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判断命题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来自先秦时期的名言,阐述了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标的哲理.由此可得,“至千里”是“积跬步”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 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其名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人在阵地在,人不在阵地在不在不知道),由此推断,胡马度过阴山是龙城飞将不在的(       

A.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充分不必要条件
2024-02-12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题
3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9回“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倶备,只欠东风”,比喻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的条件.你认为“东风”是“赤壁之战东吴打败曹操”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3-03-19更新 | 892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第二中学校2023届高三第七次模拟文科数学试题
4 . 《墨经》上说:“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体也,若有端.大故,有之必无然,若见之成见也.”则“有之必然”表述的数学关系一定是(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D.不能确定
2021-09-09更新 | 1873次组卷 | 8卷引用:数学与文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左传》有记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则“有毛”是“有皮”的(       )条件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 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原理的意思是两个同高的几何体,如在等高处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体积相等.设为两个同高的几何体,的体积不相等;在等高处的截面积不恒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的(       
A.充要条件B.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D.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2021-01-31更新 | 3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7 . 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中的“幂”指面积,“势”即是高,意思是:若两个等高的几何体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恒等,则这两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设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几何体的体积分别为,它们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平面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分别为,则“恒成立”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20-03-19更新 | 89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届天一大联考海南省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9 . 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它是中国古代一个涉及几何体体积的原理,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同高处的截面积恒相等,则体积相等.设为两个等高的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在同高处的截面积恒相等.根据祖暅原理可知,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019-10-25更新 | 466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试题
10 . 在我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祖暅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积计算的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其意思是,用一组平行平面截两个几何体,若在任意等高处的截面面积都对应相等,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必然相等.根据祖暅原理,“两几何体AB的体积不相等”是“AB在等高处的截面面积不恒相等”的条件
A.充分不必要B.必要不充分
C.充要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2019-04-19更新 | 623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质量监控(二模)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