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组织的培养及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不仅有红豆杉、华东黄杉、长柄双花木等20余种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也有野生动物众多,有云豹、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1)凤阳山,是休闲度假、旅游避暑的好去处,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填“直接”或“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间___的结果。
(2)凤阳山属于亚热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从上向下分布着不同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结构。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___
(3)调查野生红豆杉种群密度时,选择样方的面积一般为500m2,理由是___。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科研团队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红豆杉细胞再提取抗癌药紫杉醇,这样操作的优点是___
(4)凤阳山上有很多鸟类以野果为食,上图是能量流经这些鸟类所处的营养级示意图(单位:J/cm2·a)。这些鸟类处于第___营养级,其中B表示___,该图体现了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
2024-01-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文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稻米的直链淀粉是由蜡质基因(waxy)控制合成的淀粉合成酶(GBSS)催化形成,直链淀粉含量高的米饭质地和适口性不高。将 waxy反义基因片段导入水稻细胞抑制内源基因表达,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为防止同时导入的标记基因影响,科研人员构建了2种载体,通过共转化以期获得含有目的基因、不含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gus)的转基因水稻,相关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waxy反义基因片段导入水稻细胞后可抑制内源基因表达,原因是____。为构建反义基因与gus的融合基因,在利用PCR技术获取反义基因与 gus过程中,需要在设计的两对引物____端分别添加限制酶________的识别序列。
(2)过程③中将农杆菌1、2按照1:9比例充分混匀感染水稻愈伤组织,3天后转入含有___的选择培养基筛选抗性愈伤组织。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再生培养基经____形成胚状体,继而发育成 T₀代植株。
(3)提取T₀代植株的基因组 DNA,根据反义基因和 gus基因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1检测, 同时根据反义基因和终止子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进行 PCR2检测,结果如下图,其中M为标准参照,1为阳性对照,2为阴性对照,3~8号为抗性植株 DNA的 PCR产物。其中2 是根据____的DNA 为模板进行 PCR 的结果,据图可以确定____号植株为共转化失败的水稻。

(4)过程⑤将共转化成功的 T₀代植株进行自交,收获种子,取半粒种子进行 GUS 检测(gus的表达产物能使白色X-Gluc 水解生成蓝色产物)。选择检测结果为____色的种子种植得到T₁代植株。最终还需检测____,才可判断是否改良成功。
3 . 红豆杉属于珍稀植物,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但产量低、成本高,科学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在______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______、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繁殖植物的优良品种,这种技术的优点有:______(请回答两点)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可用于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如从红豆杉中分离出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请依据所学知识写出生产过程图: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研究人员利用紫杉醇、BOS172722(一种抗肿瘤药物)对乳腺癌细胞进一步展开研究,处理方式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加入的药物

