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48 道试题
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足够大的水平面上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金属小球甲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以大小为的速度与静止在O点、质量为3m小球乙发生碰撞,乙球不带电,碰撞时间极短且无电荷量转移,首次碰撞后甲向左运动的最远距离距O,已知AO相距为L,与A点相距3L处的B处有一固定的竖直挡板,乙球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求:
(1)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首次碰撞后瞬间,甲、乙两球的速度大小;
(3)如果在甲、乙两球首次碰撞后瞬间,将电场强度大小改为,方向不变,要保证乙球碰撞挡板后,甲、乙两球能再次在OB区域相碰,K的取值范围。

2024-05-15更新 | 110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2 . 如图(a),一滑块静置在水平面上,滑块的曲面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圆弧最低点切线沿水平方向。小球以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从圆弧最低点冲上滑块,且小球能从圆弧最高点冲出滑块。小球与滑块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分别为,作出某段时间内图像如图(b)所示,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与小球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当滑块的速度为时,小球运动至最高点
C.小球与滑块的质量比为1∶2
D.小球的初速度大小可能为
3 . 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时刻起,受到的水平外力F如图所示,以向右运动为正方向,物体质量为2.5k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1s内力F对物体的冲量为B.时物体回到出发点
C.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m/sD.第3s内物体的位移为1m
2024-05-03更新 | 108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华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4 .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的P、Q两物体质量均为m,P以速度v向右运动,Q静止且左端固定一轻弹簧。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  )

A.P的动量为0
B.Q的动量达到最大值
C.P、Q系统总动量小于mv
D.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
5 . 某电流和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曲线部分为正弦波形的上半部分),则该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  )

A.B.C.D.
6 . 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线圈的AB边连在金属滑环K上,CD边连在金属滑环L上,两个电刷EF分别压在两个滑环上,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的连接。关于其工作原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当线圈平面转到中性面的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B.当线圈平面转到中性面的瞬间,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大
C.当线圈平面转到跟中性面垂直的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小
D.当线圈平面转到跟中性面垂直的瞬间,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小
2024-04-17更新 | 174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科学史上,有一项发现的核反应方程是。如图,让核和X核从S点沿图示垂直于磁场的方向进入有界匀强磁场区域,若仅考虑磁场对核的洛伦兹力,则在磁场中(  )

A.核和X核的径迹均在Ⅰ区
B.核的径迹在Ⅱ区,X核的径迹在Ⅰ区
C.核和X核运动的半径之比一定为17:8
D.核和X核运动的周期之比一定为17:8
多选题 | 适中(0.65) |
8 . 如图,一束复色光以入射角i(0°<i<90°)从空气射入由内芯和外套组成的光导纤维后分成了ab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芯的折射率大于外套的折射率
B.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
C.在光导纤维内,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D.i越大,ab光越容易在内芯和外套的交界面上发生全反射
E.在发生全反射的条件下,i越小,ab光在内芯中的传播时间越短
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会变小,是因为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间存在引力
B.完全失重的空间实验室中,悬浮液体将呈绝对球形
C.烧水过程中,随水温的升高,每个水分子热运动的速率都将增大
D.大块岩盐是晶体,粉碎后的岩盐小颗粒仍然是晶体
E.夏天空调制冷时,热量能够从温度较低的室内传递到温度较高的室外,这一现象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10 .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测量动摩擦因数的实验,①如图(a),将倾斜段和水平段连接构成的铝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②让小铁块从倾斜段上A点静止释放,铁块最终停在水平段上B点;③利用铅垂线找到A点在桌面的投影点A′,测出AA′的高度hA′到B的水平距离s;④改变释放位置重复多次实验,得到多组hs的数值。

(1)实验得到多组hs的数值如下表,请在图(b)中作出s-h关系图线________

h/cm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s/cm

19.90

32.70

48.10

57.60

69.80


(2)根据图线求得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保留1位有效数字)
(3)重复实验发现,s-h图线总是在横轴上有一固定截距,该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
(4)实验中铁块通过倾斜段与水平段转接点处有机械能损失,损失量与通过时的动能成正比,这会导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5)为了消除铁块在转接点处的机械能损失,兴趣小组中某位同学建议将倾斜段做成图(c)所示圆弧面,其末端与水平段相切,仍然通过测量hs求得动摩擦因数。该方案是否可行?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