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宇宙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1)在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宇宙速度后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近似“称”月球质量展开了充分讨论,已知月球直径D和引力常数G。甲同学提出可以将已知质量为m的钩码和测力计带至月球,通过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W,由万有引力定律得到月球质量m=____________
(2)乙同学提出可以采用一把刻度尺和一块秒表来“称”出月球质量,假设质量为m的钩码自由下落的高度为h,下落的时间为t,则m可以表示为            (填选项,下同)
A.B.C.D.
(3)丙同学提出可以从地球向月球发射嫦娥卫星,待嫦娥卫星在绕月轨道稳定做匀速圆周运动后,测出卫星公转一圈的时间T和轨道半径r,根据计算。如果丙同学思路正确,则嫦娥卫星的发射速度应为          
A.7.9km/sB.大于7.9km/s小于11.2km/sC.大于11.2km/s小于16.7km/sD.大于16.7km/s
2024-04-1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月考物理试题
2 . 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实现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天问一号”的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已知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50%。
   
(1)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需大于地球的(          )
A.第一宇宙速度                    B.第二宇宙速度                    C.第三宇宙速度
(2)“祝融”号火星车在地球表面与在火星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          )
A.0.2                           B.0.4                           C.2.0                           D.2.5
(3)仅考虑狭义相对论效应,在高速飞行的火箭里的时钟走过10s,理论上在地面的观测者测得的时间(          )
A. 大于10s       B. 小于10s       C. 等于10s
(4)①选取___________,可求出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②选取___________,可求出火星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
(均选涂:A.火星半径R       B.探测器环绕火星表面飞行的速率v             C.引力常量G             D.火星自转周期T
2023-06-18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交大附中闵行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3 . 2022年11月12日12时10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火箭分离后经历2次变轨,来到与天和核心舱相距较近的位置上,然后在自动控制下轨道逐渐升高,与核心舱的距离不断减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首次实现了两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脱离火箭时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对接后与从脱离火箭时相比,机械能变大
C.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追天和核心舱的过程中,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加速度始终指向地心
D.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的速度会比天和核心舱原来的速度小
4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入轨约6.5小时后,与正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形成四舱(船)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甲)。三位宇航员在空间站内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并于2021年12月9日和2022年3月23日两次为广大青少年“太空授课”,其中一次演示了“浮力消失”实验(如图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三号在地面的发射速度大于11.2km/s
B.完成对接后,四舱(船)组合体的环绕速度大于7.9km/s
C.实验时水中的乒乓球不会上浮,是因为浮力等于重力
D.对接后四舱(船)组合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对接前的三舱(船)组合体的加速度大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继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后,2022年2月27日,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地球文昌发射场将22颗卫星送入离地面约500公里高的太阳同步轨道(地球的近极地卫星轨道),如右图所示。“一箭22星”也为我国一箭多星发射创造了新的纪录。根据上述材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的发射速度均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且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B.“22星”入轨后,它们中某些卫星的在轨速度可能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天问一号”随火星一起绕太阳运行的周期要比所有“22星”的周期大
D.“22星”的在轨运行周期均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2022-04-28更新 | 48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六县九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6 . “天问一号”从地球发射后,在如图甲所示的P点沿地火转移轨道到Q点,再依次进入如图乙所示的调相轨道和停泊轨道,则天问一号(  )

A.发射速度介于7.9km/s与11.2km/s之间
B.从P点转移到Q点的时间小于6个月
C.在环绕火星的停泊轨道运行的周期比在调相轨道上小
D.在地火转移轨道运动时的速度均大于地球绕太阳的速度
2022-01-11更新 | 20812次组卷 | 5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21-22高三上·河南·开学考试
名校
7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并于2021年5月15日实施降轨,软着陆在火星表面。如图所示为“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过程的简化示意图,当地球位于A点、火星位于C点时发射探测器,探测器仅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经椭圆轨道(霍曼转移轨道)在远日点B被火星捕获。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和火星的公转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行星与日距离(百万千米)赤道半径(km)公转周期质量(kg)公转速度km/s
地球6378365天29.8
火星3395687天24.1

A.由地球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小于16.7km/s
B.探测器沿霍曼转移轨道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于火星的运行速度
C.探测器从A点沿霍曼转移轨道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约为263天
D.从地球上发射探测器时,地球、火星分别与太阳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约为44°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