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第二宇宙速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密度较大区域的物质在万有引力作用下,不断聚集可能形成恒星。恒星最终的归宿与其质量有关,如果质量为太阳质量的倍将坍缩成白矮星,质量为太阳质量的倍将坍缩成中子星,质量更大的恒星将坍缩成黑洞。设恒星坍缩前后可看成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质量不变,体积缩小,自转变快.不考虑恒星与其它物体的相互作用.已知逃逸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的倍,中子星密度大于白矮星。根据万有引力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恒星表面任意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B.恒星坍缩后表面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比坍缩前的大
C.恒星坍缩前后的第一宇宙速度不变
D.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小于白矮星的逃逸速度
2023-06-10更新 | 8151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火星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行星,据报道,我国将于2020年首探火星。火星探测器首先要脱离地球成为太阳系的人造行星,接近火星后在火星近地点进行制动,进入绕火星运行的椭圆轨道,从而成为火星的人造卫星。关于火星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脱离地球前,在地球近地点的速度必须大于或等于地球的第三宇宙速度
B.到达火星近地点时,制动前的速度等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C.在绕火星的椭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不小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D.在火星近地点,制动前、后的加速度相等
3 . 明年年底将会出现“火星冲日”,此时太阳、地球、火星同处一条直线,地球、火星相距最近,堪称探火的最佳窗口。如图所示,轨道甲、丙分别为地球、火星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轨道乙为火星探测火箭轨道(分别与地球和火星轨道相切,即“霍曼转移轨道”),探测火箭由地球发射后,会在椭圆轨道乙与火星公转轨道丙的内切点处相遇,这也是最节省燃料的方法。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火箭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轨道甲、乙切点处,地球的向心加速度小于探测火箭的向心加速度
C.轨道乙、丙切点处,火星的绕日速度等于探测火箭在该点的绕日速度
D.若火星冲日的周期约为26个月,则可以估算出探测火箭椭圆轨道乙的周期
2021-10-04更新 | 2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重庆市沙坪坝区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物理物理试题
4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并于2021年5月15日实施降轨,软着陆在火星表面。如图所示为“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过程的简化示意图,当地球位于A点、火星位于C点时发射探测器,探测器仅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经椭圆轨道(霍曼转移轨道)在远日点B被火星捕获。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和火星的公转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行星与日距离(百万千米)赤道半径(km)公转周期质量(kg)公转速度km/s
地球6378365天29.8
火星3395687天24.1

A.由地球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应大于11.2km/s小于16.7km/s
B.探测器沿霍曼转移轨道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于火星的运行速度
C.探测器从A点沿霍曼转移轨道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约为263天
D.从地球上发射探测器时,地球、火星分别与太阳的连线之间的夹角约为44°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4月24日是我国第六个“中国航天日”,预计五月中下旬,首辆被命名为“祝融号”火星车即将与天问一号着陆器一起登陆火星,实现火星表面的巡视探测。假设火星极地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火星赤道处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火星的半径为。已知物体在火星的引力场中引力势能是为引力常数,为火星的质量,为物体的质量,为两者质心的距离。某同学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火星赤道平面沿着火星半径挖深度为的深井,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B.火星的第二宇宙速度
C.火星深井底部的重力加速度为D.火星的自转周期
2021-06-06更新 | 108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有关物理知识和史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所受合力的方向必定指向圆心
B.万有引力定律由牛顿发现,引力常量由卡文迪许测定
C.在地面发射地球卫星,发射速度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D.伽利略通过整理大量的天文观测数据得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7 . 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5月15日,“天问一号”在停泊轨道近火点附近实施降轨,两器分离。着陆巡视器无动力飞行一段时间后进入火星大气。经过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等阶段,最终成功着陆。环绕器进行升轨,进入环火轨道,成为着陆器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卫星”,同时继续进行环火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问一号”发射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B.着陆巡视器无动力飞行时速度减小
C.着陆巡视器悬停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环绕器需点火加速才能升轨进入环火轨道
2021-05-25更新 | 2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江苏省扬州市高三下学期考前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8 . 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下一步,天和核心舱将按既定飞行程序,展开各项动作,开展在轨工作,并等待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的到来。在全面完成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后,与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实施交会对接,完成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轨组装建造。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和核心舱”的发射速度要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宇航员可以在空间站中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
C.只需知道空间站的公转周期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
D.载人飞船在较低轨道上加速后追上核心舱实施对接
2021-05-23更新 | 65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届重庆市江津中学、铜梁中学、长寿中学等七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9 .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它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把他自己的实验说成是“称量地球的重量”
B.开普勒花20年的时间研究了哥白尼的行星记录提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C.天王星是通过计算预测出轨道后才发现的,故有人称天王星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D.万有引力定律为人类研究宇宙奥秘提供了可能,我国的“天问一号”以大于第三宇宙速度发射,奔向火星,开始了对火星的征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