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18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DIS 实验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得到了如图 (乙)所示的实验图像。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传感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传感器。观察图线A,可发现随着扭锤高度的下降,能量值略有减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实验题 | 适中(0.65) |
2 . 某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一个热敏电阻的特性,图甲为探究电路,热敏电阻RT处在虚线所示的温控室中。

(1)实验前,将滑动变阻器R₁ 的滑片移到____________(填“a”或“b”)端;实验时,记录温控室的温度t,将S₂打到1,闭合S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将S₂打到2,调节电阻箱R₂,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记录此时电阻箱的示数R,即为热敏电阻的阻值。
(2)上述测量过程中,由于电流表内阻不可忽略,会导致热敏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___(填“大于” “等于” 或“小于” ) 真实值。
(3)多次改变温控室的温度,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测得多组数据,作出R-t图像如图乙所示。当温度不同时,热敏电阻的灵敏度 (即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率 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要使热敏电阻传感器比较灵敏,就应使之工作在灵敏度较大的区间。在下列温度区间中,灵敏度最大的是 (  )
A.20°C~40°CB.40°C~60°C
C.60°C~80°CD.80°C~100°C

(4)小巴同学发现可以利用该电路测量温度。将S₂打到1,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当温控室的温度为110°C时,电流表恰好满偏;当温控室的温度为60°C时,电流表恰好半偏;当电流表指在满偏的时,温控室的温度为___________°C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今日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巴中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物理试卷
3 .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某电容器的充、放电规律。

(1)开关接1,电源给电容器充电,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为(  )
A.逐渐偏转到某一刻度后保持不变
B.逐渐偏转到某一刻度后迅速回到0
C.迅速偏转到某一刻度后保持不变
D.迅速偏转到某一刻度后逐渐减小到0
(2)将开关接2,电容器放电,在放电过程中电流大小为i,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为,电容器的电容为。下面关于i随时间的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B.
C.D.
(3)图丙为电容器放电时的图像。已知电容器放电之前的电压为8V,I-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可以用所围小方格的总面积近似代替。数出小方格数为82,据此则可求得电容器电荷量Q值为________C ,该电容器的实测电容值为________。(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今日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物理试题
4 . 在太空,物体完全失重,用天平无法测量质量。如图,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动力学方法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方案,主要实验仪器包括:气垫导轨、滑块、轻弹簧、标准砝码、光电计时器和待测物体,主要步骤如下:

(1)调平气垫导轨,将弹簧左端连接气垫导轨左端,右端连接滑块;
(2)将滑块拉至离平衡位置20cm处由静止释放,滑块第1次经过平衡位置处开始计时,第21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停止计时,由此测得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T
(3)将质量为m的砝码固定在滑块上,重复步骤(2);
(4)依次增加砝码质量m,测出对应的周期T,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在图中绘制T2m关系图线______

m/kg

T/s

T2/s2

0.000

0.632

0.399

0.050

0.775

0.601

0.100

0.893

0.797

0.150

1.001

1.002

0.200

1.105

1.221

0.250

1.175

1.381

(5)由T2m图像可知,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平方与砝码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填“线性的”或“非线性的”);
(6)取下砝码后,将待测物体固定在滑块上,测量周期并得到T2 = 0.880s2,则待测物体质量是________kg(保留3位有效数字);
(7)若换一个质量较小的滑块重做上述实验,所得T2m图线与原图线相比将沿纵轴________移动(填“正方向”“负方向”或“不”)。
昨日更新 | 6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湖南卷物理真题
5 . 某实验小组要探究一金属丝的阻值随气压变化的规律,搭建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电阻测量原理如图(b)所示,E是电源,V为电压表,A为电流表。

(1)保持玻璃管内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电流表示数为100mA,电压表量程为3V,表盘如图(c)所示,示数为________V,此时金属丝阻值的测量值R______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
(2)打开抽气泵,降低玻璃管内气压p,保持电流I不变,读出电压表示数U,计算出对应的金属丝阻值;
(3)根据测量数据绘制Rp关系图线,如图(d)所示;
(4)如果玻璃管内气压是0.5个标准大气压,保持电流为100mA,电压表指针应该在图(c)指针位置的________侧(填“左”或“右”);
(5)若电压表是非理想电压表,则金属丝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昨日更新 | 6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湖南卷物理真题
6 . 某学习小组对两种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进行测量。实验器材如下:
学生电源(输出电压0~16V)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
电流表A(量程3A,内阻未知);
待测铅笔芯R(X型号、Y型号);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开关S,单刀双掷开关K,导线若干。

