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与半径、线速度、质量的关系。用一根细线系住钢球,另一端连接在固定于铁架台上端的力传感器上,直径为d的钢球静止于A点,将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度为x的遮光条。

(1)用天平测出钢球质量,用刻度尺测出摆线长度。
(2)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读出钢球经过A点时力传感器的读数F及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算出钢球速度的平方值,具体数据如表所示:
12345
F/N0.1240.1430.1620.1810.200
v2.04.05.88.010.1
请在下面的坐标图中,画出的关系图像________

(3)由图像可知,钢球的重力为____N。
(4)若图像的斜率为k,钢球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Fv2的关系式为____(用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5)某同学通过进一步学习知道了向心力的公式,发现实验中使用公式求得钢球经过A点的向心力比测量得到的向心力大,你认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
2022-12-27更新 | 493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2 控制变量法 -2023年高考物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2 . 某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小铁球从A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A点正下方的光电门B时,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铁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实验准备了如下器材∶铁架台、夹子、小铁球(直径为d)、光电门、光电计时器、毫米刻度尺。

(1)调整AB之间距离h,记录下小铁球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多次重复上述过程,作出h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该直线斜率k0=______
(2)在实验中根据数据实际绘出图像的直线斜率为kk<k0),则实验过程中小球所受的平均阻力F与小球重力mg的比值=______(用kk0表示)。
3 . 如图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某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这些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由打点间隔算出下落时间t,通过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计算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2)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ABC、…作为计数点,测出其中EFG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已知重物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计时器打点周期为。为了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O点到F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实验结果往往是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关于这个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B.该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C.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该误差
D.可以通过减小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来减小该误差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于是深入研究阻力f对本实验的影响。他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图线,如图所示。图像是一条直线,此直线斜率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用数学表达式书写,可能用到的物理量为mgf,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由图线求得重物下落时受到阻力与重物所受重力的百分比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2-12-27更新 | 237次组卷 | 2卷引用:变式题库--江苏省徐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非选择题11-15
4 . 如图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质量分别为m1m2的滑块A、B与质量为m0的动滑轮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绳按图示方式连接(绳竖直)。B的右侧有宽度为d,质量忽略不计的遮光条。现让B从距离光电门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发现光电计时器显示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且d远小于h

(1)B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
(2)若将动滑轮、A和B看成一个系统,则B下落h过程中,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为____,系统增加的动能为____
(3)经过多次实验发现动滑轮、A和B组成的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ΔEp与系统增加的动能ΔEk并不相等,请从系统误差的角度分析二者不相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即ΔEp____ΔEk(选填“大于”或“小于”)。
2022-12-27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黑龙江2024年1月适应性测试物理T11变式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题
5 . 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中,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 N、最小分度为0.1 N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条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甲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1)由图甲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_______N和________N。(只需读到0.1 N)
(2)在如图乙所示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________
2022-09-13更新 | 20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与练》2.5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精练)
6 . 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③在蒸发皿内盛一定量的水,再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待其散开稳定;
④在蒸发皿上覆盖透明玻璃,描出油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测算油膜的面积。
(1)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2)若油酸酒精溶液体积浓度为,一滴溶液的体积为,其形成的油膜面积为,则可估测出的油酸分子直径为多大?
(3)油酸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有位同学的测量结果远大于这个数量级,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2022-08-17更新 | 172次组卷 | 2卷引用: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本章复习题
7 . 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每油酸酒精溶液中有纯油酸,用注射器测得75滴这样的溶液为。把1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把玻璃板盖在浅盘上并描画出油酸薄膜轮廓,如下图所示。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
(1)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_____
(2)油酸薄膜的面积是______
(3)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______
2022-08-17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第二节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8 . “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通过对宏观量的测量来估测分子的大小。试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个实验中主要涉及哪些物理方法?
(2)某小组同学将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其他小组比较,发现自己得到的数据比其他组大几百倍,他们猜测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所致,选择其中较为合理的猜测并简述理由。
①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当作油酸的体积计算。
②计算油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③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油膜没有充分展开。
2022-08-14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十章 分子动理论 复习与巩固
9 . 在“探究等温情况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利用实验中采集的数据,建立坐标系,获得了的函数图像及其函数表达式,结果如下图所示。他又收集了其他几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同样的数据处理后,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图线都没有过坐标原点,并且都与V轴负半轴相交。
(1)分析实验图像不经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2)根据上述分析,设计一个测量一颗绿豆体积的实验方案。
2022-08-13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十一章 气体、液体和固体 复习与巩固
10 . 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用注射器在水面上滴一滴酒精油酸溶液形成单分子油酸层。如果用纯油酸来做实验,估测要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油膜的面积会有多大?(已知注射器滴满溶液的滴数为200,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2022-08-1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十章 第一节 分子的大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