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3 道试题
1 . 某农产品养殖科研单位进行了“稻田养鱼”养殖实验,下图1为人工养殖塘(含藻类、水草、小鱼等)中有关生物物质的流动与调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养殖塘在外界轻微污染后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为了净化人工养殖塘,需每年6月向养殖塘补给清水,排出污水,主要目的是______。加水时应注意将清水沿水泵从养殖塘的水平面下10—20cm处冲入,这样有利于增加养殖塘______
(2)如果养殖塘中藻类大量疯长造成水华现象,科研人员会采取向养殖塘中适当投放鱼、接种水生植物等措施抑制藻类数量。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在养殖塘中还投放了若干个水蔬菜生态浮床(如图2),能够快速进行水体修复。

①水薤菜作浮床植物可以吸收养殖塘泥中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蔬菜,体现了其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
②浮床中水薤菜根部分泌物还能抑制藻类的生长,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______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4)该养殖塘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______(填图3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用图3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2 . 群落交错区亦称生态过渡带或生态交错区,是指两个不同群落交界的区域。该区域往往自然环境复杂,生物多样性较高。现对长白山森林北坡群落交错区进行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表:

上层中层下层
植物乔木灌木草本
动物雀鸟、戴胜煤山雀、黄腰柳莺靴雉、昆虫
上表反映了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生物有明显的________现象,研究发现,群落交错区的动物丰富度较高,是因为________,相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该区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________能力。
(2)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北坡某地一年生草本植物月见草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___________,月见草的种内斗争1975年较1972年___________(填“强”或“弱”),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的死亡率。
(3)长白山交错区有着丰富的动物资源。图2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示意图[单位是J/(cm2•a)],据图分析:图中C表示________,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_______J/(cm2•a)。
2024-03-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
3 . 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

(1)反馈调节有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图A和图B分别属于哪一种?___
(2)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后,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其中的反馈调节和图中的哪种调节方式相同?___
2024-01-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3.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 地球上存在着多种生态系统类型,不同的生态系统在物种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直接影响着各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消杀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害虫时,喷施了易在生物体内残留的杀虫剂Q,一段时间后,在该草原不同的生物种类中均监测到Q的存在,其含量如图所示(图中数据是土壤及不同营养级生物体内Q的平均值)。由图可知,随着营养级的递增,Q含量的变化规律是___;在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物种之间,Q含量也存在差异,如一年生植物与多年生植物相比,Q含量较高的是___。因某些环境因素变化,该草原生态系统演替为荒漠,影响演替过程的关键环境因素是___。该演替过程中,草原中的优势种所占据生态位的变化趋势为逐渐___(填“增加”或“减小”)。
(2)农田是在人为干预和维护下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人类对其进行适时、适当地干预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例如在水稻田里采用灯光诱杀害虫、除草剂清除杂草、放养甲鱼等三项干预措施,其共同点都是干预了系统的___和能量流动;在稻田里施无机肥,是干预了系统___过程。
(3)热带雨林是陆地上非常高大、茂密的生态系统,物种之丰富、结构之复杂在所有生态系统类型中极为罕见。要研究热带雨林中某种鸟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___(答出2点即可)。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
(4)与热带雨林相比,农田的抗干扰能力弱、维护系统稳定的能力差,下列各项中属于其原因的是___
A.物种丰富度低B.结构简单
C.功能薄弱D.气候多变
2024-01-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5 . 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人类利用土地的主要方式。某研究小组对不同围垦阶段的土壤中小动物群落组成进行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土壤动物由于具有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的特点,不宜选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某研究小组在不同群落的近岸海域处,均匀设置5个取样点,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
(2)研究小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①多度是生态学中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如图所示,土壤动物类群多度最低的围垦阶段是________,最高的围垦阶段是________,可见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
②据图分析,土壤动物类群的变化除了与围垦阶段有关,还与________有关。
(3)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水产养殖的一种重要方式,可向海洋拓展生存空间和生产空间,但过度围海及养殖也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不良影响。
2023-12-0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生物试题
6 . 在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微塑料(直径小于5mm的含碳有机物)。它们以颗粒等形态释放到环境中,对陆地生态系统等带来不良影响,下图表示某地区部分微塑料的迁移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陆地生态系统主要以___________食物链为主。请写出图中有四个营养级的两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土壤微塑料进入植物的途径有根系吸收和_________________。微塑料进入生物群落后,微塑料对人类的影响比对其他生物更严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土壤中的部分微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并会在其周围形成新的微生物群落。该群落与__________相互作用可形成 个微型生态系统(也称为塑料圈),塑料圈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塑料圈不能长期持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微塑料进入土壤后,土壤生态系统短期内未受到显著影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能力。
(4)请写出 条缓解微塑料污染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
7 . 每年的6月8日为“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为:“海洋星球 潮流之变”。海洋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CO2会导致“海洋酸化”,造成海洋生物多样性锐减,为进一步研究其成因及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研究者做了以下实验。
(1)研究者通过实验得到了某种单细胞藻在四种条件下的增长率,结果如图1所示。
      
①据图1结果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CO2浓度升高、海水pH下降对该单细胞藻数量增长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
③对该藻类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计数时用图2所示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计数室体积为0.1mm3),将培养液稀释10倍,检测四角上中方格的该藻类数量分别为12、16、14、18,估算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个/mL。
(2)研究还发现,浮游动物能排泄出HCO3等缓冲物质,而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综合以上研究___________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还提出了“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或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而在底层,则投放了人工鱼礁,并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
8 . 人工湿地是一种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系统,与传统污水处理厂相比,投资低、成本低、效率高,具有多重生态服务功能。下图为某市人工湿地结构和污水处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人工湿地的总能量为____,其中流入湿地植物的能量一部分用于____,另一部分用于____
(2)该系统利用了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降低污染物中有机物和无机盐的含量;为防止污水浓度过高造成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在将污水排入处理系统前,一般要先对入流的污水进行____,同时还要控制单位时间污水的输入量,原因是____
(3)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处理污水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为____。(写出两点即可)
2024-02-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生物试题
9 . 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作曲线如图1。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1中两个树种处于竞争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________
(2)此针、阔混交林中,d年份的优势种是________
(3)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而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从长远看,在森林生态系统趋向稳态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调节。
(4)研究人员对该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的入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__曲线增长,5年后λ值开始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
10 . I、下图是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净化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AB段,溶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河流的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下图为云南某遭遇虫害的玉米田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图中甲~戊代表不同组成成分,Ⅰ~Ⅲ表示过程,“   ”表示流经丙的能量流动情况, A、B、C 代表能量流经丙所处营养级的去向,其中数字代表能量值,单位为J/(cm2·a)。

(4)图中属于异养生物的有________ (用“甲~戊”表示)。
(5)碳在图中Ⅰ~Ⅲ过程中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形式进行的。
(6)图中C代表的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15 J/(cm2·a)的1/15以粪便形式流向戊,则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2023-12-29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及第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