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自我调节能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4 道试题
1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主湖水体容易富营养化,爆发水华。研究人员利用软件对公园主湖生态系统进行模拟研究。依据自然水域数据设计模型1,部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道草、苦草、水藓等沉水植物长势可作为判断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指标,其中叶绿素a浓度和浮游植物总浓度直接相关。
   
(1)从村落和农田到如今的森林公园,展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_(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2)比较图1和图2可知,2017年沉水植物的存在抑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支持上述结论的依据有___________。(选填编号)
①叶绿素a浓度在3~6月间到达低谷②叶绿素a浓度在6~9月间达到峰值
③3~6月是苦草生物量最大的时期④6~9月间苦草和范草生物量最小
为彻底解决持续性净水问题,研究人员以模型1为基础,分别在进水口增加人工湿地、加入底栖动物田螺、将沉水植物范草置换为挺水植物荷花,构建模型2、3、4,重复模型1的模拟实验。90结果显示,各模型沉水植物中仅水藓长势的差异显著,如图。其它植物干重均呈规律性周期变化。(注:田螺以有机碎屑、浮游生物、苔藓类植物为食,也是鲤鱼的食物之一。)
   
(3)各沉水植物种群数量越稳定代表该净水措施的可持续性越强。根据实验结果推测,以下净水措施的可持续性排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将选项依次填涂在答题纸的14.1、14.2、14.3)
A.现有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B.无人工湿地净化系统
C.优化群落的垂直结构                    D.增加多条完整的食物链
(4)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角度分析,增加底栖动物有效提升主湖自净能力的原因有___________。
A.田螺以有机碎屑、浮游生物、苔藓类植物为食,降低了主湖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
B.加入底栖动物使主湖食物网更加完善,营养结构更加复杂
C.引入底栖动物使主湖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提升了其自净能力
D.田螺会被鲤鱼捕食,对主湖生态系统不会有明显作用
2023-07-21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
2 . 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人类利用土地的主要方式。某研究小组对不同围垦阶段的土壤中小动物群落组成进行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许多土壤动物由于具有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的特点,不宜选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某研究小组在不同群落的近岸海域处,均匀设置5个取样点,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
(2)研究小组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①多度是生态学中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野外调查。如图所示,土壤动物类群多度最低的围垦阶段是________,最高的围垦阶段是________,可见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进行。
②据图分析,土壤动物类群的变化除了与围垦阶段有关,还与________有关。
(3)滩涂围垦是沿海地区水产养殖的一种重要方式,可向海洋拓展生存空间和生产空间,但过度围海及养殖也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不良影响。
2023-12-0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考试生物试题
3 . 大量污水排入海洋,导致红树林海岸带的原生生态系统结构遭受破坏。修复该生态系统时以修复红树林为主,主要通过清除海岸线垃圾污染、种植与恢复本土红树林等措施。研究人员对沿岸4块地段进行取样,并对采样点位的浮游植物的种类和浮游植物细胞密度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采样点位浮游植物的种类差异体现了群落水平分布的特点
B.清除海岸线垃圾污染的措施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大量污水排入海洋,超过了红树林海岸带的原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修复前后采样点位硅藻的种类和密度均明显增加,其优势种的地位得到加强
2023-05-11更新 | 53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届山东临沂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紫茎泽兰是强入侵性物种,易打破当地的生态平衡,发展为单一优势群落。科研人员发现,随着紫茎泽兰入侵程度加强,该生态系统中的昆虫种类数逐年大幅减少。生态系统中植被、凋落物、土壤碳储量(吨/公顷)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茎泽兰种群密度增大的直接原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随着入侵程度加强,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逐渐减弱
C.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态平衡,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D.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竞争,使本地植物种类和数量下降,进而使昆虫的多样性降低
5 . 上津湖是石首境内最大的湖泊,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湖泊保护名录。湖区面积2万余亩,属典型的河间洼地湖。上津湖小流域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项目是荆州市长江荆江段及洪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子项目之一。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津湖是洞庭湖上游水源地之一,对洞庭湖及长江水生态都有重要影响。项目实施后除了对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也从本质上减少了地下水污染,还可以保障长江及洞庭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此后,上津湖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和极少量工业废水不断从进水口排入,但监测发现出水口湖水仍能保持清澈,其自我净化原因是___________
(2)某考生认为:上津湖不宜投放过多的消费者,因为该湖泊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你认为该考生的解释对还是错,请从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来解释___________
(3)考察小组对上津湖进行调查后绘制了一个简单的食物网,如下图。

