来改善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危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利用新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碳中和”
B.碳在生物圈中主要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CO2的过量排放
D.碳循环平衡的破坏主要是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8 . 某兴趣小组研究了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后,画出了如图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图Ⅰ 所示为生态系统的一个食物网,生产者是 F,G代表分解者
B.若图Ⅱ表示人的体液各部分的关系,乙是组织液,当人感染了某病毒痊愈后,能在甲中发现 T 细胞和 B 细胞分化成的记忆细胞
C.野外生存训练时,探险者食用了馒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喝到水,随后他的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的激素可能有胰岛素,下丘脑分泌更多抗利尿激素
D.若图Ⅲ表示碳循环,A 表示消费者,D代表大气中的CO2
9 . 某农场中的能量流动简图如图1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d1和d2为人工饲料中被同化的能量。图2所示为该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过程简图,其中甲~丁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碳循环指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的循环
B.甲、乙依次表示分解者、生产者,该生态系统中含有3条食物链
C.图1中第二、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分别属于b2、c2
D.该农场中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b3/(a2+d1)×100%
10 . 2023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建立智库平台,开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零排、负排关键技术等研究。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优先选乘坐公共交通、注意节约用电、用纸等,有利于碳的零排、负排
B.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短缺时,水圈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进入到大气中
C.我国采取的秸秆还田等措施,可以降低农田表层土壤的碳储存
D.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增加,一定会导致物质循环的速率变慢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