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测量动摩擦因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0 道试题
1 . 某同学要测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绕过定滑轮的细线一端连接在木块上,另一端悬吊钩码。

将木块靠近打点计时器,调节________高度,使连接木块的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通电源,释放木块,当木块在长木板上运动一段距离时,剪断连接钩码的细线,结果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细线断后,木块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_m/s2,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g=10m/s²)。
2024-01-15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八调考试物理试题
2 .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结合牛顿第二定律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来测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及遮光条的宽度,动滑轮的重力忽略不计,轻质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测量遮光条与滑块组成的整体的质量m,将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按图甲所示的情景来连接其他器材;
b.从处静止释放滑块,稳定时记下力传感器的示数以及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量与光电门所处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c.更换重物,重复步骤b,记录多组相对应的
d.利用实验所得到的数据,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长木板上方的细线与长木板可以不平行
B.要把长木板的左端适当的垫高来平衡摩擦力
C.轻质细线的拉力大小等于力传感器示数的二分之一
D.重物处于失重状态
(2)由图乙所给的信息可得遮光条的宽度为___________,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
2024-01-13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为研究鞋子的防滑情况,实验小组利用力的传感器测定鞋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

(1)通过拉动木板左侧的细线使木板向左运动的过程中,采集力的传感器的数据。拉动木板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确保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连接鞋子和传感器的鞋带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确保水平。
(2)测得鞋子和鞋中重物的总重力为4.20N,实验中传感器记录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知鞋子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约为1.69N,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约为1.26N,则鞋子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______(结果保留2位小数)
2024-01-13更新 | 177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4 . 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其中M为小车和小车上的滑轮的总质量,m为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力加速度为g,其中Mm为未知量。力传感器可测出轻绳中的拉力大小。
   
(1)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2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该同学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3所示,则小车和车上的滑轮的总质量M___________
   
(3)该实验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钩码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车上滑轮的总质量M
(4)小车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
5 . 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测定木块A 与长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足够长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 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A 相连。现对长木板 B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拉力逐渐增大,水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A.B.C.D.
2024-01-08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校际联考物理试题
6 .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②实验时将重物的重力当作滑块所受的拉力,为了尽量减少误差,应满足重物的质量m________(远大于,远小于)物块的质量M
③将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求出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得到的平均值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滑块通过光电门A的速度________。(用题目中给定的符号表示)
(2)将步骤②补充完整。
(3)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可用表示为________
(4)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用和重力加速度大小表示为________
2024-01-08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黔江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7 . (1)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素”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砝码。
   
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O
砝码/个数01234
砝码对木块压力/N02.004.006.008.00
测力计读数/N1.502.002.502.903.50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图(c)中)作出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像(以F为横坐标)。___________
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像可知,木块的重力为___________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
   
2024-01-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三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8 . 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和弹簧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N/m。
(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两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
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方案______填“甲”或“乙”更合理。
甲方案中,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的示数为,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测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实验中采用了微型力传感器来测量细线拉力F的大小。

(1)图乙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ABCDEF为某同学在纸带上的六个计时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f,并用刻度尺测得AC两点间的距离为BD两点间的距离为,则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B点时瞬时速度大小的表达式______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________(结果用f表示)。
(2)已知滑块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滑块加速度大小为a,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则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因数表达式为μ________(结果用mgaF表示)。
2023-12-27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百河三市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10 .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为某同学的实验装置。


   

①以下措施中有错误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在砝码盘里放入适量砝码,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小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砝码盘的拉动下带动纸带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

B.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为了使绳中拉力近似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量,要保证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及车内配重的总质量

②如图(b)是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每隔一个点选取一个计数点,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另一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c)所示的实验装置,通过改变重物的质量,利用计算机可得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他们在轨道水平和倾斜(通过在远离滑轮的一端加垫片实现)的两种情况下分别做了实验,得到了两条aF图线,如图(d)所示。g为10m/s2


   

①图线______是在轨道倾斜的情况下得到的(选填“甲”或“乙”);

②滑块和位移传感器发射部分的总质量______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

2023-12-27更新 | 65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测试物理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