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指对幂函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5 道试题
填空题-双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随着天文、航海、工程、贸易以及军事的发展,改进数字计算方法成了当务之急,数学家纳皮尔在研究天文学的过程中,为简化计算发明了对数直到十八世纪才由瑞士数学家欧拉发现了指数与对数的互逆关系,即,现在已知,则____________用最简结果作答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数学史上,一般认为对数的发明者是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Napier,1550-1617年).在纳皮尔所处的年代,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刚刚开始流行,这导致天文学成为当时的热门学科.可是由于当时常量数学的局限性,天文学家们不得不花费很大的精力去计算那些繁杂的“天文数字”,因此浪费了若干年甚至毕生的宝贵时间.纳皮尔也是当时的一位天文爱好者,为了简化计算,他多年潜心研究大数字的计算技术,终于独立发明了对数.在那个时代,计算多位数之间的乘积,还是十分复杂的运算,因此纳皮尔首先发明了一种计算特殊多位数之间乘积的方法.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123456781415272829
2481632641282561638432768134217728268435356536870912

这两行数字之间的关系是极为明确的:第一行表示2的指数,第二行表示2的对应幂.如果我们要计算第二行中两个数的乘积,可以通过第一行对应数字的和来实现. 比如,计算64×256的值,就可以先查第一行的对应数字:64对应6,256对应8,然后再把第一行中的对应数字加和起来:6+8=14;第一行中的14,对应第二行中的16384,所以有:64×256=16384,按照这样的方法计算:16384×32768=
A.134217728B.268435356C.536870912D.513765802
3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蒲(水生植物名)生一日,长三尺;莞(植物名,俗称水葱、席子草)生一日,长一尺.蒲生日自半,莞生日自倍.问几何日而长等?”意思是:今有蒲生长1日,长为3尺;莞生长1日,长为1尺.蒲的生长逐日减半,莞的生长逐日增加1倍.若蒲、莞长度相等,则所需的时间约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参考数据:
A.1.3日B.1.5日C.2.6日D.2.8日
4 . 阅读下列一段材料,然后解答问题:对于任意实数,符号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在数轴上,当是整数, 就是,当不是整数时, 是点左侧的第一个整数点,这个函数叫做“取整函数”,也叫高斯(Gauss)函数.如.
的值为(     
A.0B.-2C.-1D.1
2017-10-07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11-12高三·山东·阶段练习
5 . “酒驾猛于虎”.所以交通法规规定:驾驶员在驾驶机动车时血液中酒精含量不得超过.假设某人喝了少量酒,血液中酒精含量也会迅速上升到,在停止喝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以每小时的速度减少,则他至少要经过小时后才可以驾驶机动车.
A.B.C.D.
2018-04-28更新 | 557次组卷 | 7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诊断考试文科数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