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无菌技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无菌技术防止杂菌污染。下列有关无菌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可用紫外线对空气中微生物进行消毒
B.玻璃和金属材质的实验器具可放入干热灭菌箱中灭菌
C.通过消毒或灭菌,可将所有的杂菌、孢子和芽孢等都杀死
D.用平板划线法划线五个区域,接种环一般需灼烧灭菌6次
2024-05-2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2 . 在科研和生产上,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是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无菌操作是防止杂菌污染的关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消毒法可以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B.巴氏消毒法消毒牛奶,基本不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
C.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可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D.紫外线消毒前,适量喷洒石炭酸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2024-05-26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阶段测试生物试题
3 . 下列操作方法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A.干热灭菌法——耐高温和需保持干燥物品的灭菌
B.巴氏消毒法——牛奶等不耐高温液体的消毒
C.平板划线法——分离并统计培养基上的活菌数目
D.过滤、沉淀的方法——发酵产品中菌体的分离
2024-05-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三)生物试题
4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要进行严格的灭菌和消毒。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灭菌和消毒均可以杀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B.在豆制品加工中,巴氏消毒法可以有效地杀灭大部分细菌和病原体,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安全
C.灼烧灭菌的对象是耐高温的金属器具,不可以是玻璃器具
D.无菌操作时,应对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2024-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分离、纯化细菌的实验中,平板划线法接种(甲)及培养结果(乙)如图所示,a、b、c、d是划线的四个区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所用培养基一般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B.图中d区域的划线操作是从c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的
C.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接种环灼烧后立即蘸取菌液进行划线
D.图示划线接种过程中至少需要对接种环灼烧5次
6 . 下表是一种筛选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成分

甘露醇

KH2PO4

MgSO4

NaCl

CaSO4

CaCO3

琼脂粉

含量/g

10

0.2

0.2

0.2

0.1

5

1000

20

A.该培养基为无氮培养基,说明筛选的微生物不需要氮源
B.接种应在超净工作台上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C.可利用平板划线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计数
D.培养基表面生长的单菌落都是纯培养物
2024-05-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份阶段测试生物试卷
7 . 儿茶素(C)具弱抗菌性,研究人员用药物M与儿茶素形成配合物M-C,以增强其抗菌效果。为确定配合物M-C的最佳组分配比,用不同组分配比的配合物M-C处理滤纸片,置于布满菌落的培养基中,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编号M-C的组分配比
11:1
21:2
31:3
41:4
51:5
A.该实验可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
B.该实验自变量是M-C的组分配比,因变量为抑菌圈的大小
C.该实验中应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平板后高压蒸汽灭菌
D.该实验结果表明不同M-C组分配比的配合物抑菌效果不同
8 . 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常引起骨髓炎等,还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下列实验结束后的做法错误的是(  )
A.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
B.带菌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才能倒掉
C.做完实验后,在实验室内可以饮水
D.接种后双手必须经肥皂洗净,再用70%的酒精棉球擦拭
9 . 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炭酸等消毒液,可以加强消毒效果
B.不耐高温的牛奶可使用巴氏消毒法,其优点是能够杀死全部微生物,保留牛奶风味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在微生物接种的实验中,用95%酒精对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
10 . 某兴趣小组为了解手机上细菌的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初筛后将平板B的菌落通过“影印”方法接种到C培养基上培养,使C培养基对应位置上出现相同菌落,然后用伊红—亚甲蓝染液对平板C进行染色,得到平板D的结果(伊红—亚甲蓝染液可使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菌液进行系列稀释的目的是将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进而获得单个的菌落
B.若在A培养基上长出各种形态的菌落,该培养基很可能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用伊红—亚甲蓝染液染色后,根据平板D的结果,可判断平板B中3是大肠杆菌菌落
D.在实验前,需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干热灭菌,保证没有其他微生物的干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