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1 . 传统的人工繁殖兰花的方法是分株繁殖和用种子播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采用“组织培养繁殖兰花”。
(1)兰花的叶肉细胞之所以能培养为新个体,是因为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利用上述方法繁殖兰花的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除能高效快速得实现种苗繁殖外,还具有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优点。
(2)植物组织培养常用到愈伤组织培养基、生芽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上,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是一团具有__________能力的__________细胞。在再分化阶段,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参与了细胞分化方向的调节,与生根培养基相比,一般情况下生芽培养基中___________
(3)如果长期利用分株的方法对兰花进行繁殖,可能会对导致病毒的大量积累,从而影响品质。培育脱毒兰花时,宜选用_____(“茎尖”“叶片”)作为培养材料,不选另一个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想到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解决兰花生根速度慢、幼苗生存能力弱的好办法,但操作后得到的“韭菜一兰花”,并没有预想中的“繁殖容易,香气浓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育该杂种植物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 孟德尔遗传规律。
22-23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2 . 紫草素是紫草细胞的代谢产物,可作为生产治疗烫伤药物的原料。某研究小组用组织培养技术在反应器中通过培养紫草细胞生产紫草素。右图记录了探究过程中紫草细胞数量、紫草素产量随培养时间发生的变化。

(1)据图分析,紫草细胞的生长呈现什么增长规律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
(2)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并进行搅拌可以提高紫草素的产量,为什么________?如何通过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一假设________
2023-01-17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二章 细胞工程 本章练习
3 . 下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带叶原基的芽与植物体其他组织中的病毒含量相同
B.②过程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病毒在图中处理温度下部分或全部失活
C.过程③、④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
D.上图中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017-03-17更新 | 749次组卷
4 . 回答与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抗病品种有关的问题。
(1)通过抗病性强的植株获取抗病目的基因有多种方法。现已获得纯度高的抗病蛋白(可作为抗原),可通过____________技术获得特异性探针,并将____________中所有基因进行表达,然后利用该探针,找出能与探针特异性结合的表达产物进而获得与之对应的目的基因。
(2)将上述抗病基因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导入植物的分生组织可获得抗病性强的植株。若在试管苗期间用分子水平判断抗病基因是否表达,应检测____________(A.质粒载体B.转录产物C.抗性基因D.病原微生物)
(3)植物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往往会发生____________,可利用这一特性筛选抗致病真菌能力强的细胞。筛选时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并将存活的细胞进一步培养至再生植株。若利用____________培养建立的细胞系用于筛选,则可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植株。
(4)用抗病品种与高产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因胚发育中止而得不到可育种子的情况。若要使该胚继续发育获得植株,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5 . 下图为培育甘蔗脱毒苗的两条途径,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获得的幼苗脱毒效果更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带叶原基的芽与植物体其他组织中的病毒含量相同
B.②过程的作用是使组织中的病毒在图中处理温度下部分或全部失活
C.过程③、④所用培养基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和比例不同
D.上图中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6 . 在20世纪初,科学家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方法,将白菜的原生质体和甘蓝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 “白菜——甘蓝”杂种植株,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所用的化学诱导剂一般是__________ ,过程b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成为杂种植株的过程中,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相同的过程为_____________,过程c涉及的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了白菜—甘蓝植株是否可育?_____________。如果用传统的杂交方法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成功诱导是至关重要的步骤。科学家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某药用植物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
培养基编号2,4-D/mg·L-16—BA/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
L11.0065.41
L22.0068.76
L33.0091.01
L43.00.254.48
L53.00.557.35
L63.01.051.71

注:愈伤组织诱导率(%)=产生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总数×lOO%。
①从上表可以知道,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较高浓度的_____________有利于形成愈伤组织,而添加__________则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
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探究光照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应将已经消毒过的外植体平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接种到________(填培养基编号)培养基上;甲组置于___________环境,乙组置于________环境,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算甲、乙两组中愈伤组织诱导
2019-04-18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天津市蓟州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7 .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工程和生态工程的有关问题。
(1)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植物细胞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生物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社会生产方方面面。
①微型繁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还可以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快速繁殖,选取植物____________(部位)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植株,实现作物增产。
②神奇的人工种子:人工种子就是以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种)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人工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同样能够萌发长成幼苗。
③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常规育种培育出一个可以稳定遗传的农作物优良品种,一般需要经过5—6年的连续筛选,而____________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_____状态,因此容易产生突变。
(2)动物细胞培养培养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________的环境、营养、温度和pH、气体环境。进行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将其置于含_________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地球需要我们运用生态工程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或重建,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
2018-03-29更新 | 4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18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生物试题
8 . 下图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已经能使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B.愈伤组织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细胞分化和减数分裂等过程
D.“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产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9 . 红豆杉能产生抗癌药物紫杉醇,但红豆杉生长十分缓慢,数量有限且紫杉醇含量非常低。因此,研究人员尝试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产生紫杉醇的柴胡,将红豆杉(2n=24)与柴胡(2n=12)进行了不对称体细胞杂交。
(1)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需要微管聚合和解聚的正常动态平衡,从而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期染色体能够随微管解聚产生的拉力和微管聚合产生的推力,向两极移动。紫杉醇通过_______影响癌细胞在有丝分裂时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异常,从而抑制了癌细胞分裂和增殖。
(2)科研人员剥离红豆杉种子的胚作为外植体接种于经过__________处理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3)将红豆杉愈伤组织和柴胡愈伤组织用__________酶分别处理,各自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红豆杉原生质体,破坏部分染色体,与未经紫外线照射的柴胡原生质体用化学诱导剂__________诱导融合,得到融合细胞。
(4)诱导融合后,科研人员只统计了7组染色体数目不大于24条的细胞,如下表所示。
材料融合细胞组号
1234567
染色体数(条)9~111212~1412~16131424

①科研人员筛选的目标细胞不包括染色体数目大于24条的细胞,因为柴胡细胞染色体数为12条,并且红豆杉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科研人员判断组号为__________的细胞为杂交细胞,并进一步采用PCR方法鉴定这几组细胞。PCR扩增DNA时,需要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引物,扩增红豆杉、柴胡和杂交细胞的DNA,观察并比较扩增DNA的电泳结果。
(5)图中A、B、C所示的是不同的培养结果,该不同结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用量的不同造成的,这两种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A中的愈伤组织是杂交细胞经__________形成的。

(6)红豆杉和柴胡的__________较远,两种植物细胞的染色体间排斥较为明显,应在能够高效合成紫杉醇的杂交细胞中选择__________的核基因含量较低的杂交细胞进行培养。
2017-09-26更新 | 41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海淀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絮凝性细菌分泌的具有絮凝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与石油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有机物等形成絮状沉淀,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对石油污水的净化效果,将絮凝性细菌和石油降解菌融合,构建目的菌株。其流程图如下。

据图回答:
(1)溶菌酶的作用是________
(2)PEG的作用是________
(3)经处理后,在再生培养基上,未融合的A、B难以生长。图中AB融合菌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的菌株的筛选:筛选既能分泌具有絮凝活性的化合物,又能在含有________的培养基上生长的AB融合菌,选择效果最好的作为目的菌株。
(5)为探究目的菌株不同发酵时间发酵液的絮凝效果,将目的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定时取发酵液,加入石油污水中;同时设置______________为对照组。经搅拌、静置各3 min后,分别测定上层水样的石油浓度和COD值(COD值越高表示有机物污染程度越高),计算石油去除率和COD去除率。
2019-05-06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