导致癌细胞凋亡所需的时间

癌细胞存活率

1

空白对照

不凋亡

100%

2

紫杉醇

110分钟

40%

3

BOS172722

52分钟

29%

4

紫杉醇+BOS172722

15分钟

3%

据此推测治疗乳腺癌的最好方式是______,依据是______
4 . 下列图1是从动物体内获得相关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后,模拟体内环境,使其继续生长、增殖的技术过程图解,图2利用胚胎工程培育“试管牛”的基本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此过程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动物组织块剪碎,用培养液漂洗。然后用_______________酶等处理,形成分散的悬浮细胞。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使细胞分散开培养的原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能保证细胞内有害代谢产物的及时排出。
(2)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目的不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获得新个体。
(3)受精卵是胚胎发育的开端,图中的卵细胞须达到_______________时期,才具备受精的能力,而精子需经过_______________过程才能和卵细胞结合。
(4)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_______________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胚胎分割,在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图2中过程A称为_______________,其实质是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在操作前要对良种母牛和普通母牛用激素进行_______________处理,早期胚胎能在受体内正常存活的免疫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的胚胎进行人为操作和处理以获得目标个体的技术,下列关于利用胚胎工程培育优质奶牛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体外受精与体内受精不同的是体外受精前精子需要获能,而体内受精前精子不需要获能
B.经早期胚胎培养,可移植的胚胎发育到原肠胚阶段更好
C.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所需营养主要来源于营养液
D.胚胎移植能发挥优良母畜的繁殖能力,迅速扩大优良畜种的数量,加速优良畜种的推广应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不对称体细胞杂交”可将一个亲本的部分染色体或染色体上某些片段转移到另一个亲本体细胞内,获得不对称杂种植株。疣粒野生稻(2n=24)对白叶枯病有较高抗性,由于不同类型间的有性杂交后代高度不育,限制了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向栽培稻(2n=24)的转移,为此研究人员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将疣粒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特性转移到栽培稻中,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大剂量的X射线能随机破坏染色体结构,使其发生断裂、易位、染色体消除等,使细胞不再持续分裂;碘乙酰胺使细胞质中的某些酶失活,抑制细胞分裂。
(1)利用“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抗病栽培稻植株的理论基础有_____、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从物理性质上看,研究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为_______,培养基中应添加一定浓度的蔗糖,其目的是_____
(3)过程②需用_____酶处理愈伤组织,过程③常用的化学方法是____;与过程③相比,过程④需在_______条件下进行。
(4)经诱导融合后,只有异源融合的原生质体可持续分裂形成再生细胞团,原因是______
(5)研究发现,有些杂种植株染色体数目与栽培稻相同,性状明显偏向栽培稻,但也表现出野生稻的一些特性,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6)研究人员利用致病性强的两种水稻白叶枯病菌株对72株再生杂种植株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共有40株表现出抗性,其中17株对两种菌株均具抗性。综合染色体数目及抗性检测,应优先选择______的杂种植株进行繁育。
6 .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机理的理想材料,科研人员以小麦旗叶黄化转绿突变体LF2090及其野生型H261为材料,研究并得到以下实验结果,请回答相关问题。

表1:不同时期突变体LF2090与野生型H261叶片的光合特性
光合参数旗叶黄化期旗叶转绿期
H261LF2090H261LF2090
净光合速率Pn(μmol·m-2·s-116.3114.3420.4613.29
气孔导度Gn(mmol·m-2·s-10.210.170.290.14
细胞间隙CO2浓度Ci/(μmol·mol-1202.99191.14229.58187.37
蒸腾速率T/(mol·m-2·s-15.0375.085.474.31
注:气孔导度Gs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叶片对气体的吸收或释放量;细胞间隙CO2浓度Ci下降表示气孔关闭。
(1)旗叶是小麦最后长出、位于最上部的叶片,旗叶对麦穗籽粒产量有重要贡献。与其他叶片相比,旗叶光合作用更具优势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2)由表1可知,突变体旗叶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或“<”)野生型:与黄化期相比,突变体转绿过程中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3)分析图2可知,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旗叶中叶绿体区别在于________;与黄化期相比,转绿期叶绿体变化在于________
(4)结合表1和图2分析,突变体旗叶在黄转绿过程中光合作用速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
(5)突变体LF2090(如图1)是由小麦品系H261经过EMS(甲磺酸乙酯)诱变获得的旗叶黄化转绿突变体,在批量处理之前常要进行预实验,具体过程如下表,请完善相关内容。
实验操作实验步骤的要点及结果
实验材料处理取H261饱满、无损伤的种子1000粒,用次氯酸钠浸泡种子10分钟用于①________,处理结束后用蒸馏水清洗3遍。
实验分组取②_________个容量合适的锥形瓶,在瓶上标注对应的浓度梯度(0.0%、0.5%、0.7%、0.9%、1.1%)。
实验处理依次在每个锥形瓶中加入经过处理后的种子200粒、蒸馏水和EMS试剂。100ml体系中,其中0.9%实验组应加入蒸馏水③________ml。
表型鉴定将EMS处理后的种子冲洗后置于环境中开展发芽试验,在种植14天之后评估种子萌发的幼苗的生长状况。获得黄化转绿突变体之后,经过多代自交,获得④_________
2023-11-10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学会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学业水平监测生物试题
7 . 甘薯长期营养繁殖会导致病毒蔓延,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甘薯茎尖培养获得脱毒苗,使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大幅度提高,脱毒流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茎尖材料消毒时,需用无菌水处理后再用次氯酸钠溶液冲洗
B.诱导组织培养时需更换培养基,通常使愈伤组织先生根再出芽
C.病毒检测时可用抗毒血清进行免疫检测,呈阳性反应则为带毒苗
D.生根试管苗在温室炼苗后,应连带培养基栽植于肥沃疏松基质中
8 . 为解决中药藿香种质退化、易感染病虫害等问题,研究者对组织培养不同阶段的藿香进行辐射处理,以期获得性状优良的突变株。

