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下列技术或方法与原理相符的是
A.人参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全能性
B.植物组织培养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细胞增殖
C.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高效性
D.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2 .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最有效的抗癌制剂之一.目前,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生长的红豆杉树皮,而大量剥取树皮会造成树木的死亡和资源的破坏.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红豆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研人员取生长状况相似的野生南方红豆杉和人工栽培的南方红豆杉,分别测量其不同部位完全烘干的样品中紫杉醇的含量(占干重的百分比),测定结果见表1。
表1:南方红豆杉树木各部位紫杉醇含量(%,w/w)

树皮

树叶

枝条

种子

野生植株

0.01777

0.00946

0.01280

0.01406

人工栽培植株

0.01483

0.00102

0.00193

0.01256


(1)从实验结果看,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部位是______.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为保护红豆杉资源,应以其______为原料,提取、分离紫杉醇。
科研人员为寻找更多紫杉醇来源,尝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杉醇.
表2:植物组织培养培养基配方

编号

培养基配方

1

MS+6﹣BA(108mol/L)+NAA(109mol/L)

2

MS+6﹣BA(1010mol/L)+NAA(109mol/L)

3

MS+6﹣BA(109mol/L)+NAA(1010mol/L)

4

MS+6﹣BA(109mol/L)+NAA(108mol/L)

5

MS+6﹣BA(108mol/L)+IAA(109mol/L)

6

MS+6﹣BA(1010mol/L)+NAA(1010mol/L)

7

MS+6﹣BA(1010mol/L)+IAA(109mol/L)

8

MS+6﹣BA(1010mol/L)+IAA(1011mol/L)

9

MS+6﹣BA(109mol/L)+IAA(1010mol/L)

10

MS+6﹣BA(1011mol/L)+IAA(1010mol/L)


注:表中MS是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IAA(吲哚乙酸)、6﹣BA(细胞分裂素)、NAA(萘乙酸)为常用植物激素或类似物。
Ⅰ实验准备
(2)科研人员在大量生产红豆杉的愈伤组织时,最可能采用上表中的______号培养基.想通过实验确定适合诱导生根的培养基,表2中的10种培养基中,哪些适合用来尝试生根,请写出编号______
Ⅱ实验方法与过程
①准备好若干种要尝试的培养基,分别命名为G1G2G3…Gn,每种培养基3瓶,分别标为1号瓶、2号瓶、3号瓶.
②在超净台上,将长势相当的愈伤组织切成大小相同的小块,分别接入各培养基中.
(3)所有接种好的培养瓶放在________条件下培养.
(4)观察各种培养基中生长情况并做记录.若要确定哪种培养基是最适合诱导生根的培养基,观察的指标一般是根的长度,请你设计一张记录表格。____
Ⅲ.结果预测
(5)若从记录表格中发现______,则说明这种培养基是这些培养基中最适合诱导根的培养基。
2019-11-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闸北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3 . 在试验田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抗旱、抗盐的玉米,设想利用该植株培育能稳定遗传的抗旱、抗盐水稻品种,用到的育种方法和技术应有                 
①诱变育种       ②单倍体育种   ③转基因技术   ④组织培养技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16-11-26更新 | 328次组卷 | 8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4 . 秋海棠的叶能生芽,芽能长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A.出芽生殖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D.营养繁殖
2019-11-1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5 . 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是(  )
A.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表示受体细胞
B.若图1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则A、B在融合前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制备原生质体,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需要的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
C.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小
D.若图2中B是核移植技术,C是胚胎移植技术,则形成d的过程体现了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2019-10-2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6 . 抗癌药物紫杉衫醇是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出来的生物活性物质,抗癌原理是紫杉醇能与细胞内的微管蛋白结合,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由于红豆杉生长缓慢,资源短缺,生长过程中易发生立枯病、茎腐病、白绢病、疫霉病等病害,使紫杉醇的提取受到了极大限制。科研人员正试图通过多种方法提高紫杉醇的产量。
I.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有研究数据表明,通过下图所示的方法来生产紫杉醇,组培细胞中的紫杉醇含量是野生成年红豆杉树皮中含量的12倍。组织培养已成为扩大紫杉醇来源的一条重要途径。
   
(1)紫杉醇属于红豆杉属植物体产生的?代谢产物。紫杉醇能促进微管聚合并使之稳定,阻碍了?的形成。从而阻碍肿瘤细胞的分裂,直至死亡____。
A.初生       核糖体B.初生       纺锤体
C.次生   纺锤体D.次生   核糖体

(2)外植体常远取红豆杉植物的茎尖,其优点是____(写出两点)。图中①过程称为____。若利用上图中愈伤组织进一步获得红豆杉植株的过程中,发现愈伤组织只分裂而不能分化出芽和根,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Ⅱ.利用微生物发酵途径
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内生真菌,它们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研究人员从红豆衫树皮中分离到了能产生抗癌药物紫杉醇的内生真菌。这一发现为解决红豆杉资源短缺,寻找紫杉醇供应问题,开辟了一条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新途径。具体过程扣下:
(3)菌株的分离与纯化:取红豆杉的老树皮,____(选填标号)后,削去表层从内部切取小块,斜插入半固体培养基中。28℃培养3-7d,挑取向培养基基质生长的菌丝体于固体培养基中,纯化2-3次。培养时,通常会添加一定浓度的青霉素和链霉素,主要作用是____(选填标号)
①消毒     ②灭菌     ③抑制真菌生长     ④抑制细菌生长
(4)菌株的鉴定
①形态学鉴定:将分离的菌株置于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观察菌落的____
①大小     ②形态     ③颜色     ④透明度     ⑤隆起状态     ⑥边缘特征     ⑦数量
②分子生物学鉴定:提取菌株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后与基因数据库比对分析。
(5)菌种的发酵培养和紫杉醇是取:将待培养菌株接种至固体培养基,培养4-5d,无菌生理盐水洗下孢子,接种至____振荡培养,发酵结束后取上清液提取紫杉醇。
A.固体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D.无菌水
2023-11-13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