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完全失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2021年6月17日,我国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进入天和核心舱,向全国人民敬礼。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天和核心舱距离地面高度为H。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和核心舱的运行速度为
B.天和核心舱的运行速度为
C.质量为m的航天员站在舱内对舱底板的压力大小为零
D.质量为m的航天员站在舱内对舱底板的压力大小为
2022-06-02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由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执行的载人飞行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空间站是一个特别的太空实验室,绕地球运行时,其中的物体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下列实验在运行的空间站中可以进行的是(  )
A.用牛顿管观察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快慢
B.用牛顿第二定律测物体质量
C.如图测量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的变化
D.用“体重计”测量人的质量
2022-03-31更新 | 43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零模物理试卷题
3 . 如图所示,小球在半径为R的光滑球面上的AB之间作小角度的往返运动,则(     
A.小球的质量越大,其振动的频率越大
B.OAOB之间夹角越小,小球振动的频率越小
C.球面半径R越大,小球振动的频率越小
D.将整个装置移至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中,小球振动的频率减小
4 . 2021年12月9日,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往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如图所示,气泡静止在水中,此时(  )
A.气泡受到浮力B.气泡内分子热运动停止
C.气泡内气体在界面处对水产生压力D.水与气泡界面处,水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5 . 如图所示,手拿静止的水瓶,水柱从水瓶底小孔喷出,若小孔离地的高度为,测出水柱着地点与小孔的水平距离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柱从小孔喷出的初速度为
B.水柱从小孔喷出的初速度为
C.若自由释放水瓶,水柱仍然会从小孔喷出
D.若竖直向上抛出水瓶,抛出的水瓶处于超重状态
2021-09-09更新 | 53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卷A
6 . 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一直稳步向前,不断的完成自我突破与创新。如图是某次发射载人宇宙飞船的过程,先将飞船发射到圆形轨道Ⅰ上,然后在P点变轨到椭圆轨道Ⅱ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的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飞船在轨道Ⅱ上经过Q点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飞船在轨道Ⅱ上从P点到Q点和从Q点到P点的过程中,宇航员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飞船从地球向上加速发射和减速返回地球的过程中,宇航员都处于超重状态
2021-05-10更新 | 4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7 . 如图为“子母球”表演的示意图,弹性小球A和B叠放在一起,从距地面高度为h处自由落下,h远大于两小球直径,小球B的质量是A质量的3倍,假设所有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且都发生在竖直方向,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两个小球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B.A与B第一次碰后小球B的速度为零
C.A与B第一次碰后小球A弹起的最大高度是2h
D.A与B第一次碰后小球A弹起的最大高度是4h
2021-05-09更新 | 84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下学期5月第三次统一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8 . 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将北斗三号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关于这次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箭能够起飞,是因为火箭喷出的气体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
B.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无法加速飞行
C.该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完全失重,与地球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
D.该卫星在轨运行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2020-11-02更新 | 5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调研物理试题
9 . 如图,内壁光滑圆筒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筒内有质量分别为3mm的刚性小球ab,两球直径略小于圆筒内径,销子离地面的高度为h。拔掉销子,两球自由下落。若a球与地面间及ab两球之间均为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下落过程中,ba有竖直向下的压力
B.ab碰后,a的速度为0
C.落地弹起后,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D.落地弹起后,b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h
10 .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器在距离月球表面附近高为h处处于悬停状态,之后关闭推进器,经过时间t自由下落到达月球表面。已知月球半径为R,探测器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计月球自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探测器内部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B.“嫦娥四号”探测器落到月球表面时的动能为
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D.“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获得的水平速度就可离开月球表面围绕月球做圆周运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