①该食物网的营养级最多有____________ 个营养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由于之前环境污染,摇蚊数量较多。为了减少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减少摇蚊的幼虫,经济且环保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
2023-05-09更新 | 50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第八届湖北省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科研人员采用田间实验方法,设置实验Ⅰ(单作稻)Ⅱ(稻一蟹)和Ⅲ(稻一蟹一泥鳅)3种生态系统,研究稻一蟹一泥鳅田生态系统的效益。Ⅱ、Ⅲ生态系统放入蟹、泥鳅幼体后,每天投喂1次饵料,每次按Ⅱ生态系统蟹体重的5%-6%(随蟹体重增加而增加)投喂。已知蟹吃饵料、杂草、昆虫,泥鳅吃蟹粪、残饵,相关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稻田中水稻、蟹和泥鳅都各自生活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充分利用____________
(2)在Ⅲ生态系统中,蟹和泥鳅的种间关系可能是____________
(3)图1结果表明Ⅰ生态系统的土壤肥力比Ⅱ、Ⅲ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图2结果表明,Ⅱ生态系统水稻产量明显高于Ⅰ生态系统,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稻一蟹一泥鳅田生态系统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3-04-2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安国中学等3校2022-2023学年高三2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巨菌草可以取代木材栽培香菇,还可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等,被人们称为"幸福草"、"中国草"。某铜冶炼厂周边农田土壤遭受重金属(主要是Cu)污染,且土壤酸化严重,导致农作物等无法生长。研究人员采用巨菌草作为修复植物,联合改良剂(磷灰石和石灰)探究其对 Cu 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见下表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不同浓度磷石灰和石灰处理巨菌草生物量及其对对Cu吸收和累积量的影响

组别

处理

生物量/g

Cu的吸收量(Cu/mg*kg-1)

Cu累积量/mg

地上部分

根部

地上部分

根部

A

不加改良剂

3.40

1.22

963.7

1155.73

4.64

B

低剂量磷石灰(0.6%)

3.95

1.08

501.59

1018.65.

3.09

C

高剂量磷石灰(1.2%)

5.39

2.42

211.23

755.79

2.96

D

低剂量石灰(0.2%)

8.65

4.14

191.06

807.14

5.06

E

高剂量石灰(0.4%)

61.45

10.31

28.02

434.29

6.14


(1)巨菌草能吸收土壤中的Cu等重金属,可用于修复土壤污染,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价值。当土壤中的重金属浓度过高时,会抑制植物的正常生长,影响修复效果,由此说明生态系统____
(2)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后的巨菌草________(能/不能)直接用于栽培食用香菇,请阐明理由_____
(3)在实验期间, A、B组的巨菌草生长缓慢,叶片枯黄,是典型的植物遭重金属毒害的症状.而其它组巨菌草未表现出这些症状。结合实验结果判断_______组(填字母)处理能更有效促进巨菌草修复重金属Cu污染土壤的效果。
(4)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由表中可知添加磷灰石和石灰均增加了巨菌草的生物量,结合图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
2023-04-17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重庆市九龙坡区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生物试题
8 . 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
B.水体的富营养化可通过正反馈调节导致生态系统稳态的进一步破坏
C.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有利于提高饵料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D.生态塘和潜流湿地中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可起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9 . 微囊藻水华是常见的蓝细菌水华种类,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微囊藻等蓝细菌大量增殖并产生难被降解的藻毒素,严重威胁水体安全和人类健康。为了研究藻毒素对水体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测定某湖泊不同时期微囊藻及部分水生动物可食用组织的藻毒素含量,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生生物种类

微囊藻

鲢鱼

翘嘴红鲌

鲤鱼

铜锈环棱螺

分布

浮游

水体上层

水体中上层

水体下层

底栖

食性

——

主要以浮游藻类为食

以鱼、虾为食

以有机碎屑、幼螺、藻类等为食

以有机碎屑、浮游藻类等为食

藻毒素含量(μg·g-1干重)

微囊藻暴发初期

2.04

1.06

1.12

0.48

0.65

微囊藻暴发期

7.15

12.94

35.92

11.09

3.71


(1)表中所示生物利用了湖泊中的不同空间,形成了湖泊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
(2)该水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微囊藻暴发期,该湖泊的抵抗力稳定性明显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鞭毛虫能牧食微囊藻等蓝细菌,为研究鞭毛虫对微囊藻的清除能力和降低藻毒素的效果,研究人员采集表层下40cm的富营养化湖水注入透光透析袋中,添加鞭毛虫后放置于原位,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图示结果表明添加鞭毛虫能_____________藻毒素含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5)光照强度会影响鞭毛虫的生长及其牧食微囊藻的能力。为探究光照强度对鞭毛虫的生长及其牧食微囊藻能力的关系,某科研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简要操作过程

实验分组

取36个250ml的锥形瓶,均分为12组,编号为A1、B1、C1、D1、E1、F1、A2、B2、C2、D2、E2、F2。分别加入浓度为5×106个/mL的微囊藻培养液180mL。

光照强度控制

将A1、A2置于黑暗中,B1、B2置于500lx的光强下,C1、C2置于1000lx的光强下,D1、D2置于2000lx的光强下,E1、E2置于①_____________的光强下,F1、F2置于8000lx的光强下。

添加鞭毛虫

A1~F1中加入20mL离心浓缩后的鞭毛虫培养液,A2~F2中加入②_____________

培养

在25℃条件下,光-暗周期为12h-12h,培养4d

鞭毛虫和微囊藻密度测定

每天用③_____________(工具)采集10mL样液,添加到固定液固定,然后用④_____________进行计数,计算出密度。


2023-04-25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2-2023学年高三4月大联考生物试题
10 . 如图为“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
(2)据图分析蚕和猪的部分___(填“能量同化量”或“能量摄入量”)可流入鱼体内;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桑基鱼塘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机理是___
(3)鱼塘捕捞一般剩余量为K/2,其目的是___
(4)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桑基鱼塘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其原因是___
(5)鱼塘在发生水华现象后,一般不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是因为___
2023-04-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