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应持续照光以诱导外植体的再分化B.③④过程细胞表达基因种类和水平相同
C.培养材料在射线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突变D.筛选出的优良突变株可再进行快速繁殖
9 . 如图表示菊花的嫩枝和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菊花的组织培养与月季的花药培养都需要制备专用的______固体培养基。
(2)用于培养的菊花嫩枝和月季花药都需要消毒,要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的原因是______。通常消毒所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
(3)为大量获得菊花和月季的愈伤组织,适宜采取______(填“黑暗”或“光照”)培养。之后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一定浓度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再分化。
(4)菊花长期营养繁殖易造成病毒积累,导致菊花花色劣变。某研究小组比较了3种脱毒方法对菊花体内菊花B病毒(CVB)和菊花矮化类病毒(CSVd)脱除的效果,结果见下表;下图是对不同试管苗进行RT-PCR(逆转录PCR)后的电泳示意图(引物根据CVB的基因序列设计),根据下图表回答问题:
   
不同脱毒方法对“滁菊”茎尖脱毒率的影响

脱毒方法

样本数

脱除CSVd率

脱除CVB率

脱除(CSVd+CVB)率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77

20.78

44.16

16.88

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

71

36.62

63.38

35.21

病毒唑结合茎尖培养

71

46.48

49.30

36.62

试管苗______号已成功脱去CVB病毒。只脱除CSVd病毒时,可选择______结合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效果相对更好。热处理和病毒唑处理对试管苗同时脱去两种病毒的脱毒率______(有或无)显著作用。
10 . 研究者以拟南芥根段作为组织培养材料,探讨了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机制。请分析回答:
(1)离体的拟南芥根段在适宜条件下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说明________
(2)剪下根段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消毒过程,一般先用流水冲洗,然后在无菌操作台上依次用________和质量分数为0.1%的氯化汞溶液等消毒剂浸泡消毒,从每种消毒剂中取出根段后需用________冲洗多次,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3)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MS培养基是在已配制好的MS母液中添加________、琼脂、植物激素等配制而成。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根段细胞经过________过程形成愈伤组织,此后调整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CK)与生长素的比例可诱导愈伤组织分化。
(4)愈伤组织生芽过程中,细胞分裂素(CK)通过ARRs(A)基因和WUS(W)基因起作用。为探讨A基因与W基因的关系,将A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突变体a)和野生型的愈伤组织分别置于细胞分裂素(CK)与生长素比例高的(高 CK)培养基中诱导生芽,测定此过程中W基因的表达量。图1显示野生型的W基因表达量与高CK诱导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分析图1结果可得出结论:在高CK诱导下A基因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W基因表达。得出该结论的依据为:与野生型相比,________
   
(5)采用转基因技术在上述突变体a中过量表达W基因,获得材料甲。将材料甲、突变体a和野生型三组愈伤组织在高CK培养基中培养,三组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比例如图2,由此能得出的结论包括        
   
A.A基因在愈伤组织生芽过程中起作用B.缺失A基因,W基因表达不能促进生芽
C.过量表达W基因可使生芽时间提前D.W基因的表达产物调控A基因的表达
2023-07-1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塘沟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