回答以下问题:
(1)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铅笔芯直径,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该读数为_______mm;
(2)把待测铅笔芯接入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最右端向左调节到合适位置,将单刀双掷开关K分别掷到1、2端,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更明显,则测量铅笔芯电阻时应将K掷到________(填“1”或“2”)端;
(3)正确连接电路,得到Y型号铅笔芯I-U图像如图丙所示,求得电阻RY=____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采用同样方法得到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为1.70Ω;
(4)使用游标卡尺测得X、Y型号铅笔芯的长度分别为40.68mm、60.78mm,使用螺旋测微器测得X、Y型号铅笔芯直径近似相等,则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______(填“大于”或“小于”)Y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

昨日更新 | 7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山东卷物理真题
7 . 在第四次“天宫课堂”中,航天员演示了动量守恒实验。受此启发,某同学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了碰撞实验,气垫导轨两端分别安装ab两个位移传感器,a测量滑块A与它的距离xAb测量滑块B与它的距离xB。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两个滑块的质量,分别为200.0g和400.0g;
②接通气源,调整气垫导轨水平;
③拨动两滑块,使A、B均向右运动;
④导出传感器记录的数据,绘制xAxB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别如图乙、图丙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像可知两滑块在t=_________s时发生碰撞;
(2)滑块B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_____________ m/s (保留2位有效数字);
(3)通过分析,得出质量为200.0g的滑块是________(填“A”或“B”)。
昨日更新 | 7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高考山东卷物理真题
8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将斜槽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轨道末段水平,右侧端点在水平木板上的垂直投影为O,木板上叠放着白纸和复写纸。实验时先将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Q处由静止释放,a从轨道右端水平飞出后落在木板上;重复多次,测出落点的平均位置PO点的距离x,将与a半径相等的小球b置于轨道右侧端点,再将小球aQ处由静止释放,两球碰撞后均落在木板上;重复多次,分别测出ab两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NO点的距离

完成下列填空:
(1)记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实验中须满足条件______(填“>”或“<”);
(2)如果测得的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满足关系式______,则验证了两小球在碰撞中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用小球落点与O点的距离来代替小球水平飞出时的速度,依据是______
昨日更新 | 19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
9 . 学生实验小组要测量量程为3V的电压表V的内阻。可选用的器材有:多用电表,电源E(电动势5V),电压表V1(量程5V,内阻约3kΩ),定值电阻(阻值为80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kΩ),开关S,导线若干。
完成下列填空:
(1)利用多用电表粗测待测电压表的内阻。首先应______(把下列实验步骤前的字母按正确操作顺序排列);
A.将红、黑表笔短接
B.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零欧姆
C.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欧姆挡“×10”位置
再将多用电表的红、黑表笔分别与待测电压表的______填“正极、负极”或“负极、正极”)相连,欧姆表的指针位置如图(a)中虚线Ⅰ所示。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应将选择开关旋转到欧姆挡______(填“×1”“×100”或“”)位置,重新调节后,测量得到指针位置如图(a)中实线Ⅱ所示,则组测得到的该电压表内阻为______kΩ(结果保留1位小数);

(2)为了提高测量精度,他们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电路,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填“”或“”),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______(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待测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则待测电压表内阻______(用U表示);
(4)测量得到,则待测电压表内阻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昨日更新 | 18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
10 . 下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三个必做实验的部分步骤,请完成实验操作和计算。
(1)图甲是“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木板右端垫高的目的是_____。图乙是实验得到纸带的一部分,每相邻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的间距已在图中给出。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在“长度的测量及其测量工具的选用”实验中,某同学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一例柱体的长度,示数如图丙所示,图丁为局部放大图,读数为_____cm。

(3)在“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实验调节过程中,在光具座上安装光源、遮光筒和光屏。遮光筒不可调节。打开并调节_____。使光束沿遮光筒的轴线把光屏照亮。取下光屏,装上单缝、双缝和测量头。调节测量头,并缓慢调节单缝的角度直到目镜中观察到_____
昨日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高考广东卷物理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