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重力加速度及其测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过程是这样的:让水一滴一滴地滴在其正下方的盘子里,调整水龙头,让前一滴水落到盘子而听到声音时后一滴恰好离开水龙头,测出n次听到水击盘声的总时间为t,用刻度尺量出水龙头到盘子的高度差为h,即可算出重力加速度.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速为340m/s,则水龙头距盘子的距离至少为________ m.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为g=________
2018-09-09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物理试题
2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甲同学实验时得到的纸带点迹清晰且第1点与第2点间的距离为1.5cm,则造成该现象的主要操作原因是____________
(2)乙同学按正确操作也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一个点为计时零点,测出后面各点到该计时零点的距离h,及记录各点对应的时刻t,作出图象如图2所示,由实验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该同学从资料上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他发现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与实际值有差异,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3 . 利用水滴下落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出,在水龙头的正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的 高度,使一个水滴碰到盘子时恰好有另一水滴从水龙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个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子间距离为h,再用秒表测时间,以第一个水滴离开水龙头开始计时,到第N 个水滴落在盘中,共用时间为t,则重力加速度g为(        
A.B.C.D.
4 . 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220V交流电源
B.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C.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D.操作时,应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
E.为了便于测量,一定要找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并选取其以后各连续的点作为计数点.
(2)图2是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以较清晰的某一个点作为计数点1,随后连续的几个点依次标记为点2、3、4.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0.02s.打点计时器打出点2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_m/s,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值约为_____m/s2.(本题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5 . 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微元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当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这一间隔内的平均速度表示间隔内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这应用了极限思想法
C.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把重物在空气中的落体运动近似看做自由落体运动,这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6 .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左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由底座、带有标尺的竖直杆、光电门1和光电门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其中光电门1更靠近小球释放点)、可使小球无初速度释放的小球释放器和网兜组成.实验时可用两光电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t,并从竖直杆上读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

(1)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不变,小球经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为v,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则htgv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作了如右图所示的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a,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
7 . 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K,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M,M与触头瞬间分开,第1个小球开始下落,M迅速恢复,电磁铁又吸住第2个小球。当第1个小球撞击M时,M与触头分开,第2个小球开始下落……这样就可测出多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

(1)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
A.电路中的电源只能选用交流电源
B.实验前应将M调整到电磁铁的正下方
C.用直尺测量电磁铁下端到M的竖直距离作为小球下落的高度
D.手动敲击M的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
(2)实验测得小球下落高度H=1.980m,10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6.5s,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考虑到电磁铁在每次断电后需要时间Δt磁性才消失,因此,每个小球的实际下落时间与它的测量时间相差Δt,这导致实验误差。为此,他分别取下落高度H1H2,测量n个小球下落的总时间T1T2,用此法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消除Δt的影响。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__________
2017-08-30更新 | 69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8 . 某同学想测出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为了减小误差,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将一根长直铝棒用细线悬挂在空中(如图甲所示),在靠近铝棒下端的一侧固定电动机M,使电动机转轴处于竖直方向,在转轴上水平固定一支特制笔N,借助转动时的现象,将墨汁甩出形成一条细线.调整笔的位置,使墨汁在棒上能清晰地留下墨线.启动电动机待转速稳定后,用火烧断悬线,让铝棒自由下落,笔在铝棒上相应位置留下墨线.图乙是实验时在铝棒上所留下的墨线,将某条合适的墨线A作为起始线,此后每隔4条墨线取一条计数墨线,分别记作BCDE.将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A,此时BCDE对应的刻度依次为14.68 cm、39.15 cm、73.41 cm、117.46 cm.已知电动机的转速为3 000 r/min.求:

(1)相邻的两条计数墨线对应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s.
(2)由实验测得济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计算出画各条墨线时的速度v,以为纵轴,以各条墨线到墨线A的距离h为横轴,描点连线,得出了如图丙所示的图象,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据此图象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但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用滴水法可以测定重力加速度,方法是:在自来水龙头下面固定一块挡板A,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的滴落到挡板上,如图所示,并调节到,耳朵刚好听到前一滴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挡板的高度h,再用停表计时,计时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滴水滴在挡板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停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停表按钮停止计时,读数停表的示数为t,设人耳能区别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声速为340m/s,则水龙头距挡板的距离至少为__________m;写出用上述方法测量计算重力加速度g的表达式:g=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吉安一中高一上期中考物理试卷
10 . 某中学课外物理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并操作如下:按图示实验装置安装实验器材,将试管夹和光电门A、B安装在铁架台上,调节试管夹的位置使小铁球、光电门A、B和纸杯在同一竖直线上;当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小铁球恰好能顺利通过两个光电门;小球通过光电门时,光电计时器可自动记录小铁球通过光电门的运动时间.设小铁球通过光电门A、B时,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 .小铁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取其平均速度;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h

(1)要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还需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用文字和符号共同表述)
(2)写出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2016-12-09更新 | 8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物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