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羽毛主要由角蛋白构成。其富含多种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含量极高,是一种优质蛋白源。研究者拟从堆肥中取样并筛选能高效降解羽毛中角蛋白的细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实验时,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
(2)②所使用的培养基是以_____为唯一氮源的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____
(3)与②所用的培养基相比,甲培养基还需要加入的成分是_____。在甲培养基上可以获得纯培养物,此实验中的纯培养物是______
2024-04-03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学业检测生物试题
2 . 对厨余垃圾正确分类是减少细菌滋生污染环境的重要保障。某研究小组从一餐厨垃圾处理厂分离了能高效降解淀粉、脂肪等的细菌菌株并进行扩大培养和筛选,部分操作流程如下,请分析回答:

(1)研究小组从餐厨垃圾处理厂分离出目的菌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配置好的培养基通常采取_____________方式进行灭菌;倒平板时,防止杂菌污染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3)若以上流程图是筛选降解淀粉的微生物的培养基,则应___________(加入/不加入)葡萄糖为微生物提供能源物质。鉴别降解脂肪的微生物的培养基中可以加入____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
(4)进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与培养皿中的培养基,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菌落甲和乙周围的深色表示蓝色,白色表示无蓝色,请你说明该现象的名称及其产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使用公筷对餐后菜品细菌数量的影响”,将每道菜分为3 盘,一盘取样冷藏,一盘使用公筷,一盘不用公筷,实验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 X上可采用平板划线法
B.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准确判断细菌的种类
C.配制的培养基需经湿热灭菌后调整pH,冷却后倒平板
D.固体培养基 X 对菜品中的细菌没有选择性
4 . 水胺硫磷(C11H16NO4PS)是一种广谱性杀虫、杀螨剂,但水胺硫磷的残效期长、毒性大。某地区近十年来一直受水胺硫磷污染,下图为从土壤中分离能高效分解水胺硫磷的细菌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接种细菌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1g土壤被稀释了10³倍
B.若培养基A中培养细菌的时间过长,则导致菌落计数结果较实际大
C.培养基B中单菌落周围的分解圈越小,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越强
D.培养基A中的唯一碳源为水胺硫磷,从功能上划分属于选择培养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者从某种海洋微生物中分离了一种新的抗真菌药物,为治疗真菌感染提供新思路。下列有关药物研制或生产叙述错误的是(  )
A.按海水的成分和浓度添加相应的无机盐配置的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
B.用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对样品连续划线、逐步稀释,纯化海洋微生物
C.用固体培养基培养物微生物获得次级代谢产物,用于抗真菌活性检测
D.获得目的微生物后,可进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调节代谢途径提高生产量
6 . 解脂菌能利用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并吸收利用。脂肪酸会使醇溶青琼脂平板变为深蓝色。将等量的、不能直接吸收脂肪的甲、乙两种细菌分别接种在醇溶青琼脂平板上培养,均产生了菌落,甲菌菌落周围呈现深蓝色,乙菌菌落周围不变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菌和乙菌都属于解脂菌
B.甲菌和乙菌均能在该平板上生长说明培养基中含有其他碳源
C.该平板不能用来比较解脂菌分泌脂肪酶的能力
D.为更好地控制无关变量,应将两种菌分别接种在多个醇溶青平板上培养
7 . 解磷菌是一种能将土壤中植物不能利用的磷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磷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解磷菌能分解含磷化合物使得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如下图为从某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高效解磷菌的部分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操作I表示土样稀释,应使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稀释
B.B中液体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会使解磷菌浓度减小
C.C平板中菌落直径和透明圈直径均最大的菌株分解含磷化合物的能力最强
D.操作Ⅱ和操作Ⅲ都可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接种工具需灼烧灭菌
8 . 土壤中的部分细菌处于“寡营养”状态,若这些细菌过度摄入营养物质,则会破坏细胞的 结构甚至导致死亡。在人工培养基上,高浓度营养物质比较适合生长快的微生物,但会抑制生长较慢的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筛选“寡营养”状态微生物时,可降低营养物质的浓度
B.在不更换培养液的条件下,培养后期可能更有利于生长较慢的微生物生长
C.与普通培养基相比,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种类一般较少
D.“寡营养”状态微生物可在不含碳源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2023-05-10更新 | 35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9 . 精氨酸依赖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缺乏将鸟氨酸转化为精氨酸的酶,不能在缺少精氨酸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但可作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如图为野生型谷氨酸棒状杆菌经诱变获得精氨酸依赖型菌并进行筛选的过程示意图,过程①将紫外线照射处理过的菌液接种在培养基甲上,待培养至菌落不再增加时,将甲中菌落转移到乙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野生型菌液的培养皿中不会出现菌落
B.乙培养基与甲相比可能缺少了精氨酸
C.紫外线照射可导致谷氨酸棒状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
D.乙中的菌落是通过影印法接种获得的,菌落B为鸟氨酸发酵的优良菌种
10 .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利用培养基为画布、细菌为颜料可以创作艺术图形。由于细菌绝大部分是无色的,研究人员根据目标菌所特有的糖苷水解酶,将发色物质或荧光分子通过糖苷键与糖分子连接合成特定的显色底物(通常为无色)添加于培养基中,培养目标菌后呈现出一定的颜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画时用到的培养基和用作画具的接种工具均需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B.显色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图形能够发色或发出荧光可能的原因是目标菌分解显色底物后释放出发色物质或荧光基团
D.作画结束后接种过微生物的培养基需要先灭菌再丢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