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理实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2 道试题
1 . 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细线把钢制的圆柱挂在架子上,架子下部固定一个小电动机,电动机轴上装一支软笔。电动机转动时,软笔尖每转一周就在钢柱表面画上一条痕迹(时间间隔为T)。如图(b),在钢柱上从痕迹O开始选取5条连续的痕迹ABCDE,测得它们到痕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hDhE。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操作时,应该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先打开电源使电动机转动,后烧断细线使钢柱自由下落
B.先烧断细线使钢柱自由下落,后打开电源使电动机转动
(2)画出痕迹D时,钢柱下落的速度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3)设各条痕迹到O的距离为h,对应钢柱的下落速度为v,画出图像,发现图线接近一条倾斜的直线,若该直线的斜率近似等于________,则可认为钢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2024-05-31更新 | 3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2 . 如图甲所示为利用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实验电路。

(1)要求电压表示数能从零开始逐渐增大,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
(2)闭合开关S和,对电容器C充电,当充电完毕时电压表的示数
(3)然后断开开关,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利用电流传感器得到放电电流I随时间t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可估算电容器充电完毕时所带电荷量_________C,则该电容_________F;(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如果将电阻R更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重做实验,电容器放电时的图像用虚线表示,与原来放电图像进行比较,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_

A.      B.      C.      D.

2024-05-18更新 | 5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物理试题
3 . 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某两种新型材料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把两种材料分别安装在水平放置木板的上表面和物块的下表面,安装后测出物块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1)利用传感器测量物块所受细绳拉力的大小,本实验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测量力传感器的质量m
(2)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0、1、2、3、4、5、6是选取的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图中未标出),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出滑块加速度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3)改变所加砝码的质量,多次进行实验,测出多组拉力F和对应加速度a,作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与纵轴的截距大小为b,可得_________

2024-05-18更新 | 4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物理试题
4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需要的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在这个实验中,利用了______(填“理想实验法”或“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2)图示情景正在探究的是(       
A.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大小的关系B.向心力的大小与半径大小的关系

(3)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到的结果是(       
A.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的二次方成反比
B.在质量和半径一定的情况下,向心力的大小与角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2024-05-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一0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物理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用插针法做“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所示,梯形abcd是待测玻璃砖主截面的边界线,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让待测玻璃砖的界面ab与该线重合放置,再进行插针观察。ABCD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时插入的4枚大头针的位置。

(1)在图中完成测量玻璃砖折射率的有关光路图,并标出光在ab界面的入射角和折射角______
(2)用表示计算折射率的公式______
(3)若实验中所画的cd线比实际界面向外平移了一些,则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2024-05-10更新 | 21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物理试题
6 .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用一小段光滑铁丝做一个“L”型小挂钩,保持挂钩短边水平,并将其固定在桌边。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一端系成一个小绳套,挂在小挂钩上,另一端栓一个小球。将细线拉直到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当细线竖直时,小绳套刚好脱离挂钩使小球做平抛运动。

(1)若测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s和下落高度h,已知重力加速度g,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_
(2)细线拉直时,测量小球球心到悬点的距离为l,若lsh满足关系式________,则可验证小球下摆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3)若释放小球时,不小心给小球一个向下的初速度,则(2)中求得的关系式是否成立?__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7 . 某实验小组在用重物下落来验证机械能守恒。
(1)下图是四位同学释放纸带瞬间的照片,你认为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2)实验过程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__,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__

(3)某同学的实验结果显示,动能的增加量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原因可能是______
A.没有测量重物的质量
B.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C.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打出纸带
D.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
(4)另一小组的同学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此实验。在实验前通过垫块平衡了小车所受的阻力。该小组同学认为,平衡阻力后小车和砂桶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守恒的,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______

8 . 向心力演示器如图所示,用来探究小球做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F的大小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两个变速轮塔通过皮带连接,匀速转动手柄使长槽和短槽分别随变速轮塔1和变速轮塔2匀速转动,槽内的钢球就做匀速圆周运动。横臂的挡板对钢球的压力提供向心力,钢球对挡板的反作用力通过横臂的杠杆作用使弹簧测力筒下降,从而露出标尺,标尺上的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钢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如图是探究过程中某次实验时装置的状态。

(1)在研究向心力F的大小与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主要用到了物理学中的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演绎法

(2)图中所示,若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则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          的关系。
A.钢球质量mB.运动半径rC.角速度ω

(3)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正确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所示,若两个钢球质量和运动半径相等,图中标尺上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钢球A和钢球C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4,则与皮带连接的变速轮塔1和变速轮塔2的半径之比为          
A.2∶1B.1∶2C.4∶1D.1∶4
9 . 如图所示,向心力演示仪的挡板AC到转轴距离为R,挡板B到转轴距离为2R,塔轮①④半径相同,①②③半径之比为1:2:3,④⑤⑥半径之比为3:2:1,现在用该装置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运动半径、质量的关系。

(1)在这个实验中,利用了________(选填“理想实验法”“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小球质量m、角速度ω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2)当质量和角速度一定时,探究向心力大小与运动半径之间的关系,应将皮带套在________塔轮上(选填①②③④⑤⑥中的两个),应将质量相同的小球放在挡板C与挡板________处(选填“A”或“B”)。
(3)在某次实验过程中,皮带带动的两个变速塔轮的半径相同,该同学将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铝球和钢球分别放置在如图所示的AC两处(其轨道半径相同),如图所示,可判断该同学是在研究        
A.向心力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B.向心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
C.向心力与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D.向心力与线速度之间的关系
2024-04-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考试物理试卷
10 . 如图甲所示,对两小桶及里面所装物体组成的系统,某实验小组要探究其运动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图甲中定滑轮的质量很小,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很小。他们首先在两小桶里装适当质量的物体,使滑轮刚好不转动,然后将M中质量为25g的物体取出放入N中,再将系统由静止释放,系统运动过程中用手机对N进行连拍,相邻两次拍照的时间间隔为0.1s。照片记录的N运动过程中每隔0.1s的部分相对位置如图乙所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按要求回答问题。

(1)系统释放后MN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2)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受到的阻力,两小桶及里面所装物体组成系统的总质量为______kg。
(3)从开始运动至N到达C位置,该实验小组根据照片测出该过程N下落的高度,从而计算得出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为0.11J,他们又根据第(2)问结果计算该过程系统动能的增加量,应为______J。(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