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平衡问题的动态分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水平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B的拉力的大小,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细绳的方向。

(1)图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_N。
(2)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需要测量重物M的重力大小
B.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C.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D.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定无法完成实验

(3)若保持的夹角及O点位置不变,从弹簧测力计B水平方向开始,使弹簧测力计A、B均沿顺时针缓慢转动至弹簧测力计A水平,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弹簧测力计A、B的读数变化情况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A增大,B减小B.A减小,B增大
C.A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D.A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
2024-03-21更新 | 52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中物理
2 . 一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长木板被铁架台竖直固定,其上固定一张白纸。甲,乙两个力传感器分别固定在木板上的AB两点,AB两点可在木板上移动。

(1)如图(a)所示,将质量未知的重物用细绳竖直悬挂在力传感器甲上,重物静止时,记录力传感器甲的示数F1
(2)如图(b)所示,三根细绳通过结点O连接在一起,另一端分别与力传感器或重物相连,调节AB两点的位置,重物静止时,记录结点O的位置、竖直细绳方向、甲、乙力传感器的示数F2F3__________
(3)在O点根据F1F2F3的大小和方向作力的图示。
(4)改变AB两点的位置重复步骤(2)、(3),此过程_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保持结点O位置不变。
(5)初始时三根细绳互成120°,若保持结点O和甲传感器的位置不变,乙传感器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动30°的过程中,乙传感器的示数会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2024-01-29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3 .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方向的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3)在图甲中,初始时,保持左边弹簧的读数不变,当α角逐渐减小,要使结点仍在O点处,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增大右边弹簧秤的读数,减小       B.减小右边弹簧秤的读数,减小
C.减小右边弹簧秤的读数,增大       D.增大右边弹簧秤的读数,增大
2024-01-22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物理试题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4 . 某同学在做“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在竖直平面内,将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下端,橡皮条的长度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动小圆环到O点,小圆环受到作用力和橡皮条的拉力,如图甲所示。

(1)此时要记录下拉力的大小,并在白纸上作出______________,以及O点的位置。
(2)图乙中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小圆环时,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F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使b弹簧测力计从图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和a弹簧测力计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变化,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a的读数增大,b的读数减小
B.a的读数减小,b的读数增大
C.a的读数减小,b的读数先增大后减小
D.a的读数减小,b的读数先减小后增大
2024-01-20更新 | 417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18 力学实验---2024年高考物理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固定的木板上铺有白纸,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量角器圆心O的正上方A点,量角器直边垂直,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点,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沿方向,手拉着绳套2沿方向,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______,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③手拉着绳套1上沿方向,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2上沿方向,重复步骤②,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④在白纸上作出______(选填“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的合力
⑤比较,即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将绳套1由方向缓慢转动到方向,绳套2沿方向不变,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点不动,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024-01-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6 .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水平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细绳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细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从OB水平开始,保持弹簧测力计A和B的夹角及O点位置不变,使弹簧测力计A和B均逆时针缓慢转动至弹簧测力计A竖直,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弹簧测力计A和B的读数变化情况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A减小,B减小
B.A增大,B减小
C.A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
D.A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
7 . 某实验小组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直边水平,橡皮筋一端固定在量角器圆心O的正上方A点,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达到O点,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50°方向,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计算绳套1的拉力F1= ____________
④比较F1F1′的大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___________ = __________,则初步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现保持绳套1和绳套2方向成150°夹角不变,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点不动,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将两绳套沿逆时针方向转动30°,绳套2的拉力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022-12-02更新 | 585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二章 相互作用(测试)-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8 .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木板上固定一张画有角度刻度线的白纸,调节木板竖直且零刻度线水平,轻质弹簧测力计a和b通过细线连接系于O点,其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Q,使结点O静止在角度刻度线的圆心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细线的方向。

(1)图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______N;
(2)初始连接弹簧测力计a的细线与60°重合,连接弹簧测力计b的细线处于水平,现让弹簧测力计a、b均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动,保持结点在圆心O处、两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不变,直到连接弹簧测力计a的细线方向水平为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_____、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________。(均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2022-05-20更新 | 1054次组卷 | 12卷引用:2.6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202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00考点100讲
9 . 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他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条的另一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的施加拉力,使橡皮条伸长,让结点到达纸面上O位置,然后撤去两个力,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再次把结点拉到O点,如图甲所示。

(1)某次实验中,一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N。
(2)根据某次的测量数据做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丙所示,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是___________(填“F”或“”)。
(3)实验中的夹角为),保持的方向不变、增大角,为保证O点位置不变。应该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成“不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